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失败 麦克阿瑟最大的罪过莫过于彻底低估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麦克阿瑟最大的罪过莫过于彻底低估了对手

(美)大卫•哈伯斯塔姆
美国对这场战争缺乏明确的目标,从一开始华盛顿和东京(麦克阿瑟)对战争的态度就迥然不同。早在7月13日乔•科林斯和范登堡到东京拜访麦克阿瑟时,他就公开声称,他的第一目标是彻底摧毁朝鲜军队,然后"妥当安排并统一朝鲜"。"也许有必要占领朝鲜半岛全境",他接着说,"尽管这在现在看来有点不切实际。"现在这就是他的目标了,连华盛顿的人都要老远地跑来和他分享荣耀,这让麦克阿瑟确信,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反过来,这又让他更加难以自抑。
美国在20世纪有过很多军事误判,但麦克阿瑟决定一路打到鸭绿江边这一错误绝对无人能及(越南战争属于政治失误,因为决策者是文官)。那里已经插满了中国军队的红旗,只不过是他对这些红旗视而不见。当他的军队一路北上时,各部队各自为政,通联不佳,天气状况也越来越差。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则躲在山冈上耐心地等待他们,随时准备切断他们撤退( 或者说逃命) 的羊肠小道。正是这位因朝鲜人的补给线过于脆弱而决定在仁川登陆的将军,让本部队的补给线在他无法控制的地域内拉得越来越长、越来越不堪一击。正是这位为了迅速结束战争、避免让自己的部队在朝鲜的寒冬里作战而选择仁川登陆的将军,在中国东北的严冬即将到来时,决定把自己的部队派往北方。李奇微在40年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作为一个战地指挥官,我最难理解的事情之一就是,东京司令部怎么能这么健忘,把我们的部队送到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去作战。"
那时麦克阿瑟有许多罪过,包括狂妄自大,爱慕虚荣,但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他彻底低估了对手。尽管他一直待在亚洲,但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他满以为中国还是19世纪的中国。朝鲜战争史学家布鲁斯•卡明斯指出,麦克阿瑟对亚洲人的印象就是"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天真烂漫,绝对服从"。20世纪40年代末的日本人就是这样,因为输掉了二战,日本人正急于从胜利者身上汲取经验教训。但其他大多数地区则是刚刚体验到新兴革命的胜利,而中国内战所发生的一切,恰恰是这种变化最有代表性的体现。但麦克阿瑟从不去理解这种变化。部分原因在于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他的神话。他从来不向人求问,好像他无所不知。他是神的使者,别人只能听他的。
在中国军队入朝时,戴夫•巴尔少将是驻韩美军的一名师长。尽管他比其他任何美国军官都清楚为什么共产党能在中国取得胜利,因为他是最后一位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曾亲眼目睹毛泽东的崛起,对共产党军队的战术也了如指掌,但是,麦克阿瑟从来没想过让他给其他团长和师长传授一下经验。
麦克阿瑟头脑中的中国,还是那个大革命之前的中国。对于毛泽东如何统一中国和为什么能成为这个国家的领袖,麦克阿瑟似乎一点也不关心,对革命造就出来的解放军,他更是一点不感兴趣。他对敌人到底是谁,对这个敌人过去何以能取得胜利一点好奇心都没有,这真令人不可思议。
相关文章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
华国锋墓,60岁辞去中共中央主席,每年有两天他必去纪念毛主席
-
二战时丘吉尔运送价值70亿美元巨额黄金解密
-
二战时的基辅,赫鲁晓夫送别苏联英雄瓦杜丁,独立广场绞死德国战犯
-
内蒙康巴什区新城印象
-
二战结束德国武器堆积如山,盟军采取两项措施,其中一项害苦非洲
-
我军第一次陆海空协同作战,毛主席一句狠话,让美军不敢插手
-
二战时德国为何在英国人手中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
你方唱罢我登场,川系军阀都有哪些人
-
鲁迅为何要在小说《铸剑》中,写两个男人“接吻”的桥段?
-
《中国纪行》:中亚世界与丝绸之路的最后呐喊
-
特写:《长津湖》在港掀起观影热潮观众为强大祖国自豪
-
趣历史|你为何一夜白了头?
-
重温光荣岁月,赓续革命薪火
-
楚晋争霸:楚庄王为何攻郑 郑国竟是诱饵
-
《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
[多图]盘点史上十大失败的离奇军事发明有哪些
-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为何能导致一场世界大战?
-
1914年青岛战役日本获胜,原来有一个国家军队帮日本打德国
-
35年前,山东女医生“登基称帝”,建立后宫收4名少年为妃
-
拿破仑身高1米57?他的一双价值91万的靴子,还原真实高度
-
委内瑞拉被西班牙统治三百年,是如何自立的?
-
[图文]我军三位独臂将军40年后再“站队” 怀念那段峥嵘岁月
-
六十年代的日本,传统现代融合发展
-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里的“四大天王”
-
古希腊时代,斯巴达为何要将不健康的新生婴儿随意丢弃?
-
此国有三分之一华人血统,中国有难,它第一时间捐款并叫“老乡”
-
张震内幕:解放初准备3亿美元攻打台湾
-
西拉米当年情商太低,挤兑泰王原配抢C位,得罪育坤家族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