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美文欣赏 > \

意识是无法挽回的从前--感《喧哗与骚动》

  

  花了一个星期,终于将不厚的《喧哗与骚动》读到了尾声,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小说,他的不是如混凝土泥墙的堆砌,更不是肥皂剧般导演好的固定剧情,它完整,无缝,美轮美奂,出落似天界仙女,总不食烟火,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聚集在一起的点,分离而又吻合。你,我,他,是衣服的针线,缠绵,环绕,叠成最美。
  
  小时候,翻看那套占据了书橱一格四分之一大小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曾经用天才形容过福克纳,接下来又要说一段俗不可耐的剧情了,自豪而又胆怯的说,我了解了天才的含义,而他确实就是这样的天才。不想感叹,但却是是里闪现最明显的印象,如刚按下水的玩具,不禁然浮现出水面,无可奈何。
  
  意识像河流。
  
  或者可以这样说,我们让我们的意识变成了河流,一条不定方向,时前时后,甚至时长时短,他的由我们掌控,他的是虚无。
  
  叹息,这条河流,是永远无法自由流淌的,当我们出生,具有理性,他就奔流向前,滔滔不绝,一往无前的气势注视着她所说的希望,但他有终归会惘然,因为这条路本就没有尽头,或者说它的尽头就是没有尽头的本身,所以,他会减缓脚步,留意风景,限制自己,我们将这叫做长大,叫做成熟,只是,只是失去的是狂奔的。
  
  当这不在美妙,前方渺无希望,当下不再美丽,过去成了他唯一的风景,那河流有继续驰骋,只是缺少了生命的意义,无规律的放纵自己罢了,渐渐老去,心随肉体一起腐朽了。
  
  说真的,我非常喜爱意识流的风格,他让文字具有一种走进内心深处的灵性,他让作者不再是设计者,而是亲身体验者,身临其境的亲切感,是传统的小说难以达到的,但看到一些遇到小场景而意识发生改变的时候,让人由衷感到似曾相识,自己曾经经历,但他太渺小,容易忘记,但那种快感是深入心中的,刻在墓碑的。
  
  空间的转变,时间的位移,思想的矛盾,无头绪性,杂乱,拼接,这些难以实现的梦想因为人的意识而融为一体,他是虚幻,但虚幻终究是相对于世界的虚幻,他是你的真实,真实是一种感觉,无处不在,它其实有并不存在,它存在于脑海中,存在在喜爱的记忆里,因为喜爱,所以存在。
  
  其实写意识流并不会困难,但若是将意识拼成一个成熟而完整的,就并非易事,独独依靠人物砸碎的记忆和思维,拼接成一部完整的故事,他需要每个碎片都有相同的边角,无量的碎片,没有示意图,却要编成一块完整的图案,其实非人力所能为,否则,免不了有矛盾与漏洞。不借助注释的这本小说是海底捞针般的神话,文中的时间是杂乱的,当前是我认为的,回忆是相对于现实的,我是存在于思维中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我的世界是我的。同时细巧到一字之差的暗示与时空变换,真实之极的心理流动,大段的自我独白(还不加标点,读死我。。)让他似乎比《追忆逝水年华》更加成熟,内敛。福克纳注重的是建造房屋的结果,普鲁斯特只爱建造的过程,他的结果对他毫无影响,一个美的动作更让他浮想联翩,但毕竟,我们没法超脱掉自己,那结果仍然是我们的真实。
  
  最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在描写对象上选择了一个白痴,与一个快要自杀的疯子。这样一方面是意识流描写的原因(估计也好让作者炫炫。。),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又有谁能纯洁到如白痴,疯子那样,保持意识的本真,在意识这个真实的世界里自由的展现意识本源的魅力呢?意识河流应该是自由的,狂放的,真因为这样,他是神奇的,美妙的,他是梦,但你见过比他还真实的梦么?毕竟他是自己的过往与现在,不是么?
  
  就这样,我们一次次感叹,自己被世界染成了相同的颜,我们追忆,希望自己不用勾心斗角,我们希望自由,我们把荒废当做理所当然,我们感叹岁月无情,那冲动,激情被年老后的沧桑,事故所取代,但我们年年如此,永远不变,我们当然愿意让自己如班吉那样痴想世界,但抛弃叛逆和遇事不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而已,时间久了,就想改变,但又有谁能改变呢?
  
  只能岁岁叹惋,年年评说。
  
  从年少回到年老
  
  意识的河流
  
  重新湍急
  
  只不过这次只能回望过去
  
  意识的意义
  
  是让你品尝一口滋味
  
  平静与湍急的过程
  
  足够美妙
  
  而意识
  
  终究活在无法挽回的从前。
  
  也许这正是福克纳们想告诉我们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