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世界的“中国辛德勒”,救活四千名犹太人,被以色列视为上帝
文/格瓦拉同志
通过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德国商人辛德勒冒死营救千余名犹太人的事迹,感动了世界各国的观众。其实,在二战期间,有一位勇敢的中国外交官也做出过同样的义举,用一己之力拯救至少4000名犹太人的性命,堪称“中国辛德勒”。此人,便是曾担任过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
何凤山是湖南益阳人,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26年考取慕尼黑大学公费留学生,在德留学5年后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1935年,何凤山进入外交部工作,1938年出任驻维也纳总领事。正是在维也纳,何凤山做出一件令世界交口称赞的善举,并由此获得“中国辛德勒”的美誉。
“中国辛德勒”--何凤山
原来,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各国,其中欧美国家受创最深,由此导致极右思潮的泛起,而居住在中东欧各国的犹太人,成为被迫害的对象。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居住在该国的犹太人陷入危险当中。德国当时规定,只要犹太人获得第三国入境签证,他们就可以平安离开奥地利,否则将会被送入集中营杀害。
有鉴于此,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于1938年在法国的埃维昂召开,但迫于德国的淫威,与会的32个国家都强调种种困难,相继对收容犹太人的可能性亮起“红灯”。正是在那一年,满载犹太难民的“圣路易斯号”客轮远航美洲避难,竟然连吃古巴、美国、加拿大三国的“闭门羹”,无奈只得原路返航。
被押往集中营的犹太人
就在犹太人以为全世界都向他们关闭生存之窗之际,意外发现远东的中国竟向他们伸出希望之手。原来,何凤山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决定为滞留在奥地利境内的犹太难民发放“生命签证”,让他们借此到中国上海避难。然而当何凤山就“生命签证”事宜向上司进行汇报时,却遭到驻德大使陈杰的阻拦与警告。
原来,此时蒋政府跟德国关系要好,不仅大量地采购德国武器,还使用德国人充当军事顾问。正因如此,陈杰秉承国内的旨意,因为担心会在“生命签证”问题上得罪德国,便严令禁止何凤山这样做。然而,何凤山为了拯救无辜的犹太人,还是决定违抗上司的命令,从担任总领事开始,便开始大量的发放“生命签证”。
何凤山亲笔签发的签证
随着德国收紧犹太难民离境政策,何凤山的行为引起当局的不满,为此,德国以中国总领事馆的房子是犹太人的财产为借口,没收了房子。此后,何凤山便自掏腰包将领事馆迁往他处,并继续坚持发放签证。1940年5月,何凤山奉调回国,但就在火车开动前的一刻,他依旧在忙着为聚集在车厢外的犹太难民发放签证。据不完全统计,在将近2年的时间里,何凤山至少向4000名犹太难民发放签证。
逃难至上海的犹太人当时主要居住在虹口地区,尽管当时的中国正遭遇日寇侵略,上海居民的生计无比困难,但仍给与这些难民以帮助。就这样,犹太难民和上海居民住在同一屋檐下,患难与共,一起度过了艰辛而难忘的战争时光。二战结束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重建以色列国,在沪的大多数犹太人才离华赴以。
抵达上海的犹太难民
何凤山奉调回国后,担任外交部情报司司长,之后又陆续担任驻埃及、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国大使。1949年,何凤山前往台湾,1973年退休后前往美国旧金山定居,并将自己的经历编写成《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在该书中,何凤山曾提及“生命签证”一事,并用平静的笔触写道:“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的。”
1997年9月28日,何凤山在美国病逝,终年97岁。对于“生命签证”一事,何凤山在生前从未进行大肆宣扬,直到他去世后,女儿何曼礼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讣告时才提及此事。美国犹太裔历史学家索尔看到报道后,立刻致电何曼礼询问此事,并联系到当年犹太难民及其后裔,从而觅得何凤山的亲笔签证。至此,这段尘封近60年的惊世善举才浮出历史的水面。
以色列政要在何凤山目前默哀
为表彰何凤山的义举,以色列政府在2001授予他“国际正义人士”称号,并将他的名字刻入犹太人纪念馆的“国际义人园”里。4年后,联合国送予何凤山“中国的辛德勒”称号。不仅如此,至少两位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沙龙)向何凤山表达由衷的敬意,其中沙龙甚至称“何凤山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史料来源: 《外交生涯四十年》
相关文章
-
经营与管理是一对欢喜冤家
-
马背风流: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比武演变
-
刚刚,俄罗斯在联合国公开警告:我们就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
二战后,侵华天皇裕仁为啥没受到惩处?
-
1907年的美国有多强大?16艘战列舰带队环球航行就问你怕不怕
-
中共的特工策反东北滇军之谜
-
大洋洲殖民地,法国让其独立,民众公投反对:不愿独立要留在法国
-
禁令最后期限将至,伊朗宣布已经找到一个大买家,竟然不是中国!
-
路易小王子输给弟弟阿奇,快4岁了还没有皇家巡演,被过分保护了
-
市民防办及县(市、区)防震减灾部门开展“7.28”唐山大地震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
一直好奇古代滴血认亲是认真的吗?到底靠不靠谱?
-
中国最有骨气的“抗日市”,几个日本人刚下车,当场就被打死两个
-
织田信长为何拒绝受封征夷大将军、开设幕府?
-
伊巴赫(Ibach)钢琴的历史
-
最大胆的越狱:他从纳粹战俘营逃离了200次,只为和一姑娘约会
-
二战战争中最重要的解读,日将军重创了美军,美将军则被免了职
-
犹太人永记中国的恩情:二战来华犹太人几乎全部幸存
-
春晚唱《血染的风采》的独腿徐良,病床上喊:我要腿,不要命!
-
雪山下,一位13岁少女沉睡了500年,检测结果令专家无法相信
-
如果宝琴未曾许配给梅翰林之子,贾母会让宝玉娶宝琴,为什么呢?
-
灭绝了的动物为何会再现?地球怎么了!
-
越战中没被打死的美国士兵,为何回国后,反而成批成批地自杀
-
通讯:千年古瓷见证“海丝”繁景
-
老照片:德军入侵拉脱维亚之后,怕的不是苏军也不是游击队
-
这个“日本法西斯之父”,竟靠一个无耻的招数,躲过了审判
-
埃及艳后的石像被发现,专家经过研究,最终破解了一个历史谜团
-
军人可以经常摸到枪吗?老兵说当兵两年也只摸过四五次
-
73%的美国总统祖上对华贩毒,教授:美国资本积累大部分来自鸦片
-
7天发射150万发炮弹,134万人丧生,简直是人间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