揭秘: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不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导读:《西游记》是我国四部著名的古典小说之一,神猴孙悟空已是妇孺皆知的典型形象。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品格和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人们的斗志。在印度,古代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圣书,人们把书中的人物当作圣人,礼赞不止,对多谋善变的神猴哈奴曼更是崇拜之极。虽然两个神猴相隔将近两千年,出生地也不同,但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不难发现,印度神猴哈奴曼与中国神猴孙悟空,他们在好些地方是那么相似,以致人们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孙悟空是否与哈奴曼有关,两个神猴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似之处】
《罗摩衍那》是印度著名史诗,对印度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罗摩衍那》的主人公之一就是印度神猴哈奴曼,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哈奴曼和孙悟空都与风有着密切关系,哈奴曼是风神之子,继承了父亲的智慧和力量,他纵身一跃,就能飞上辽阔苍穹,像风一样伴随着汹涌的波涛疾驰。而孙悟空的出生也与风有着不解之缘,《西游记》在第一回里就详细描写了孙悟空出生的过程,说是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吸取日月之精华,天长日久,孕育出一仙胞,一日迸裂,产出一个石卵,遇风之后化作石猴。哈奴曼得道于始祖大梵天的真传,专为天地冥三界除恶扬善,他的武器虎头如意金棍在锄妖铲魔、扶正祛邪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孙悟空则是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七十二变、筋斗云和高超的武艺,他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与哈奴曼虎头如意金棍很相似。

史诗《罗摩衍那》有一段说的是,哈奴曼偷吃了无忧树园的甘果,被女罗刹发现,结果哈奴曼捣毁甘果林,打死看守,这一情节与孙悟空偷吃蟠桃,盗取仙丹,打闹天宫十分相似。除此之外,西游记的部分篇章与整个罗摩衍那的整个故事情节十分想像,西游记第六十九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写唐僧师徒在前往西天取经的途中路过朱紫国,看到其国王张贴黄榜,招揽天下贤士,为其治病,悟空揭了黄榜,并诊断出国王的病情,说国王得的是"双鸟失群之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思病。原来,数年之前,国王与金圣娘娘于端阳节之日在御花园游玩,突然一阵狂风吹过,金圣娘娘被麒麟山妖魔赛太岁摄走。从此之后,朱紫国王由于日夜思念金圣娘娘,一病不起。悟空了解情况之后,先是为国王开了一机药方,然后前往麒麟山,通过与妖魔斗志斗勇,打败赛太岁,救回了金圣娘娘,国王的病也因此而痊愈。而《罗摩衍那》主要篇章描述的就是阿逾陀国王子罗摩由于宫廷斗争被迫流放森林,其爱妻悉多被妖魔楞枷城国王罗波那俘获,哈奴曼勇敢机敏,火烧楞伽宫,盗仙草,杀死魔王罗波那,救出悉多。两者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
【文化差异】
史诗《罗摩衍那》描绘了一个神奇的猴子王国,猴子王国里的众多猴将都是天神之子,如风神之子哈奴曼、将作大神之子那罗,他们都是按照大梵天的旨意下凡帮助罗摩的天神,大梵天无所不能,孕育造化天地万物,体现了古代印度教"梵"是宇宙万物本体的思想。随着《罗摩衍那》在印度民间广为流传,哈奴曼的形象深入人心,印度人已将哈奴曼奉为神灵,常年烧香祭祀,供奉哈奴曼的庙宇遍布印度各地。并且在印度,森林广袤,猴子特别多,尤其是恒河猴更加著名,猴子十分受人喜爱,这更加重了印度人对哈奴曼这个自然神灵的崇拜。

吴承恩生活在中国明代,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同时,佛家和道家思想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宋代开始,儒、释、道三教逐渐合流,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游记》正是三教合流现象的集中体现,孙悟空早年受业于兼通佛、道的菩提祖师,学习神仙法术和七十二般变化,后来又跟随唐僧赴西天取经,因此,孙悟空也是一个佛道兼修的神猴。此外,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昼夜提心"等待取经人前来搭救,后来保护唐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一路上降龙缚虎,斩妖除摩,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求取真经,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这体现了众生皆苦和因果报应等佛教教义。同时,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帮助途径地方的百姓铲除妖魔则体现了儒教的济世思想。
【结论难下】
史诗《罗摩衍那》形成于公元前300年,自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罗摩衍那》的故事就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传播,吐蕃地区的藏族学者最先将《罗摩衍那》翻译成藏文,后来中原地区又通过藏文翻译成了中文。此外,根据相关学者的考证,傣族史诗《拉戛贺》也是改变自《罗摩员那》,同时罗摩衍那的故事还散见于佛教典籍之中。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博览群书,善于搜集野史秘闻的吴承恩来说,在撰写《西游记》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借鉴了《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的形象。
但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不是哈奴曼,至今难以定论。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同样很早就存在关于神猴的故事,《山海经》记载了关于无支祁的神话传说,无支祁相传为淮涡水怪,面貌类似猿猴,火眼金睛,经常在淮水一带兴风作浪,危害当地百姓,大禹治水时无支祁作怪,惹恼大禹,于是大禹命令神兽夔龙将它擒住,并用铁索将其锁住,镇压在了龟山之下。与《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的故事情节颇为相似。

如此看来,孙悟空很可能是中印文化结合的产物,吴承恩将印度神话与中国上古神话糅合到一起,塑造了孙悟空这一崭新的形象。
相关文章
-
地府真正的主人,孙悟空也没见过,不是阎王,也不是地藏王菩萨
-
文化观察:西游记影视剧删掉的剧情,唐僧西天取经前的家庭琐事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谈一谈清代文士的旅游和著述
-
西游五大美女,虽然她们的故事让人惋惜,但她们的美惊艳了三界
-
为何八戒被貶成猪,而老沙还是人样?玉帝:很公平!不可同比而论
-
门神怎么来的 门神是谁
-
小学语文四年级暑假作业一周习题200712
-
七佛之师暗藏什么秘密?孙悟空傲视群雄,观音面前却要磕头下跪!
-
《封神榜》播出30年,哪吒发福,妲己吸毒入狱,而他已经去世!
-
哪吒是什么级别的神仙 玉帝驾下大罗金仙(似是外来神祗)
-
西游记一大常识漏洞,被一小学生指出,此前500年竟无人提出
-
当我们谈起死亡,总是小心翼翼地……
-
凡人仙界篇:菩提道果,仙界真正的逆天神物,韩立敢吃吗?
-
大鹏金翅鸟完胜孙悟空 为自由而战
-
【会员推介】天津市文化传媒商会会员推介—天津爱乐爱交响乐团
-
九天玄女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都城的故事
-
灵感大王用了什么妙计抓唐僧?把通天河冻成冰河(制造假象)
-
此妖后台强大,貌似二郎神,惹得孙悟空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
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遗忘才是!
-
目中无物的美猴王
-
三清天尊中谁最厉害 是通天教主吗?
-
测试|在别人眼里,你的形象是什么?
-
通风大圣——弥猴王 弥猴王的简介
-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 看神仙是怎么泡妞的
-
上古十大魔神刑天舞干戚的故事 常羊山上惨烈的战役
-
月有阴晴圆缺的由来:来自蒙古族的美丽传说
-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怎么修炼成仙的?
-
著名画家古干逝世,曾为人文社1980版《西游记》绘制插图
-
民间神话故事之姜子牙是管神的 在天庭没有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