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子的游戏|螺说
去年国庆期间,我、我爸妈以及我姐一家三口难得聚在一起,我们玩游戏、看电视、打麻将,漫无边际地聊家长里短。我们生活娱乐,冲突碰撞,又在一次次摩擦后恢复平静。节日的喧嚣仿佛与我们无关,我们所做的只是在七天时间里尽情享受与家人待在一块的时光。
不过作为游戏媒体,我时常刻意将自己从家庭中抽离出来,尝试观察游戏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代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这种身在家庭之中,却又莫名疏离的感觉,很微妙也很珍贵。我相信,这段专属于我们六人的私人时间,也是许许多多个平凡家庭的切片。我们或许可以从家庭这枚微小而透明的“细胞”里,窥见游戏在当代社会里真正的位置。
而今年关将至,我试着回忆那个远去的国庆假期,并无比憧憬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
我的游戏
每当一大家子齐聚一堂,母亲总是最忙的那个。她手里忙里忙外操持各种家务,嘴上则埋怨我们一回家啥也不做——可一旦有人要插手家务,她又不容分说地把我们赶走。
剩下的时间,她就爱在几个年轻人身边转悠,而埋头于游戏的我则是她重点“迫害”的对象。她从不玩电子游戏,更不明白把这么多时间耗在这些虚拟的玩物上究竟有何意义。尽管她无法再拿洪水猛兽的言论来恐吓我,不能再像我年少时那般勒令我停止游戏,但每一次把零食水果放到我身边时,还是忍不住叮嘱我少玩游戏多休息。
在她看来,哪怕坐在客厅一边拿着电视遥控器五分钟换一个台,一边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唠嗑,也好过打游戏浪费时间。而我不这么认为。我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渴望家庭温暖,但又希望拥有足够的个人空间。拿游戏来说,我们相信在游戏当中存在着那么一个不被现实浸染的世界,可以从中获得一段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所以一门心思地想把游戏时间从家庭空间里割裂出来。
但我偶尔也陷入自我怀疑:如此功利地玩游戏到底对不对,一味奔着一段故事化体验而去,执着于获得某种个人化的情绪波动,从而完成自我积累(当然不只是游戏,还包括电影、书籍以及所有文艺作品),是否有违游戏初心?
这样的疑惑在我体验完《艾迪芬奇的回忆》之后变得尤为强烈——这款游戏分明用温情的笔触记录了一段饱含温情和回忆的家族历史,而为了体验游戏,我却脱离于家庭之外,独自坐在屏幕前欣赏叙事、剧情及游戏本身,自我陶醉,这种结果真的是游戏创作者的本意吗?
相关文章
-
贝加尔湖是怎样从我们手里丢掉的?历史告诉你真相!
-
老照片五十年代苏联士兵在大连一段逐渐被人遗忘的历史
-
历代赞普传略:吐蕃时期史传文学中的“文化价值担当”
-
这个日本美女曾是孙中山的邻居,15岁就嫁给了他
-
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
-
最尴尬的盗版八国集团,成立二十年毫无存在感,仅有一国实力较强
-
战斗民族最宠的人,妹妹为他单身买房,女粉即使结婚都爱他
-
《1950他们正年轻》:对热血青春的深情回望
-
美司令称:就常规武器而言,中俄两强国联手都打不过半个美国
-
史久成:路漫远兮,举薪者与来自口腔医学世家的理想与荣光|牙医纪事
-
历史上的今天|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托马斯·安德鲁诞辰
-
情况不明决心大的教训:炮兵团火箭炮连为何遭越军特工伏击
-
镜头中的1980年代中国人民海军:在风浪中闪耀
-
希特勒冤枉德军元帅隆美尔,逼他自杀,为何他一点儿也不反抗
-
神奇之战:电动剃须刀破解德军制导炸弹
-
俗话说:“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好男、女标准是啥
-
【喜迎党代会】把红色资源用活用好了,潮南红场镇这个“老区”也变“年轻”了
-
《泰坦尼克号》背后的故事
-
印度小伙严重偏科,“梦中”推出3900个公式,后来竟成一代数学大师
-
二战中最惨的歼灭战,若非斯大林,苏军损失恐怕会更重
-
水东街|几经沉浮历经沧桑,而今涅槃重生
-
施工现场挖到清朝古墓,专家一看碑文:不许挖,这是我家祖坟
-
又开打了 数架战机猛烈空袭 美:又惹一身骚
-
[图文]日本当年如何研发核武器
-
二战时期一个日本人家庭在美国的生活照,足以证明日本有多残忍
-
蔡锷绝非《〈中华民国宪法史案〉总序》的作者——与曾业英先生商榷(三)
-
刘擎:人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
-
《大秦帝国之天下》开放探班张鲁一段奕宏邂逅历史传奇
-
守众安智慧消防为古建筑装上防火“警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