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云:朱高煦以谋反罪名押至北京,削去王位废为庶人
大明风云:朱高煦以谋反罪名押至北京,削去王位废为庶人
《明史》在“朱高煦传”的最后,只以“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九个字写了朱高煦的结局,却没写朱高煦最后是怎么死的。根据《明宣宗实录》中,在宣德四年四月,还有作为朱瞻基叔爷爷、也就是在“靖难”初期,援以朵颜、福余、泰宁等兀良哈三卫精锐骑兵的宁王朱权以“不避斧钺之诛,干冒天听,伏望赦免”的上奏,似乎可以推想,朱高煦在被囚禁的状态下,又活了两年多。同时,人们也不难想象,曾经叱咤风云,而今身陷囹圄成为“笼中虎”的朱高煦,如果再遇到自己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该会有怎样的反应?
朱高煦被以“谋反”罪名押至北京后,就被削去王位,废为庶人,关在朱瞻基专门给他建的牢舍内,名之曰“逍遥城”。对他的最后结局,《明史纪事本末》说的比较具体:“汉庶人高煦锁絷之内逍遥城。一日,帝往,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踣地。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铜缸覆之。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顶负缸起。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皆死。”其中“熟视久之”四字,不仅写得活灵活现,而且非常耐人品味。
这段文字用通俗语言白话一下,是说已经是庶人的朱高煦被锁链拴着,囚禁在皇帝在大内专门给他建造的“逍遥城”内。某一天,皇帝朱瞻基内心有些郁闷。因为叔祖父在这份奏折里,倚老卖老,公然直接拿宣德元年八月的事情,借题发挥,指责自己在一些事情上违背祖制,但他却不能再像当年对待叔王一样,也给他戴上谋反罪名,把这位爷爷辈的有功王爷也“武定”了。作为一国之君,内心窝火却没处撒,让他想起该去看一下已经被自己关了两年多的亲叔叔。当他出现在被锁链绑缚的朱高煦面前时,可以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熟视良久”四字,说明他们之间用眼神对了很长时间的话。一个说:“你这个坑爹的小子竟然如此阴损,说让我解释,却直接把我骗了来绑在这里,硬按上谋反的罪名,还冤杀了那么多人。看你穿着皇帝的龙袍,不过是个衣冠禽兽!”一个说:“你当年不是挺有能耐么,敢与我争太子位。现在我是皇帝,你再有能耐,却已经成为我的阶下囚。”一个说:“你这个不讲恩义的东西,当年若不是我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助你皇爷爷打下江山,现在的皇帝还不知是谁呢!哪轮到你这个畜生!”一个说:“你别嘴硬。现在我就是皇帝,不仅可以把你绑在这里,而且我想什么时候杀你就什么时候杀你,还有你的老婆孩子!”
话说到这里,性情本暴烈的朱高煦已经怒不可遏,冷不防地伸腿一扫,尽管他带着脚镣,但由于自幼练武,加上把多年的积怨、满腔的怒火都凝聚于这一腿部动作上,一下把皇帝朱瞻基摔出去,跌了个嘴啃泥。一帮随从赶忙一边按住朱高煦,一边扶起狼狈不堪的朱瞻基。但朱高煦力大无比,几个侍从用尽全力也按不住他。朱瞻基一边躲闪,一边想起宫殿门外有重达数百斤的消防用大铜缸,立即命几位大力士去抬了一口来,众人七手八脚地把朱高煦反扣在大铜缸之下。没想到膂力超常的朱高煦依然能把铜缸顶起,对着周围的人横冲直撞。
朱瞻基情急之下,竟生出极端阴损的杀机,命人将宫中囤积的木炭搬来,把被扣在铜缸里的朱高煦堆埋起来,然后把堆成小山一样的木炭点燃。眼见着炭火熊熊,越烧越旺,青烟弥漫中,大铜缸由最初的剧烈摇晃到慢慢泛红、透亮、塌陷、熔化。可叹,朱高煦就这样在烈火中得到了他的归宿。
