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专家嘲笑朱可夫让士兵趟雷送死巴顿表示我也是这样干的
欧美军事专家们在谈到苏联朱可夫元帅通过德军埋设的雷区时,总是不屑一顾的表示毫无战术,只是用步兵去趟雷送死。“这样的做法太恐怖了!我们从来看不出他有什么好的对策,只不过仗着他们人多去送死。”
其实朱可夫在谈到雷区时的态度简单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地雷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员杀伤地雷,一种是反坦克地雷。当我们接近雷区时,我们的步兵就觉得好像德国人不在了一样。我认为,如果德国人决定用装备精良的部队而不是用地雷来保卫这一地区,那么杀伤人员地雷所造成的损失就等于我们与德军交战时面对机枪大炮所承受的损失。反坦克地雷不会阻止前进的步兵。因此,我们的步兵只要趟过雷区,便能在前方形成一个桥头堡,然后工兵们就可以为坦克和其他重型装备清理出通道。”
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美英的指挥官使用朱可夫这样的趟雷战术,不知道会面临部下如何的非议?
其实上同样的例子在美国人身上也发生过。
1864年8月5日,美国海军上将法拉格特率领北方舰队闯入了莫比尔湾。当时南方军队在这里布设了大量的水雷,这对北方舰队在这一海域的活动造成了极大障碍。走在前面的舰船停止了前进,反而成为了炮火下固定的目标。
法拉格特大声质问部下:“你为什么停止前进?”
"前方水雷!”
“无视水雷,全速前进!”这便是法拉格特面对水雷做出的战场决策。
尽管下达前进命令后,特库姆塞铁甲舰便被水雷集中,但舰队其他舰船冒着炮火通过了雷区。尽管北方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莫比尔湾之战的胜利,法拉格特也就此成为了美国的民族英雄。
法拉格特的行为非常的危险,但无疑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与其停在海上挨炮弹,不如继续前进攻击。
很多人会说,这都是美国南北战争时候的事情了,距离二战都近百年,美国的战术早已经提升到另一个层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最优秀和最受欢迎的军事指挥官之一的巴顿将军,在评论自己手下一个团夜袭,通过雷区,阵亡35人时表示:“这个团的指挥官这样做有错吗?我觉得没有!我很赞成他的做法。如果他们晚上不用人去趟雷通过雷区,白天他们也需要这样去做。而那时很可能还是会死掉35人,另外还加上数百人被机枪和步枪打死。”
可以看出在用士兵趟过雷区这事上,巴顿将军的逻辑和朱可夫元帅如出一辙。
无论是朱可夫还是巴顿,他们在行动中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军事逻辑:不可能拯救每一个人,你只需要尽量减少损失。
当然每一个士兵的阵亡都令人惋惜,但战争就是战争。
相关文章
-
[图文]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
以色列再遭火箭弹袭击,指认伊朗指使!
-
19世纪末德国强势崛起,为何还是搞不过英国
-
决绝地和果郡王分手,是甄嬛的强者基因被激活的标志
-
为啥“大佬”都爱黄金AK-47,除了“装门面”,它的实战能力如何
-
寡人的江山无需继承?古人为了成功丁克,都做了哪些神操作?
-
菊花王朝,日本两千多年来唯一的王朝,传了一百二十五代天皇
-
二战日本投降,此国向日本索赔80亿不给就这样做,最终日本屈服
-
世界上最丑的女子,被丈夫当成赚钱工具,死后被展览一百多年
-
阮籍:三国时期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
在俄罗斯,人们为什么要将金帐汗国,认定为俄国历史?
-
一封向蒙古大军挑衅的信,让这个500年的帝国灰飞烟灭
-
将星闪耀-符氏百将谱连载——符彦能后周楚州防御使
-
世界观·美国深镜头丨从“被驱逐”到“被毒害”——美国原住民的危险境遇!
-
国产狙击步枪尴尬了,我军列装俄高精度狙击步枪,性能超高价格低
-
日本内战后,明治政府为何未对幕府人员斩草除根?
-
如果清军不南下:明朝和闯王都能打下多大的版图?
-
抗清失败后,天地会在东南亚建立两个国家,面积都大于日韩
-
古时候每个时期,西方也有辉煌的文明,为何说中国古代依旧强大?
-
解放军出动坦克部队近战拼刺刀,冲锋8公里歼灭越军2个排
-
真正的帝国坟场,这一战,3万蒙古铁骑全军覆灭
-
这个日本军官策划了七七事变,二战后期被日军军部勒令退役
-
中世纪欧洲:是在开罗马帝国的历史倒车?
-
二战老照片,美国B-17轰炸机,能像下雨一样扔炸弹
-
日本“童贞观”为何从至宝变为耻辱,处男到底是怎么被鄙视的?
-
《白雪公主》的故事出自格林童话,它的原型故事是什么样?
-
这场战争持续335年,时间远超英法百年战争,神奇的是伤亡率为零
-
没有历史的民族:政府修高速超4倍预算,只为945名土著进出
-
埃及艳后的石像被发现,专家经过研究,最终破解了一个历史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