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穆拉的女子如何成了高尔基的秘书?
昵称穆拉的女子如何成了高尔基的秘书?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名字,那可是家喻户晓的。我记得,他的散文名篇《海燕》,还是我们中学语文的必背课文呢。可这样一位国际知名大作家的死因,却始终迷雾重重。直至苏联解体后,许多秘密档案逐渐解密,高尔基死因的真象才得以逐渐浮出水面。
1919年,也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三个年头,住在彼得格勒的高尔基,己经写出了长篇小说《母亲》、《童年》、《在人间》以及散文《海燕》等。作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51岁的高尔基己经享有了很高的世界声誉。
但是,此时的新生政权打击反革命的运动正在被扩大,高尔基本人也开始受到监控。他的第一任妻子因为怕受到牵连而跟他离了婚;第二任妻子也因为坚决反对他冒险拯救受难的文化人,两人的感情接近崩溃。
就在高尔基悲愤郁闷之时,朋友告诉他,替他找秘书的事情有结果了。这是个名叫玛丽娅.安德烈耶夫娜,昵称穆拉的女子,会多国语言,丈夫刚刚被迫害至死,她对知识分子充满同情。
高尔基仔细打量着穆拉,27岁的她,外貌美得像一幅画,气韵深沉如一首诗,特别是面对苦难的那种淡定和坚强,更让人钦佩。于是,高尔基将她留下了。
穆拉不但性格沉稳,而且智慧勤劳。相处不到两个月,51岁的高尔基就不可遏止的爱上了27岁的穆拉。
由是,高尔基跟第二任妻子结束了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进而向穆拉求婚,但穆拉却委婉拒绝。理由是她不能确定高尔基和她的两个孩子之间能否相互接受。就这样,穆拉成了高尔基的秘书兼情人,并替他管理大家庭和出版业务。
1919年12月,穆拉表示想回爱沙尼亚探望两个留在家乡的孩子。尽管当时苏维埃共和国跟爱沙尼亚不通往来,为了能把孩子接来以便彼此间建立感情,高尔基还是同意了穆拉从芬兰湾偷越边境。
1920年1月,突然传来穆拉被边防军抓获的消息,高尔基亲自前往莫斯科,甚至找到包括列宁在内的许多领导人。得到的答复是:如果他不离开俄国,穆拉就不能获得释放。高尔基只好选择了离开祖国。1921年,他带着被释放的穆拉以及大家庭,前往意大利的索兰托定居。
在异国他乡,高尔基和穆拉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1928年的夏天,穆拉突然消失了。高尔基决定前往爱沙尼亚寻找穆拉和她的孩子们,当高尔基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穆拉家时,那里既没有穆拉,也没有孩子。
高尔基还弄清楚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穆拉的丈夫罗卡特并没有死,他现在定居英国。更大的打击是,当高尔基从爱沙尼亚赶回索兰托时,他的许多手稿、档案以及跟各国名人往来的书信,全部失踪了。他的前妻告诉他,穆拉回来过,说是按他的要求,要转移这些东西。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有关部门为了控制他而精心策划的布局,穆拉极有可能就是契卡(秘密警察),高尔基因此一病不起。此时,斯大林想建立全国作家协会,便多次派人前往索兰托探视高尔基,并动员他回国当作协主席。斯大林还在莫斯科挑选了一套豪华住宅,作为他回国后的住所。回国后,斯大林除了要求高尔基为苏维埃政权大唱赞歌外,还要求为他本人写一本歌功颂德的传记。高尔基的周围布满了特工,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
1935年,被软禁多年的高尔基由于迟迟没有动笔写传记,受到了斯大林部下的警告。不久,契卡让高尔基的儿子死于非命。遭此重创,高尔基的精神状况急转直下。1936年6月,他在看望了儿子的墓地回来后,便开始咳嗽发烧。
6月3日,迷糊中的高尔基听到有人呼唤自己,似乎是穆拉的声音,他不愿意睁开眼睛,也不想看到穆拉的容貌。但穆拉却在他耳边忏悔……
原来,出生于爱沙尼亚的穆拉,很早就被培养成了特工,十月革命后,她跟丈夫罗卡特潜入苏维埃共和国活动,被契卡抓获。契卡看到她除了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外,还会多国语言,便以罗卡特的性命相要挟,要她去色诱高尔基,以便掌控高尔基的一切动态。但随着进一步的了解,她真的爱上了高尔基,这让她很痛苦,而契卡却像幽灵般游荡他们周围,她只好选择离开。
