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一句羞辱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动乱乃至民族冲突,全因为黎巴嫩这个国家的特殊历史和地理原因。
黎巴嫩仅有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600多万人口,却有着七八个宗教,教派之间关系极其复杂,又紧邻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历史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恩怨关系。一点小事酿成社会动乱,深刻揭示了黎巴嫩这个中东“火药桶”的独特性质。
1943年黎巴嫩独立前夕,各教派曾就国家权力的分配达成协议: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议长和总理分别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担任,议员和部长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西方殖民者留下的这种全世界罕见的政权分配方式种下了祸根,使黎巴嫩长期处于分崩离析、民族冲突之中。
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后,几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南部,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抵抗力量武装,也就是后来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反抗和袭击以色列,成为黎巴嫩境内一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为此,叙利亚在黎巴嫩驻军20多年,以色列也多次武装占领和控制黎巴嫩部分地区,使黎巴嫩政治局势愈发复杂。
影片中讲到的亚希尔和托尼经历过的巴勒斯坦难民营战争,从1985年5月开始,到1988年7月结束,长达三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黎巴嫩真主党、黎巴嫩社会进步党、阿迈勒运动以及叙利亚、黎巴嫩政府都卷入其中,双方共计死亡3781人,受伤6787人。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背景下,巴勒斯坦难民亚希尔和黎巴嫩基督徒托尼的纠纷就被一步步渲染升级,成为全社会、全国关注的焦点。对一个人的羞辱,演变成对一个民族的羞辱。法庭内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尖锐对立,恰恰是黎巴嫩社会现实的缩影。
“你是犹太复国主义的走狗!”这声尖锐的叫骂,显然反映了巴勒斯坦难民对这个案件和这个律师的态度,而这种激烈的态度又激发了黎巴嫩人的强烈反感。这种情绪经过媒体的渲染,点燃了黎巴嫩社会矛盾的怒火。托尼和亚希尔,律师瓦伊迪和纳丁,都被舆论所裹挟,已经无法左右局势的走向。
《羞辱》这部电影的故事,来自于导演齐德·多尔里的真实经历。他曾在一次与水管工的争吵中,蹦出带歧视性的侮辱词汇。好友托马善意提示“祸从口出”,让他去道歉。可是水管工拒绝了导演的认错,而包工头几乎为这件事把那个水管工开除。此事给了齐德·多尔里创作《羞辱》的灵感。后来他的好友托马也成了该片的联合编剧。显然,这个来自于现实的真实故事,入木三分地戳中了黎巴嫩人的脆弱神经。
相关文章
-
二战前美国不想开战,德国为何不拉美国入伙?
-
古人为何称吃饭为打尖?
-
揭秘:抗战时期中国经济损失统计 竟可造50支航母舰队
-
中国抗日部队多强悍?日军内部资料有记载,看看日军说的原话吧
-
圆桌|历史下的危机与危机中的历史(下):回应与对话
-
古德里安邀海因里希去柏林听蠢话被拒绝,因为后者有件荒唐事要做
-
莫尼列:让谈19场恋爱娶6任妻子的国王只爱她,被誉为东方戴安娜
-
拳打女儿控法老,脚踩强占民女英雄王,赫梯人才叫真正的大国风范
-
萍乡报里阅档案!1985年全国大型消费交流在萍乡…
-
陈情忘羡现代,宠你回少年186,魏婴心情好,好看女装蓝湛
-
中国最难攻破的5座城市,其中一座日军7年未攻破,是你家乡吗?
-
欧美专家嘲笑朱可夫让士兵趟雷送死巴顿表示我也是这样干的
-
周六荐书|永不消逝的墨迹:美国曾格案始末
-
此人偷袭珍珠港,却遭美军击毙,死后尸体保持体面坐姿
-
WangYi:AssertivenesshasneverbeenpartoftheChinesetradition
-
他是西游世界中的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力败孙悟空
-
抗日烽火中的浪漫情侣 彭雪枫将军与林颖
-
这个国家最先带头欺负中国,甚至叫嚣每隔十年就要抽打我们一次
-
二战老照片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军俘虏的日本兵结局让人意外
-
滑县举行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
-
瞭望台行动,二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战略大反攻
-
美军地面部队,被塔利班打得落花流水
-
贝加尔湖藏有1600吨黄金,为何一直没人去打捞,专家:根本不敢捞
-
此人借钱从来不花,全部存在保险柜,定期还款,20年后成为富翁
-
苏提达王后争风吃醋,破坏西拉米50岁生日,昔日丑照接连曝光
-
没有历史的民族:政府修高速超4倍预算,只为945名土著进出
-
[图文]朝鲜战争战俘营中美军趣事
-
中国三大猛将:岳飞垫底,第一名实至名归,被称为战神之神
-
[图文]苦不怕死不怕就怕雷公爷来训话:刘亚楼将军性烈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