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峡之战:必死之战为何能反败为胜
导读: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
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海峡仅宽约294米[3] ,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钢索,方便李发挥龟船、板屋船质量胜于日军船的优势而不让日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发挥,之后李又动员百艘民船拉上军旗在后以壮声威。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舰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等日舰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海军对日舰发起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而朝鲜海军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悲惨。入侵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
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海军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虽然李舜臣只有12只军舰,凭借着地利天时击沉了倭寇31艘军舰另有大约92日舰被损毁到丧失战斗力。汹涌的海水也使得跳下船的日军因无法游到岸上而被淹死。此次海战朝鲜宣称日军有8000多人阵亡,而朝鲜阵亡人数只有34人。但是参战的藤堂高虎(2,800)、加藤嘉明(2,400)、胁坂安治(1,200)、来岛通総(600)、菅平右卫门达长(200)加起来总数还没有到八千。李舜臣在鸣梁海峡的胜利,有效地切断了日军从黄海对稷山之战的供给,使日军最终撤退。
相关文章
-
戊戌变法若成功,是否会像明治维新改变日本一样,为中国带来改变
-
明朝的火器很强大?看看明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火器对比就知道了
-
一战中的葡萄牙军队架子拉得不小,作战只有十几次多次都是只打炮
-
此人是明朝大汉奸,偷运火器到东洋,被日本人奉若神明
-
[多图]日军官兵回忆进攻南京与南京大屠杀
-
“一战”前“日不落帝国”有多强?海上阅兵战舰绵延60公里,美日绕着走
-
二战老兵揭日军活体解剖暴行
-
话说世界系列:绝境逢生莫斯科大公国的崛起
-
著名演员游本昌:6岁进寺庙,15岁还俗,52岁成名也不会太晚?
-
斯大林的妻子身为国母,光彩满身,为何却在1932年意外自杀了
-
他是欧洲的千古一帝,一生征战四方,更令西欧萌生短暂的文艺复兴
-
二战德军标志性的钢盔和“狗牌”原来自古以来就有了?
-
泾县俗语略考(上)
-
只有一个国家击破过俄罗斯的大门,拿破仑和希特勒没有做到
-
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亲历者:满世界都是行走的鬼
-
日本降书原文见过吗:对中国这样称呼,天皇为啥不提中国名字?
-
双清区新增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多图]清朝海军剪辫扬威八国之旅
-
[多图]日军曾在台湾设战俘营 是纳粹德国战俘营的10倍
-
《甲乙判》:白居易当苏杭剌史时,是如何判案的?
-
二战中被德军包围三年的城市保卫战,一百五十万人死亡
-
展示80年教学科研成果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
-
广西村民采药迷失山中,偶然看到坠毁飞机,揭开尘封52年的历史
-
山西考古队发现,一座周朝合葬墓,发现一件随葬品时:请专家!
-
德国为什么杀犹太人 犹太人是哪个国家的
-
那些专门为改变二战而设计最终却没能走上战场的武器
-
苏提达照搬诗丽吉服装,还原婆婆50年前穿搭,摇纸扇的姿势都一样
-
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大功臣:零式战斗机,打破你记录的终究还是美国
-
好好的高富帅不当,慕容复为什么非得复兴大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