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印玺,让善于辩解的日本人再也无法反驳?
日本震惊,这是为何?不是因为这枚金印玺的价值,而是因为金印玺的形状和所刻字体,让日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
1981年江苏的一个村民陶秀华在地里翻土时,意外发现一个东西,于是拿回家给自己的丈夫看,陶秀华的丈夫曾经跟随考古队当过民工,当他看到是一个金灿灿的东西时,他认定这个东西价值不菲,于是夫妻二人带着东西来到了南京博物馆鉴定。
当时的文物专家纪仲庆看过之后大喜,这是一枚龟型金印玺,再联想起一年前,在金印玺的附近发掘的一座汉墓,墓中就缺少墓主人的印玺,再看这一枚金印玺,肯定就是这位墓主人的信物,而这个墓主人就是东汉广陵王刘荆。
《后汉书》中曾经记载:“太子及诸侯王金印,龟纽。”因为在东汉时期,刘姓诸侯王的印玺是龟型印,其他的异姓诸侯采用蛇形印。
而这枚印玺的发现,勾出来一段尘封的历史,它所散发出的光芒,让日本史学界在也没有质疑事实的勇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784年的日本,两个农夫在田间耕作时,发现了一枚带有汉字的金印,随后交给了他们的地主,地主看后大惊,于是连夜将这枚金印送给大名,在之后经过鉴定,这枚金印上的所刻汉字为:汉委奴国王。
《汉书》中有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而委奴即倭奴,那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记载,而日本对此并无记载呢?
这是因为日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词,唐朝时,日本国王曾经遣使来唐,特意向唐太宗请求用“日本”取缔“倭奴国”,当时的唐太宗批准了这一请求,于是倭奴国就被日本国取缔,而无论当时的日本国内有多乱,在国名上的使用都是统一的“日本”。
因为在当时的大和民族看来,倭奴已经被很多国内人士看成“羞辱性”的名词,于是不愿再使用,而“倭”和“奴”都有不好的意思,而当时的汉光武帝刘秀是为了显示自己皇威,同时也确实是对周围国家的藐视,才给予“倭奴国”一名字。
所以当日本经济有所强盛时,像唐太宗请求更名,也就是在更名之后,日本也开始变得内心强大起来,与中国也随之形成对立,明朝时更是以武力骚扰我国海疆,明朝人更是给他们起来一个羞辱性的名字 —— 倭寇。
这就是日本历史为什么没有记载任何关于“委奴”和“倭奴”的历史,但是日本农夫发现的这枚金印玺却狠狠的打了日本人脸,但是为了不接受这一事实,日本学者说:这枚印玺是日本商人为勾结清朝官员,而做出的假货,要不然日本历史怎么会没有记载?
但这一说法,得到了日本大名、官员以及百姓的认可。随之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强大的日本战胜清政府,更是不屑于日本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一说法,并在清末至抗日胜利期间,大肆破坏中国文物,凡是有日本负面的文物必须销毁,试图将“倭奴”二字在中国历史上抹去。
可是在1956年11月,中国云南出土的“滇王之印”金印玺,与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玺形状、大小、材质、字体等等方面几乎一模一样,虽然在日本史学界引起一阵慌乱,但是因为冷战时期,中日两国又断交的状态,所以日本史学界对“滇王之印”始终怀疑,甚至说这并不能代表什么,此时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如日本,也导致话语权并不如日本,所以日本官方更不认可这件事。
但是,1981年的这枚金印玺“广陵王玺”,将日本史学界脸打的不清,“广陵王玺”与“滇王之印”的形状、大小、材质、字体等方面也是相同的,更加印证了这三枚金印玺的各个方面均保持相同,甚至极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
这让日本无论是史学界还是日本官方甚至是日本的民众都大为震惊,因为他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就是在两千年前日本就是中国(汉朝)的藩属国,更加让日本当时不在反驳的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中国的再次崛起,也让日本人意识到正确对待曾经的中日历史。
相关文章
-
十月革命风暴来临,沙皇宠臣女儿的逃亡生涯
-
历史上的今天|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
-
76年前的今天,永远铭记!
-
古代打仗首排士兵阵亡率最高,为何宁肯拼命往前冲也不躺下装死?
-
我姓张
-
花木兰替父从军,军营生活12年,为何从未被人识破女儿身?
-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
《与君初相识》纪云禾成为药人,长意被通缉!
-
为什么日本热衷侵略?因为日本军部是独立的,军令不需要政府同意
-
台媒:打麻将又名打麻雀起源于一场“护粮运动”
-
蒋介石2次拒绝接收琉球群岛 事后大为后悔
-
此人借钱从来不花,全部存在保险柜,定期还款,20年后成为富翁
-
二战中,日本士兵的军帽上为什么有两块奇怪的布,起什么作用
-
上海生活实录丨虽已精疲力竭,终是找到了犒劳自己的灵魂之所
-
一条中世纪老街记录一代国王的爱恨情仇浓缩一个帝国千年历史
-
王伟坠机牺牲后家人现状如何?妻子是上校,儿子也成为军官
-
越南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每年还有大量的大米出口?
-
历史上的今天|世界著名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逝世
-
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参加抗美援朝不到一年,为何被主席急召回国
-
《大决战》启播!再现人民战争辉煌史诗
-
为何说铁路债务不是“灰犀牛”
-
剧中那些出众的风尘女子,不搔首弄姿,照样能惊艳卓绝
-
文物与历史:拜占庭帝国的瓦兰吉卫队的文物遗存
-
他被称为“挪威国家的大英雄”,人们以他为骄傲,却为何遭到逮捕
-
拿破仑与希特勒都因天气兵败俄国,为何成吉思汗却能取胜呢?
-
中国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为什么番号是从71到83?
-
宣城画派双子星之石涛(下)
-
10年前他敢和普京刀兵相见,如今只能躲异国靠老妈接济
-
科斯塔奖颁给《被裁剪的女孩》,二战荷兰犹太人的离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