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次与外国开战的信号:每次决定打仗前,都说过一句相同的话
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延续。
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后与3个边境国家有过战争:1962年的印度边界自卫反击战、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军人)
3次反击战时间都不长,规模不大,断断续续,有的是打打停停,边打边谈,毛主席说,这是“政治军事仗”,中心是政治博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革命政权斗争。
中印战争胜利后,1963年2月19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总指挥张国华中将,听他对中印战争的汇报。其间,毛主席再次指出,中国这次打了一个漂亮的“政治军事仗”。
毛主席说,“政治军事仗”的目的不是战争,而是通过战争逼迫对方重回和平谈判的道路,通过战争的胜利告诉对方,想靠武力解决与中国的纠纷问题,此路不通。
因此,这样的战争不打则已,打则必胜,且打得有理有利有节,适可而止,继续谈判,不服再打。纵览3场边境自卫反击战,莫不如此。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的印度军队)
3场战争有意思的是,开战前,均有国家正式渠道的宣告,或者叫警告,3次开战前均说过一句话:“勿谓言之不预。”
“勿谓言之不预也”,意思是出事后你别后悔,别怪我当初没有给你说。原话出自《官场现行记》第十九回:
“次日又通饬各属办保甲,办积谷……又传谕两首县:从本署院起,都不许办差……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云云。”
(1967年珍宝岛战争中的解放军)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中印边界战争前夜发表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文章结尾凝练有力:“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在中苏边界冲突中发文,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我国外交部向苏修提出强烈抗议”,文章结尾也引用了“勿谓言之不预也”。
(1979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
1978年12月25日,面对越南当局对中国边境不断侵犯的挑衅,人民日报以《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为题,再发社论,同样是在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再次引用这句意味深长的警示语:“越南当局在反华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勿谓言之不预。”
之后,在中国官方外交辞令中,再没有正式使用这句令外国人胆战心惊的警告了。
(珍贵的搪瓷缸)
相关文章
-
日军士兵酗酒闹事,惊动了东条英机,处罚得非常严厉
-
刚刚,又一美国高官发出积极信号:无意遏制中国!
-
明清时期商贸流通对今宣城市城镇布局的影响(一)
-
一个项圈就能制服狼群,古代牧民为保护牛羊,有多少“大智慧”?
-
热度与口碑齐飞的五部剧,《山河令》挤进前三,你追过哪几部?
-
[图文]揭秘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关键人物明石元二郎大佐
-
德军士兵家书中,揭露的德国闪击苏联“真相”
-
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希特勒不喜反怒:这是不折不扣的自杀
-
日本也拍抗日剧?那剧中的八路军是怎么样的?
-
六十年代的日本,传统现代融合发展
-
《南方周末》重磅报道瓦屋山:楚声羌韵有遗音!
-
古代青楼女子,为何不敢逃跑?非要找人赎身才敢离开,原因很简单
-
二战后以色列建国,德国赔了多少钱?
-
二战盟军为什么痛恨德军88毫米高炮?这里告诉你原因
-
决战贺兰山:三路辽军西征组合拳打懵小强西夏
-
鸣梁海峡之战:必死之战为何能反败为胜
-
俄罗斯是伊拉克的盟友,萨达姆战败后,为什么不去俄罗斯避难
-
为什么多数散户炒股都亏钱,原因在哪里?
-
老照片1961年越南南方的自由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很是热闹
-
70万日军被苏联俘虏,只活下来3万人,日本士兵:害怕苏联女护士
-
使用时要靠肚子帮忙!这把古希腊弩是“黑科技”还是思维奇葩?
-
200多名专家护理列宁遗体,耗费数百万,保存至今却仅剩10%!
-
约旦为了一个港口,为何把6000平方公里让给沙特?
-
白先勇追寻父亲足迹
-
上色老照片:镜头下德占时期的法国,对着德军微笑的巴黎女孩
-
南运河:沟通湘江和漓江中国最古老的运河,就是著名的灵渠
-
日本女子参战简明史:能甩男军官耳光的,只在一个地方出现
-
曹操的深谋远虑:论渭南之战中一代枭雄曹操
-
美国“汤普森号”科考船停靠台湾高雄港 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