除掉朱高煦之后,朱瞻基还要斩草除根,接着把作为他婶子的朱高煦的正妃韦氏和所有十个儿子统统杀掉。朱高煦一生共生有十一子,除第一子朱瞻壑因在永乐十九年八月夭亡,被谥封为懿庄世子外;第二子朱瞻圻,洪熙年间因告发父亲,被发配去守祖陵,未封王;第三子朱瞻垣,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被封为汉世子;第四子朱瞻垐,永乐二年被封为济阳王;第五子朱瞻域,永乐二年封临淄王;第六子朱瞻垶,永乐二年封昌乐王;第七子朱瞻墿,永乐二年封淄川王;第八子朱瞻坪,永乐二年封齐东王;第九子朱瞻 ,永乐二年封任城王;第十子朱瞻壔,永乐二年封海丰王;第十一子朱瞻垹,永乐二年封新泰王。从他们的名字上看,就知道他们与要杀他们的皇帝朱瞻基的血脉关联。至于他们和自己的母妃韦氏具体是怎样被杀戮的,史书没有记载。
就这样,帮助父亲朱棣夺得江山的朱高煦,最后的结局是惨遭灭门。而对于朱棣来说,尽管他夺得了江山,但所传三支中的一支,终遭灭绝,也是他所得的阴报和付出的后续代价。
写完朱高煦的结局,还需要说明一点,那就是以往所看到的有关对朱高煦的记载和描述,一般多是只言片语,而且,都受《明史》等正史资料“成王败寇”观念的影响,从少年的“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到最终把朱高煦刻画得莽撞无能,都属于“带着有色眼镜”得出的不准确形象。
对此,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学者,就已经认为,这是史家“严辞溢恶”,不可尽信,是“成王败寇”的观念使然。另据香港学者赵令扬先生考证,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煦并不完全是一介武将,不仅诗作“成一代之规模”,而且书法“雄伟飞动”,也可从一方面订正正史中对朱高煦形象的歪曲和丑化。
(本篇完)
相关文章
-
二战后期日本为何要把海军主力驻扎到菲律宾
-
[图文]彭家声1968年带兵打败缅甸政府军统治果敢王彭家声
-
这个国家刚复国,邻国就群殴它,它吐出大量领土,国家四分五裂了
-
日本“童贞观”为何从至宝变为耻辱,处男到底是怎么被鄙视的?
-
明教左右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的武功如何排名?
-
铸客分享《安阳好—安阳历史文物展》青铜器
-
路易十四为何一生不洗澡?他身上到底有多臭?10米开外臭气熏天
-
“田园女权”,到底追求什么?
-
史上最大逆袭战争:汉朝2万绿林军如何全歼王莽军队
-
战地之花——从民族舞演员成长为西北方面军最好的狙击手
-
他本是抗日将领,却因一美女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最后沦为一个叛徒
-
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国民都是什么反应?一哭二笑三放炮
-
这才叫运气!兵王弯腰抽烟逃过一劫:5秒后炮弹呼啸命中只受轻伤
-
科尔贝:奥斯维辛的圣人,顶替陌生人去死,被罗马教皇追封烈士
-
古代的骗子有多狡猾:装作要买一匹马,最后被骗的却是绸缎庄
-
1907年的美国有多强大?16艘战列舰带队环球航行就问你怕不怕
-
百年“龙学”探究
-
美国本土传来一声巨响,新弹头试验十分理想:向全球发出警告
-
迪戈加西亚岛:位置偏远却重要性远超关岛!
-
蒙古袭来︱国信使一山一宁
-
萧太后的东北陵墓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为何价值34亿的寿衣没有人碰
-
二战时的英国太平洋舰队:20余艘航母,就问日本服不服
-
古人们为何把未出嫁女子的形容为黄花
-
1975年明仁天皇遇刺全过程:琉球学生两次行凶,计划差点就得逞
-
在古代,嫡子的妾和庶子的正妻相比,谁地位更高?这里告诉你答案
-
我们一家子的游戏|螺说
-
艺术的一切领域,都逃不过“达达主义”的碎片
-
丘吉尔为了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放弃了世袭的“伦敦公爵”
-
那个看不上小车,却将猪驯养成坐骑“骑猪大爷”,如今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