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的纸币上,为什么会印着一个华人头像,这个华人是谁
一个国家纸币上面的图案,是非常讲究的。他不但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形象,更是这个国家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说,纸币上的图案,要么是国家的重要领导人,要么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要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风景名胜。
而有一个国家,它的纸币上却印着别国的人物。
这就是毛里求斯,大家都知道,毛里求斯位于非洲东部,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明媚的阳光、金黄的沙滩、温暖的海风、摇曳的棕榈,吸引着无数人心驰神往。
(纸币上的朱梅麟)
毛里求斯25卢比的纸币上,赫然印着一个华人。这个华人名叫朱梅麟。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为求生计,朱梅麟父亲远赴毛里求斯。
朱梅麟的父亲名叫朱维勋,是广东省梅州人。幼时家境贫寒,无以为继。恰逢清末时期一股非洲“淘金热”席卷全国。14岁的朱维勋为改变命运,和老乡们一道,登上了前往毛里求斯的渡轮。
来到毛里求斯后,头脑灵活的朱维勋,没有像大多数老乡一样,埋头于体力活当中。而是另辟蹊径,看准了所有华人的消费需求,开了一家华人物品杂货店,经营面包牛奶,针头线脑等日用百货。
善良的朱维勋,不但诚信经营、薄利多销,还允许老乡赊账。遇到一时手紧的华人,只需要在账本上记一笔,等下月发放工资时再还上即可。这样一来,朱维勋不但解了很多华人的燃眉之急,还让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后来,朱维勋也就在当地组建了家庭,娶妻生子。1911年,朱梅麟出生在了毛里求斯。
(朱维勋旧照)
二、子承父业,将零售业发扬光大。
朱维勋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从小告诉他是中国人,教育他尊孔孟之道。朱梅麟一边学习法语,一边学习中文,同时向父亲学习经商之道。
逐渐长大的朱梅麟,成了父亲商店里的得力助手,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但颇具头脑的朱梅麟,不再满足于在毛里求斯的乡村里开百货店,而是希望到大城市经营零售店。
1931年,20岁的朱梅麟在路易港中心开了一家名为“ABC”的零售店,经营杂货、食品和酒类。最重要的是,经营一些稀缺产品。
朱梅麟谨遵父亲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生意日渐红火,渐渐成为毛里求斯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1942年,32岁的朱梅麟成为毛里求斯华商总会的主席。
三、心系祖国,胸怀拳拳报国之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梅麟听闻家乡故土遭日本侵略,义愤填膺,决心为祖国尽一份力。他首先组建了一支华人国土保卫队,号召华人回国抗日,所有的开销均由他一人承担。同时,他在毛里求斯的华人里广泛募捐,筹集抗日经费,为祖国的抗日斗争慷慨解囊。
朱梅麟的这种爱国行为,让他在华人圈里声名鹊起,获取了超高的人气。同时他的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也让毛里求斯人民十分钦佩。
(得到女王接见)
四、大爱无疆,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朱梅麟不但关心自己的祖国,还竭尽所能地帮助毛里求斯。
二战期间,由于德国潜艇的封锁,英国向毛里求斯运送货物的船只大幅减少,导致岛上居民的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危急时刻,朱梅麟尽显中国人的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毅然打开仓库,无偿地将日用品散发给需要的毛里求斯民众,帮助他们渡过危机。
1948年,朱梅麟代表华人团体出任毛里求斯立法会议员。其后,他又参加议员选举并成功当选。
1969年,毛里求斯独立后,朱梅麟担任了毛里求斯新政府的财政部长。
1970年,毛里求斯的支柱行业——甘蔗种植受国际环境影响,导致蔗糖价格暴跌,毛里求斯国内经济陷入危机。作为财政部长的朱梅麟,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多方奔走,为毛里求斯引进了多家实体企业,办起了第一家纺织厂和化工厂,帮助他们调整产业结构,为毛里求斯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流芳异国,终被历史铭记。
为表彰朱梅麟的杰出贡献,198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接见了他,并授予他爵士爵位。
朱梅麟的长女朱志筠女士,曾担任毛里求斯驻中国第一任大使,退休后定居中国。
1991年,80岁高龄的朱梅麟去世,毛里求斯人民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特地把他的头像印在了25卢比的钞票上。
(参考资料:《朱梅麟在毛里求斯》)
相关文章
-
日本港口横须贺,为何美国第七舰队总部在这里?
-
埃及金字塔发现2200年前飞机模型!专家:纯金打造,价值连城
-
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期的模样,这些景象见证了纳粹德国的疯狂
-
古代日本人的发型为何都那样,中间没有头发?
-
【今日历史】11月17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80年前沦陷区里的罪恶,以开会为名抓人,当天下午就砍头
-
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做客名人大讲堂大胆预测:三星堆曾上演“权力的游戏”
-
照片上这两个杀人比赛的日本军官,知道他们在中国的最后结局吗?
-
日本战后第一次选举,这个人当选首相,美国人说绝对不行
-
王龙溪对日本思想界有何影响?
-
二战战败后的德国有多惨?苏联军官:200万苏军后裔被留在了德国
-
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战前一个重要情报被忽视
-
青楼女子老了之后,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大多数都是这些结局
-
伟大!为了世界上孩子们的健康,他放弃了几十亿美元专利费
-
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经济危机爆发,一个面包需1000亿马克
-
这两位“领导干部”太不注意形象了,居然差一点就“大打出手”了
-
花甲之年“和珅”双喜临门,天命之年“郭靖”喜得贵子,活的精彩
-
超燃!中国军队这样练
-
战后钓鱼岛归属: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始末
-
御窑遗址申遗|景德镇御窑遗址:“瓷国皇冠上的明珠”
-
古希腊时代,斯巴达为何要将不健康的新生婴儿随意丢弃?
-
斯大林曾反对西安事变 认为张杨兵谏是叛变
-
刘擎:人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
-
国民党7位女性候选人上演“全垒打”,全部当选
-
[图文]躲避南斯拉夫游击队滥杀 德国士兵主动投向战俘营
-
【党史故事】邓小平16岁远赴法国,遇到影响一生的兄长图片
-
金庸笔下最惹不起的四个老头,有主角光环都没用
-
党史上的清丰|12月18日
-
天启是剧中最可怜之人,对上古的爱比白玦更深,却只能帮人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