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能不能修建洲际隧道?
显而易见,如果白令海峡开通了洲际隧道,北美洲和亚洲将会直接相连,届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将能够通过铁路线连接在一起。
这一伟大的构想把全球90%的人口连为一体,如果得以实施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像乘坐城际班车一样到达除南极洲和大洋洲之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大洲。可惜这一计划终究只能停留在纸面而不能付诸实践,原因是什么呢?
当然不是技术问题,堪称工程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我们都能拿得下来,一条靠近北极的隧道自然难不倒足智多谋的人类。关键在于还有比技术原因更为复杂的因素夹杂在里面,那就是地缘关系。白令海峡不是一家的内海,它连接着太平洋和北冰洋,两岸分别是美国和俄罗斯这对互不来电的冤家。要修建跨越白令海峡的海底隧道谈何容易?
就目前来讲,对白令海峡隧道表现出较高热情的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国。这也难怪,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财大气粗的美国人看不上沟通两地的经济利益。但对于近年来一直勉力支撑的俄罗斯人就不一样了,只要海底隧道开通,来自俄国远东的油气资源就能源源不断运往北美,换来的就是可以用于救命的美元,所以俄国人对这项计划分外热情。
有时候我们试想,如果当初叶卡捷琳娜二世没有把阿拉斯加卖出去,现在的白令海峡就只是俄罗斯一家的领海,俄国人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哪会有今天的诸多不便?但历史没有如果,白令海峡洲际隧道的项目没有美国人点头,俄国人休想把钻头探出界限以东。其实除了地缘关系的原因之外,相关基础设施的匮乏也是导致这一计划迟迟不能动工的因素之一。
白令海峡靠近北极,气候十分寒冷,海面以上时常有大量浮冰从北冰洋漂入太平洋,因而行船困难,这条海峡也就成为全球最不繁忙的海峡之一。同时西岸为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人烟稀少,从仅有的几处聚居点到海峡之间缺乏配套的公路和铁路体系。东岸的阿拉斯加虽然人数稍多,但部分是各类基地的军职人员,这些人从安全角度出发更不愿意与俄罗斯人直接联系。覆盖在两地的漫天冰雪使得隧道即使开通,也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惠及多数人群。
早在欧洲与北美还需要船只来运送信件的时候,就有人提议将电缆通过白令海峡铺就,这样欧洲和北美就能够直接联络。可惜随着后来的大西洋电缆成功铺设,该方案被否决。后来列强在沙皇尼古拉二世提议之下曾计划修建海峡隧道,但不久爆发的一战将这一计划无限期搁置。前苏联也曾与美国商议在白令海峡附近共建一座跨国公园,以利各国游客参观,但终究没有成行。
由此看来,在白令海峡上做文章还为时尚早,但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相信总会有修通的一天。或许到时候我们真的能坐着高铁到纽约或华盛顿也不一定呢!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
-
二战中“漂亮”的美国女兵,足迹遍布全世界
-
越南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每年还有大量的大米出口?
-
历史上的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民众跪地哭泣
-
[图文]中情局前特工讲述格瓦拉被处死前的最后几小时故事
-
巅峰时期的罗马军团:根本不会害怕阿提拉与他的匈人大军!
-
古人说南方多瘴气,传染可置人于死地,瘴气到底是啥病毒??
-
赤道几内亚和加蓬为何争夺一个小岛?
-
消失的民主德国:发展水平很高,被誉为“社会主义的橱窗”
-
俄副外长:若美单方退出中导条约俄将回应 包括军事措施
-
欧洲黑历史:这一战让俄国跌下神坛,也造就了今天的克里米亚问题
-
1920年代的内蒙古包头,还有荒废的城桓,河边排满皮筏子
-
重庆渣滓洞头号刽子手,害死300多人,藏在农村6年终被识破
-
二战时英国特种兵靠皮划艇完成的惊天奇迹行动成功后仅两人幸存
-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为王艮是如何发展晚明显学的?
-
一战德国潜艇强,为何海军还是打不过英国?
-
这三部国产剧把“女性独立”演到了极致
-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金圣叹,为何三次科考皆名落孙山?
-
一本畅销书激化日美贸易战?
-
二战时英国海军不如日本?比航母日本也赢不了
-
粤语究竟算不算一门外语
-
斯文·赫定在古罗布泊遗址看到了什么?
-
▲万军冲锋战场,清一色重甲骑兵,不光惨烈,还很震撼!
-
看看二战初期英国与德意的战斗,才知道英国的底子有多厚
-
为何老人们都说黄鼠狼不能杀?科学研究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杀
-
百色起义,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
-
她是冠绝后宫的宠妃,曾对皇后颐指气使,下场却比戚夫人还惨
-
中国阅兵有一亮点,检阅方队只能向西前进,有三点重要原因
-
哈米洛斯之战:加泰罗尼亚人在希腊阵斩万名法兰西大兵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优势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史教研室主任王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