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开战,这是希特勒原计划!为何提前4年行动?
现在比较公认的历史,都一致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但是德国原计划发动世界大战的日期,却是在1943至1945年期间。
1937年的11月5日,希特勒在德国主要军政头目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发动战争的日期。他提出了三种发动战争的情况,但是他着重考虑“在1943-1945年”是他“计划”发动战争的日期。他说,这是他经过“彻底的考虑和四年半多执政经验”的结果,如果他一且死亡,应看作他的“遗嘱”来执行。
接着他对这个决定作了详细的解释,强调指出:在这个时期内,德国陆、海、空军的装备以及军官的配备大体上完成了,物质装备和军火也是新式的。如果过了这个日期之后,情况只能变得对德国不利。希特勒非常重视取得军备优势作为发动战争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军事装备上的优势,就无法对英法等国搞突然袭击,也不能在短期内打败它们。
同时希特勒还反复指出建立战略优势、选择有利国际形势发动世界大战的必要性。他认为,在1943-1945年以前,德国要实现对奥地利的兼并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占,消除来自东欧侧翼的威胁;还要利用日本和意大利的力量来分散英法的联合力量,增强对苏联的威胁,要通过这些措施来减轻两面作战的压力,然后发动战争。但是希特勒着重提醒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能迟于这个日期发动。因为过了这个时期,武器会变得陈旧,同时兵源难以补充,粮食危机严重。
希特勒的这一决定,不仅在其主要军政头目会议上宣布过,而且传达到了所有将领。德国法西斯主要将领也和希特勒一样,认为战争准备工作要到一九四二年以后方可完成。前德国陆军参谋总长贝克深信陆军在一九四二年或一九四三年以前不能看作是可靠的军事工具。甚至凯特尔认为在此之前任何军事行动都不会有所作为。至于德国海军,其总司令雷德尔认为直到1945年德国在潜水艇方面才取得明显的优势,并在在公海作战舰只方面取得更为优势的地位。
此外,希特勒的这一决定,也从意大利方面得到了证明。1939年5月6日,齐亚诺和里宾特洛甫会谈时向德国人强调指出“意大利至少在三年之内希望避免战争。大出意大利人意外的是,里宾特洛甫同意,表示德国也希望能维持这么久的和平”。这就是德意双方签订《钢铁公约》的基础,即“双方同意在一九四二年以前不投入战争”。甚至当希特勒提前发动战争受到墨索里尼质问时,也不敢反驳。
那么,为什么后来德国把原定于1943-1945的战争发动日期,提前了4-5年呢?从主观上来说,希特勒就是一个冒险家。他在1937年11月5日决定发动战争日期的会议上仍然发出战争叫嚣,说什么:发动战争不能不冒险,四平八稳将一事无成,“第三帝国”非走战争冒险的道路不可。但从更客观的环境来说,英法绥靖主义等因素也刺激希特勒走向军事冒险。
第一、希特勒顺应着英国绥靖主义分子把祸水东引的意愿,声东击西,麻痹英法。一九三六年十月,希特勒对齐亚诺传授了这方面的经验。他认为只要不断发出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叫嚣,就可以把英国争取过来;英国不仅不会和德意作战,而且会和德意取得协议和共同认识。张伯伦甚至派他的亲信哈里法克斯到德国去见希特勒,后者对希特勒的反共叫嚣深感满意,连连声称赞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同时表示,只要德国经过“和平演进”方式实现对奥地利的兼并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占,英国是不会表示异议的。
第二、德国认为其军事装备已经占据一定优势;如果再不发动战争,优势就要失去。占领捷克之后,德国不仅用不着在捷德边境上部署大量部队,而且可以把这些部队直接用来对付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德国的军火生产。这时戈林下令把空军生产扩大五倍,海军舰只要尽早完成建造任务,陆军军备愈加完善。到了一九三九年年中,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等人认为,德军军备已经取得暂时优势,不能坐失良机,决心发动战争。
第三、德国和英法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希特勒要和英法争夺殖民地,而且要求很高,自然不会为英法所接受。英法总是推托不肯解决。英德关于殖民地问题知谈判直至战争爆发前几关还在秘密地进行。希特勒当时扬言,“如果英国政府认为这些要求对德国和英帝国都有利的话,和平就会保持;如果德国的建议为英国所拒绝,战争就会开始”。英国终于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几天之后,德国就正式下达作战命令。
第四、德国法西斯在六年半的疯狂扩军备战中,消耗了其全部资金。到了一九三九年德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希特勒就以发动世界大战来摆脱经济的困境。到了战争爆发前,德国总共花费了九百多亿马克的巨资来准备战争。这这时,德国国家债务超过六百亿马克,人民负担的税款达到二百七十二亿马克。黄金储备极其短缺,德国经济再也不能支持下去了。为了逃脱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急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由于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不能建立起来,加上德国避免了两面作战,希特勒便抓住战机,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法西斯来说,发动世界大战必须避免两面作战。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们急于避免两面作战,因而千方百计破坏1939年的英法苏谈判,使英法苏无法结成反对德国的国际统一战线。英德谈判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协议,而英法苏谈判也因英法的拖延而踏步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急于发动战争的希特勒便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避免了两面作战。
相关文章
-
19世纪末的曼谷王朝,蛮有小国之威
-
不良人:竟是李元吉头颅所化,李星云大概率要将其摧毁!
-
他率领1万日军战15万英军,战后蠃得“马来亚之虎”的称号
-
二战改变世界命运的人
-
文艺排面拉满,《国家宝藏·展演季》用“电视策展思维”让国宝活起来
-
走进北京市政府旧址所在地:正义路历史街区
-
怡红院有一个丫环:地位不高,却比晴雯还要狂!
-
这个日军军神战死后,日本和俄国都给他举行最高级别的葬礼
-
原子弹轰炸后100年不能住人,为什么广岛长崎还能住那么多人?
-
老照片:源源不断踏上日本的美军仓库里发现了成箱的中国大洋
-
日本为了消除日本鬼子的负面形象,可谓是绞尽脑汁
-
他是国共两党的双料中将,因老蒋猜疑而起义,后在朝鲜战场立功
-
越军第一次反扑老山损兵折将,后边又要来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
-
鸦片战争:清朝为何不敢与英军死磕到底?
-
怎样一场战争让至少20万女子遭强暴,一个国家独立背后罪恶滔天
-
十字军苦苦寻找的祭祀王约翰,竟是成吉思汗?
-
冲绳被美军重火力赶出工事的日军彩照早早便躲进坟墓顽抗
-
古希腊人的奇葩炫富方式:一次性杯子用完就扔,结果文明崩塌
-
蒙古国的实力有多强?以前是谁也打不过,现在是谁也打不过
-
完美世界:双石大战即将开启,两兄弟的差别有多大?石昊吃喝玩乐
-
汉服行业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58.45%用户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汉服
-
“无奸不商”是好意,后人都把它弄反了
-
2万盟军降兵被日本海军屠杀
-
天皇即位必不可少,神秘的“三神器”究竟啥样?
-
可悲莫过孙雪娥:既然西门庆对她看不顺眼,为啥还纳她为妾?
-
《长津湖》导演林超贤:开机前忐忑不安,恶补历史课
-
唐朝将军战败被俘,被杀时被敌军将领看到,大哭着松绑释放他
-
卢沟桥事变是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是如何爆发的
-
史上最惨烈战役,八十万平民仅存活七千人,士兵活过一天就成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