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北征乌丸的首功之臣,并非猛将张辽,而是这位幽州隐士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田畴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主人公名叫田畴。原文如下:
太祖患之,以问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可不战而禽也。”
太祖曰:“善。”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单于身自临陈,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非常忧虑,便询问田畴。田畴回答:“这条道路夏秋之际经常有积水,浅处不能通车马,深处不能载舟船,很久以来就是难走之路。过去北平郡的郡治在平冈,取道出卢龙才能到达柳城。从建武年间开始,道路便损毁断绝,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不过,还是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过。如今乌丸认为我军一定会经过无终,遭遇道路不通的情况只能撤军,因而会懈怠松弛而疏于防备。如果我军做出撤军的姿态,稍微后撤,然后从卢龙口翻越白檀险隘,穿过敌军空虚之处,距离大为缩短而且便利,然后趁其不备发动奇袭,不需要恶战便可战火蹋顿的头颅。”
曹操表示:“好。”于是,曹军率军回师,同时在水边立下一根木头,上面写着“如今正值盛夏,道路不通,暂且等到秋冬时节再来进军”的字样。敌军的侦察兵看到后,真的认为曹军已经远去。而曹操这命令由田畴率领部众作为全军向导,登上徐无山,穿过卢龙,经过平冈,进至白狼堆。当曹军来到距离柳城二百里地的时候,才被敌军发现。单于蹋顿亲自率部上阵,曹操与之交战,斩杀大量敌军,并追击残敌来到柳城。此战胜利结束后,论功行赏,曹操封田畴为列侯,食邑五百户。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追奔逐北”,意为追击败逃的敌人。这句成语同时也在《三国志•李恢传》中出现,不过其最早出处是西汉贾谊《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本文介绍的这则三国成语故事,发生在曹操北征乌丸期间。由于道路堵塞,曹军无法前进。为此,曹操非常忧虑。后来幽州隐士田畴献计,改为从卢龙口进军,这才改变了战局乌丸单于蹋顿也被张辽斩杀。此役,曹操打败乌丸,并斩杀乌丸单于蹋顿,获得了北征乌丸之战的完胜,田畴也成为此战的最大功臣。
参考书籍:《三国志》
相关文章
-
历代宦官干政是忌讳,连识字都不允许,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
-
红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研究红楼梦的一切(横跨多领域)
-
毛泽东五次说过此人不可重用此人到底是谁?
-
从船厂学徒到造王船技艺传承人
-
不沉之舟——泾县黄田洋船屋散记(下)
-
【党史百年·天天读】1月17日
-
明朝最特殊的学校:宦官学校,明朝第一个宦官专权就从这里走出的
-
历史上差点统一全球的是谁:成吉思汗、拿破仑和希特勒
-
苏轼所在朝代的社会背景
-
才女一上联:“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苏东坡一下联,经典
-
此皇后贤淑节俭,为皇帝生育十多个子女,为何却被迫自尽?
-
金兵为何没动宋仁宗墓 金兵不动宋仁宗墓的原因是什么
-
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前者受后者影响(中原传到成都平原)
-
出狱战斗不停歇铁汉倒在黎明前
-
昏懦之君唐高宗李治 是因为高宗迷恋武则天?
-
这位少将救了上将一命,28年后上将派飞机去救他!
-
欧姆殿龙:德国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1.91亿年前)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66,县委书记的榜样
-
白垩纪古生物:酷拉龙 体长5米(唯一的极地两栖动物)
-
本是对古代高级官员的称呼,后来变成一种崇高职业,人人争着做
-
历史解密清承明制 朱元璋是中国的落后根源?
-
历代帝王庙里为何没有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
-
赵氏孤儿是谁?他经历了什么事情为何家族灭门
-
牛顿龙:三叠纪晚期角鼻龙(仅出土齿骨/非正式名称)
-
南宁龙:广西大型鸭嘴龙科恐龙(长8米/牙齿稀少)
-
侏儒蜥脚恐龙:欧罗巴龙 长期在岛屿生活(体长仅1.7米)
-
“四大丑女”虽丑,但很幸福,“四大美女”却相反,你更羡慕谁?
-
蒋介石五虎上将排名 蒋介石五虎上将都有谁
-
【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