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联在美国安插了多少间谍?
二战期间,克格勃将美国政府雇员视为重点招募对象
近些年,各种谍战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情节无不险象环生、出人意料。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各国间谍活动的传奇性,并不输于影视剧。苏联克格勃对美国政府的渗透,尤让人惊叹。
在克格勃绝密教材《在美国和第三国征募美国人的实践》中,详细说明了苏联招募美国间谍的目标和方法。克格勃在美国搜集的情报,包括“美国政府的军事、政治计划;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发现和发明;美国谍报机关和反间谍机关的工作情况;设在美国的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机构的各种活动。”因此,克格勃需要在美国政界、科学界、商界广泛招募间谍。
仅仅在政界,克格勃就渗透了白宫、国务院、美国驻外代表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政府机构,以及各个政党、团体的领导部门。招募间谍时,“要能辨认出既具有情报潜力,又充满能导致他们与苏联驻外情报机关合作的强烈动机的美国人”,如“政府机关的职员”,“非政府机关、团体的雇员”,甚至“将来极有希望被政府机关雇佣者”——“专为那些与情报工作有关的机构培养人才的教育单位的学生”。①
被克格勃视为重点招募对象的美国政府雇员,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同情苏联;对美国政府关于公职人员的严格政策(侵犯人权)不满;对监视政府雇员、调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关系等不满;对于大垄断资本家利用美国政府实行镇压的统治不满;有关某个政府雇员经济拮据的确实情报或是能让他因此而失业的严重中伤材料”。克格勃认为,“在(美国)政府中物色在思想上同情我们的人,对于在美国进行征募活动极为重要。”②事实上,成为苏联间谍的美国政府高层人员,大多数确实不是被金钱诱惑,而是出于理念认同。
苏联在美国布下的情报网络之大,让人震惊。曾在苏联军事情报部门工作,后来投靠美国的特工估计,苏德战争头一年,苏联在美国活动的情报网就至少有20个。莫斯科情报总局的8个部门都至少在美国各有一个“合法”和一个“非法”的情报网。所谓“合法”情报网,指的是在塔斯社、对外文化协会等外事机构名义下工作的苏联特工;“非法”情报网指的是苏联招募的外国特工,包括大量上面说到的政府雇员。③
罗森堡夫妇(左三、右二)参与向苏联泄露原子弹机密,被以间谍罪处以死刑
因“维诺那计划”,美国人发现了本国政府中存在庞大苏联间谍网
美国人第一次获知,苏联人在他们的政府中大范围发展间谍,是1945年11月,苏联女间谍伊丽莎白·本特莉向联邦调查局自首,她供出一份间谍名单,包括数十名政府雇员,如罗斯福的私人助理、农业部的官员、战略服务处的军官等,其中地位最高的是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但是当名单被递交给白宫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人不仅没有一个被逮捕,怀特不久后甚至还出任美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④
同时,由于“维诺那计划”的推进,也证实美国政府中存在一批苏联间谍。所谓“维诺那计划”是1943年由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官员卡特·克拉克发起,意在通过监控苏联往来电报,防止斯大林同德国私下议和的秘密工作。但直至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他们才破译出第一封苏联密码电报。陆续被破译出的电报,没有一封涉及外交事务,全部是间谍情报。
美国人发现,苏联在美国军事、外交等重要部门都招募了间谍,“总计有数百名前苏联职业特工及上千名美国人与间谍活动有关。在涉嫌的美国人中,大部分为美国共产党人。”这些被破译的电报显示,“三百四十九名美国公民、移民、永久居民与前苏联情报机构有明显往来”,而这仅仅是所有间谍的一小部分。⑤此时,美国、英国的情报机构甚至都“还没有在莫斯科安插一个间谍”。
主持“反谍”工作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因不被杜鲁门总统所信任,只好在1947年3月借助国会,向民众公开了严重的苏联间谍问题。他声称,在国会的听证会“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能够令公众意识到那些潜在的威胁——共产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随后,国会接手调查本特莉案,并依据口供,传唤了《时代》杂志资深编辑、前美共党员惠特克·钱伯斯。钱伯斯指认国务卿助理阿尔杰·希斯是秘密共产党员,并为苏联情报机关服务。因为钱伯斯提交的证据——希斯托他转交苏联的4份手写备忘录和67份打印文件,落款是1938年,至1948年已超过间谍罪起诉失效,法庭只能按伪证罪,判处希斯5年徒刑。⑥
希斯案让美国公众看到了苏联间谍的真实存在,加之中共革命的成功、朝鲜战争的爆发,让美国人心惶惶,麦卡锡随之登场。
“维诺那计划”中,工作人员在破译密码
美国财政部内苏联间谍泛滥,抗战时曾破坏美国对国民政府的贷款
由于“维诺那计划”极为隐秘,甚至于美国总统都不知详情,直至1995年才正公开。现在我们知道,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助理洛赫林·柯里曾向克格勃发出预警,让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的一名苏联重要特工大难不死;美国战略情报局的重要官员莫里斯·霍尔珀林,将数千页的美国外交电报交予克格勃;航空科学家威廉·珀尔将美国喷气引擎、飞行高度等机密信息泄露给了苏联,使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被动。更不用说,还有将普通铀提炼为原子弹用铀的复杂公式等密告给苏联的美国物理学家们。⑦