1936年6月初,隐藏在英国的她,得知高尔基遭遇丧子打击而病倒,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她想向他解释一切,想向他忏悔。
高尔基终于睁开了眼睛,眼睛里包含着原谅,也包含着希冀。
由于斯大林恼怒于高尔基对他的蔑视,他想借高尔基病危之时,不留痕迹地将其除掉。契卡见穆拉不请自来,便把毒计设在穆拉身上。当穆拉向高尔基倾诉完衷肠,走出卧室时,契卡头目正在门外等着她。契卡拿出了几颗糖果:“要么你把它吃下,但高尔基还是得死。要么你让高尔基吃下,你可以活。”穆拉来时就没有想过会活着离开莫斯科,可为了拯救高尔基,她接下了糖果,以便拖延时间,寻找机会。
当时,高尔基身边有两个值夜班的年轻医生。可穆拉万万没有想到,主治医生雅戈达也是个契卡。6月18日凌晨2时左右,雅戈达趁穆拉支持不住睡去后,哄骗半夜醒来的高尔基吃下了糖果。高尔基马上心力衰竭,穆拉惊醒,冲到床前,但为时己晚。躺在穆拉怀里的高尔基己不能言语,他的表情万分痛苦,又万分迷茫。
2时30分左右,高尔基停止了呼吸。
高尔基去世后,国际国内的知识分子们都以各种方式表达愤怒和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再拿穆拉开刀,只会引起更大的骚动。为了挽回影响,苏维埃便在1937年12月将三个医生中的两个处死,一个判刑25年。
穆拉后来成功逃离苏联,隐居英国,而曾从索兰托取走的高尔基的手稿和文件,都被她成功地保存了下来。此后,她促成了高尔基的许多著作在西方发表,包括长达四卷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穆拉1974年去世。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阴差阳错!飞行员一个失误,竟然吓退敌人一个装甲师
-
他曾是清朝的铸钱局总办,却两袖清风,就连日本人也威胁不了他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被侵略者当头一棒打醒的中国!
-
黄河之源头被找到,仅有碗口大小,却为何不能让任何人靠近?
-
二战最怂强国:海军世界第四,陆军欧洲第一,四十天就被打垮
-
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
-
马岛战争阿根廷因何失利?法国和美国干的这两件事把阿根廷坑了!
-
伊斯兰国是个什么组织?为何这么多国家联合剿灭,至今还灭不掉?
-
钓鱼岛历史争端由来:华人保钓历史大事
-
普鲁士统一德国,为何要将奥地利排挤出局?
-
电影《邓小平小道》:传承红色基因再现伟人风采
-
空有小聪明,缺少大智慧,晴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
接连两次事故!国际空间站仅剩3名宇航员,80天后一个不剩
-
晴为黛影:林黛玉出身名门,为何晴雯却是个野丫头?恐怖的吃绝户
-
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国民都是什么反应?一哭二笑三放炮
-
古罗马钱币:信用货币在西方世界的诞生
-
“博物馆之城”应该怎样建?重视人的感受与需求
-
让日本立即投降的不是原子弹,也不是苏联参战,而是天皇隐私泄露
-
世界之最的三峡水电站,被戏称“印钞机”,每天到底能赚多少钱?
-
太平天国的主要领袖,到底是洪秀全,还是杨秀清
-
日本在中国的首次惨败,一个师团险被全歼,天皇啥时候想起来都怕
-
这位日本“维新三杰”之一,人生经历跟张良竟如出一辙
-
飞行器的老祖宗:明朝奇人造飞车,借助齿轮原理翱翔天际
-
每日一习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
中国最可恨的文物走私犯,自己获取丰厚利益,让大量国宝流失国外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
1918年大流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
乌克兰又出来卖!前苏联的家底快被败光,这个大宝贝却无国敢接手
-
70年前,这个团的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