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个国家,跟中国一样,几乎在同时宣布闭关锁国,缘何为何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世界历史的亚洲舞台上,17世纪时期以后的日本统治者与中国的清朝政府都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锁就是几百年,其结果就是导致日本、中国开始闭目塞听以及落后于世界,从而后来被外国人的坚船利炮欺凌。这里仔细再看一段这个时期的历史,发现日本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在时间上几乎同步,而且许多地方惊人相似,下面就来仔细分析其中到底有何原因。
日本与清朝的闭关锁国在时间上几乎同步。1615年,日本大名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赖,统一了日本,从此建立了统治日本200多年的德川幕府政权。之后的德川幕府的统治者大将军对日本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来治理日本,日本进入了著名的江户时代。而几乎同时期的1644年,满清政府入主中原并对中国开始了长达267年的统治,期间清朝统治者也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日本与清朝的闭关锁国带来的影响惊人相似。两国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都在于几乎不与外国交流,同时也基本不进行对外贸易,然而这种政策却给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也让本国的科技落后于世界。
17世纪以后的日本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手工业方面,京都的丝织品闻名全国,尾张的陶器制作精美,飞弹国的漆器很受欢迎;在矿产方面,国家金、银、铜矿大量开采,货币得到了统一;在城市发展方面,江户、京都、大阪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三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在文化方面,通俗文学和彩色的板画得到了流行。唯一不利的影响就是国家的科技没有与西方同步,开始逐渐落后西方世界。
几乎同一时期的中国也处在乾隆皇帝的鼎盛统治下,他也是采取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时期国家的纺织业、制陶业、造船业等相当发达,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国家的疆域也非常辽阔。不过和日本一样,唯一不利的就是中国此时的科技已经逐渐落后于西方那些小国,也为以后的鸦片战争惨败埋下隐患。
这一时期,清朝与日本均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可是双方的商人却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两国进行贸易,没有被禁止。当时中国的商人能够把陶瓷、丝绸书籍带到日本贩卖,再把日本的漆器、铜器运往中国;日本的商人也经常到中国的动南沿海进行贸易。
经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日本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惊人相似,那么其中到底有何原因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大致归为两点。日本德川幕府和清朝政府制定闭关锁国政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害怕百姓接受到了海外的新思想对自己不利,因此才定下了这一方针。
然后国家之所以在这种政策下能够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刚结束了战乱的局面:日本德川幕府好不容易结束了战国的乱世,统一了天下;中国明朝末年当时处于农民起义和满清的内忧外患之中,后来虽然满清政府入住中原,但是国家统一了,人民可以过上太平的日子。百姓们对于来之不易的太平日子非常珍惜,也就可以一心一意发展农业和商业,因此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局面。
不过这些繁荣局面都是暂时的,毕竟闭关锁国导致科技落后,一旦与外界接触就会暴露出弱点,果不其然后来的日本与清朝都被西方列强欺凌。
相关文章
-
霍元甲真实死因成谜,1989年重修其陵墓时尸骨现黑斑,专家:日本
-
抗战后期,耀武扬威的日军为何总是躲在炮楼里不出来
-
百年老照片,有一幅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一个报童在街头叫卖报纸
-
这一战,塔利班对2倍于自己的美军发起攻击,完胜
-
《战史文库》生死邂逅大西洋:船队东行
-
刘擎:人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
-
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
-
英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到底从天朝运走了什么?实在让人气愤
-
洪石:中国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学研究述评
-
完整的循环:爷爷参战获封子爵,父亲从政坚决放弃,孙子重拾爵位
-
二战士兵不打仗时候都在干啥?
-
[图文]张国华:震惊印度朝野的中国战神
-
比秦始皇陵更神秘的陵墓,方圆百米寸草不生,至今没人破解其布局
-
15年前“背母上学”感动中国,后变性成女人的刘婷,后来怎样了
-
岳不群的妻子为何叫宁中则?金庸给人物取名大有深意
-
烈士江姐的儿子,定居美国,记者问他为何不回国,他如此回答
-
二战穴居日本山洞13年的中国农民,回国后起诉日本,获赔8位数
-
74年前的今天,中国终于雪耻
-
[多图]2007中国军情盘点:空空导弹向第四代跨越
-
意大利“国耻”之战:26万大军主动投降,隆美尔一战成名
-
苏联解体后最惨的国家:1/10女性失足,女孩被赎也只能重操旧业
-
探究韩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对宣城韩愈文化研究开发的建议(上)
-
二战日军在哪儿战死最多?中国只排第二,第一是个小国
-
民间故事:为了七亩地,亲人成仇人,县官:兄弟情谊胜过七亩肥田
-
青楼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它后来为什么成了妓院的代称?
-
约有古墓200座!北海市发现六朝隋唐时期古墓群
-
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作品赏析——宋子舜
-
鲲鹏展翅——腾飞中的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
那一年巴黎人民上街:建立巴黎公社,最早将炮兵用于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