在美国政府中的苏联间谍,以怀特最为有名,正是他推动了战后以美元挂钩黄金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怀特没有加入过美国共产党,他只是欣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乐于接受共产党的观点,并且不认为苏联的利益与美国利益有冲突。作为间谍,他曾为苏联提供情报,也安排过苏联情报人员到美国政府中任职。在怀特掌权期间,至少有11名苏联间谍在财政部中充任重要职位。
怀特还利用职权,左右美国对华政策。1942年,美国国会同意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国民政府要求将其中的2亿以黄金形式运往中国,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来抑制通货膨胀。总统罗斯福和财政部部长摩根索都批准了这一要求,但怀特一再以国民政府腐败、未采取金融改革措施为由,拖延黄金运送日程。直到1945年7月,运送到中国黄金的价值还只有2900万美元,而此时国民政府经济已然面临崩溃,难以应付随之而来的内战。怀特曾自豪地说,“我们已在职权范围内尽量拖延。”
对于怀特以上行为的后果,对中国经济有广泛了解的杨格说,“那时哈利·怀特正在出卖中国。他业已为苏联挣得了数亿贷款,却阻断对中国的援助……破坏有美英成员参与的所谓平准基金管理会。”⑧胡适得知后慨叹,怀特“当日在美国财政部很帮中国的忙,如收买中国白银,如早几笔贷款,都有他的力量。但依近年发现的秘密文件看来,此人之热心援助中国抗战,大概是奉了莫斯科的命令的,其用意仍是要间接的帮助莫斯科与中共!”⑨
时至今日,通过“维诺那计划”获知的349名为苏联服务的美国人中,也只有一小半追查到了真实身份,剩下的大约200人中,甚至有人还继续工作在秘密岗位上。有一个化名为“第十九号”的间谍,在雅尔塔会议上有机会同罗斯福、丘吉尔私下谈话;化名“唐纳德”的军事情报间谍,当时是海军上校;还有一个化名“鼹鼠”的克格勃特工,能将大量美国对欧洲外交政策的机密发往莫斯科……⑩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也许将永远不为人知。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美国代表团成员,前排右二为摩根索,后排左一为怀特
注释:
①②(美)约翰·巴伦:《克格勃——苏联秘密警察全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76—479页;③④(美)戴维·达林:《美帝研究人员笔下的苏联“间谍活动”》,群众出版社1965年,第447页、483—485页;⑤⑦⑩(美)约翰·厄尔·海因斯、哈维·克莱尔:《维诺那计划:前苏联间谍揭秘》,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第138—198页;⑥蔺晓林:《1940 年代后期的间谍危机与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4期;⑧吕迅:《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69页;⑨万丽娟编注:《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7页。
相关文章
-
[图文]毛泽东称王震: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
宣城画派双子星之石涛(下)
-
中国兵30分钟歼灭180个日本军官,可能吗?89岁抗日老兵告诉你
-
抗美援朝中,美军总司令一个带兵之术,获得陈赓大将的赞赏!
-
马背风流: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比武演变
-
这个日本首相因为主张裁军,被数百名军官冲进家里刺杀
-
福建省林业系统“劳模风采”|张金文
-
95岁女王的王位,是从伯父那里传来的,为何她和母亲都对此有怨言?
-
为什么武汉回国的700印度人无人感染?这三个原因一针见血
-
徒手抓子弹的中国魔术师:舞台上中弹死亡后,揭开惊人真相
-
提前预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中国人,为何突然死亡了?
-
沿着大运河看山东|因运而生因战而名,寻访台儿庄的红色记忆
-
该上将一声怒喝,吓得苏军乖乖交出武器,一下子装备了6个师
-
这才叫运气!兵王弯腰抽烟逃过一劫:5秒后炮弹呼啸命中只受轻伤
-
日本皇室成员的站位,悠仁成年后,他会走在爱子公主的哪里呢
-
穆罕默德是如何统一阿拉伯半岛地区的?
-
贫困户为什么不愿住新房?
-
《亮剑》李云龙曾被3个女人救过命,尤其是第3个最让人佩服!
-
印度邀请特朗普作为贵宾出席共和国日庆祝活动 遭到拒绝
-
英国为何把印度洋岛屿租给美国?
-
老照片:1898年德国人占领下的青岛,清廷官员陪着亨利亲王骑马游玩
-
唐帝国要是没灭掉高句丽,朝鲜半岛到底是姓“高”还是姓“日”?
-
老照片:洋人帅哥让日本泳装女很羞涩全面侵华上层仍然歌舞升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两百多万军队持续战斗了一年
-
二战时丘吉尔运送价值70亿美元巨额黄金解密
-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七十八)
-
迈锡尼时代:给后来的古希腊盛世留下了多少遗产?
-
伊朗为什么不算是阿拉伯国家?
-
父母年迈了怎么办?古代日本流行一个办法 尽显人性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