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悲催的师团长,在日本投降的当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前两天,咱介绍过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1942年被我军击毙时,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在整个抗战时期,战死在中国的日军师团长,也只有两个人,另一个是沼田德重。
不过,今天介绍的这个师团长,却死得非常悲催,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在日本投降的那一天,被自己人给打死了。
这个最悲催的师团长,就是近卫第1师团师团长森赳,可以理解为裕仁天皇的御前侍卫统领。
这个森赳也是个典型的日本军人,先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在关东军当过参谋,全面侵华后,也大多时间都在中国,1945年3月,成为近卫第1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军衔,负责保护天皇皇宫的安全。
那么,堂堂的一名近卫师团师团长,怎么会死在自己人手里呢?这都源于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夕的那次政变,史称“宫城事件”。
熟悉二战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日本的投降可以说是相当的曲折,因为在当时,无论是顽固派的势力还是日军散落海外的部队,都足以支撑他们进行最后一次玉石俱焚的抵抗,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投降。
1945年8月14日上午,裕仁天皇正式宣布将于第二天上午通过“玉音放送”(也就是广播)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且命令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和梅津美治郎全权处理投降事宜。
几乎是与此同时,顽固派代表畑中健二、椎琦二郎等人,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他们的政变计划了。
(图:畑中健二)
其实,他们的计划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绝不接受“无条件投降”,只接受“有条件投降”,也就是说,他们还想最后再跟盟军死磕一场,以便为之后的谈判夺取些筹码。而他们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控制皇宫、控制天皇、销毁放送带。
为了争取更多的盟友,畑中健二和椎琦二郎两个人没少“奔走呼号”,先是跑去了阿南惟几那里,结果吃了闭门羹,又跑去了东部军司令官田中静一那里,结果又被臭骂了一顿。两人思来想去,指望别人是不行了,索性自己干吧!
次日凌晨,两人带着几个随从全副武装跑去了森赳那里。为什么要去森赳那里呢?前面说过,森赳可是当时的御前侍卫统领,拿下他不就等于拿下皇城了吗?而且两人也想好了,一旦森赳不肯合作,那就来硬的!
而森赳作为一名传统武士,向来是对天皇惟命是从,当然不可能听信这两个人的忽悠,所以,森赳准备假借向上级请示之名,把这两个人给举报了。
只可惜,他没有想到这两人早已抱定了必死之心,想要鱼死网破来阻止投降,结果,森赳被突然拔出枪的畑中健二一枪放倒,接着又被畑中健二的几个随从乱刀砍死。
就这样,堂堂的近卫师团长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跟他一起死的,还有他的小舅子白石通教,陆军中佐。
在这之后,畑中健二等人假借森赳之名解除了皇宫侍卫,带人冲进去寻找玉音放送带。只不过,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裕仁天皇早已安排人将放送带转移,所以他们将皇宫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
与此同时,政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东部军司令官田中静一那里,很快就派军包围了皇城。
畑中健二等人毕竟没有多少部队,很快就被控制住了,畑中健二和椎琦二郎两人在皇宫门前的草地上开枪自尽,其手下的随从也悉数切腹自杀。宫城事件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回过头来看看,最倒霉的莫过于森赳了,自己勤勤恳恳执行天皇的命令,却稀里糊涂地被自己人干掉了,实在是倒霉啊!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相关文章
-
1万孤军坚守西域40年,壮烈殉国时已是白发老兵
-
国军卫立煌亲共之谜 辽沈战役最大卧底
-
肯尼亚总统说了公道话,CNN主持人想抹黑中国碰了一鼻子灰
-
国家级博物馆不懂繁体,题错字,你看错了吗?
-
埃奇山战役:两种欧洲战术体系在英伦战场的试炼
-
历史上被吊打,现实中喊口号,狂妄的外表下是印度人的“玻璃心”!
-
中情局建造巨型打捞船秘捞苏联核导弹潜艇
-
解密前苏联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
-
叶剑英元帅有文武兼备的才华,文能吟诗作赋武能指点江山
-
日本为何放弃举办来之不易的奥运会?只怪最高行政机关斗不过军部
-
薛宝钗想让林黛玉嫁给薛蟠,贾琏的话表明薛宝钗歹毒
-
他1938年参军,1961年授衔少将,65岁去老山前线,活了100岁
-
你方唱罢我登场,川系军阀都有哪些人
-
汪精卫不忘情妇秘密返沪 戴笠命伺机下毒暗杀
-
世界历史上最悲惨的女性,当属日本,该国女性被忽悠了千年之久
-
印巴冲突再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到底有何仇怨
-
[图文]偷袭珍珠港山本五十六犯大错:未毁掉美军油库
-
蒙古国的实力有多强?以前是谁也打不过,现在是谁也打不过
-
[图片]中越战争纪实:活捉6名衣不遮体的越南女兵俘虏
-
这两位“领导干部”太不注意形象了,居然差一点就“大打出手”了
-
最美的跨国铁路:铁轨铺在悬崖挂壁上,坐一趟能同时去美国加拿大
-
学史明史增长智慧
-
征伐这个部落,商人的国家开始建立
-
她是民国杭州第一美人,嫁给民国才子,却招来一生的非议
-
日本在吉布提建军事基地,跟中国面对面开怼
-
[图文]纳粹德国军队的后方资源紧张
-
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都放弃了自己殖民地,为何俄国却死也不放手?
-
一个独眼的二战小兵,单枪匹马从德军手里解放了一座城市
-
值得入手的“纸上博物馆”!贵州26件文物入选2022年国宝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