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敦煌研究院迎来新掌门,谁将翻新瑞士百年展馆
澎湃新闻获悉,知名文博研究与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昨天迎来新一新任院长苏伯民,苏伯民表示,敦煌研究院将加大文物科技保护力度,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和完善“敦煌学”学术研究。
拥有135年历史的瑞士圣加仑纺织博物馆即将翻新,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凯雷斯的方案获胜,他的方案在体量、建筑高度和屋顶形状方面都契合城市文脉。
在英国伯明翰,奥斯曼·尤瑟夫萨达用5吨帆布包裹百货商店,创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一;在北京,毛旭辉用个展回顾四十年创作的复杂况味;中国摄影理论、翻译家毛卫东7月31日在京离世,享年53岁,他长期从事西方摄影史论书籍的翻译和出版。在上海七宝,许明草书展“极简”开幕,擘窠大字中可观自在。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敦煌 | 苏伯民
成为敦煌研究院新任院长
澎湃新闻获悉,敦煌研究院8月1日上午召开干部大会,甘肃省委组织部宣读了任免文件,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任该院党委书记,现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任该院院长。
苏伯民,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甘肃白银人,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5月,任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赵声良表示,未来将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努力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大力传承和弘扬“莫高精神”,有效推动文化遗产事业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格局。
据介绍,敦煌研究院新任院长苏伯民熟悉国内外文物保护发展的前沿动向,曾多次到美国和日本等国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近年相继提出“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文物保护的专业性”“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议。
苏伯民
苏伯民昨天表示,敦煌研究院将加大文物科技保护力度,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和完善“敦煌学”学术研究,积极构建敦煌石窟文化弘扬新体系,加快推进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应用,加快实现“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的目标。
2019年4月,原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的王旭东接替退休的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5月,赵声良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据悉,苏伯民于1985、1996和2003年分别获得兰州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28岁的苏伯民离开在兰州的原工作单位来到敦煌研究院。此后27年间,苏伯民扎根敦煌,研究文物保护。
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文物
第85窟壁画局部修复前后。(敦煌研究院 图)
苏伯民今年3月在两会上对澎湃新闻表示,“77年来,几代莫高窟人发扬坚守大漠,敢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不断努力,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使石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也逐步恢复了昔日的光辉。我们一直聚焦古代壁画、古遗址,壁画等问题,积极申请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政府已经批准敦煌建立敦煌研究保护中心的科技平台,以此为基础,又在申请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希望国家在‘十四五’科技规划中将文物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
位于甘肃省敦煌莫高窟的敦煌研究院是一家地厅级综合性研究型事业单位,前身为1944年成立的敦煌艺术研究所,1951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据敦煌研究院官网介绍,该研究院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管理。(宗和)
瑞士 | 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凯雷斯
获建筑竞赛一等奖,翻新19世纪纺织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凯雷斯
近日,瑞士圣加仑纺织博物馆改造设计竞赛结果公布,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凯雷斯(Christian Kerez)所在团队战胜藤本壮介、Tatiana Bilbao、Diener & Diener等团队,获得了竞赛一等奖。
克里斯蒂安·凯雷斯1962年出生于委内瑞拉,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Zürich),2009年时,成为这所学府的建筑与设计教授。2016年,参与威尼斯双年展。
圣加仑纺织博物馆的建筑和收藏品,见证了20世纪下半叶瑞士纺织业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功。该建筑建于1886年,是一座大型艺术和手工艺博物馆。该建筑的建筑师古斯塔夫·古尔(Gustav Gull)是当时最重要的瑞士建筑师之一。建成大约140年后,该建筑不再满足安全性和游客友好性方面的要求,需要彻底翻新。
瑞士圣加仑纺织博物馆改造设计方案
凯雷斯的获胜方案在体量、建筑高度和屋顶形状方面契合城市文脉。方案基于原区域和功能重新设计,将收藏品仓库、技术区域置于新的两层屋顶之中,并增建了地下区域,将其设计为宽敞的地下展厅。这样,三楼的办公室、车间和修复区更靠近待处理的藏品;临时展览更方便地在新的地下室大厅向公众开放。阁楼与地下室的封闭房间,便于展品的收藏与展览。改造后的建筑将夹层降低,使街道或庭院标高上的人们能够更容易进入地下展厅。基于强大的格栅梁结构并辅以斜撑,地下室得以突出至街道与庭院,创造宽阔的无柱展览空间。(文/钱雪儿)
相关文章
-
二战结束后,苏联对待日本女兵的做法,让日本人至今后怕
-
美专家:任何低估中国新能力的国家都会自担风险,珠海一定有惊喜
-
新婚不久的李清照春风得意,写下一首词充满了浓浓爱意,句句深情
-
1940年代大同,云冈石佛有个小孩,和阳街牌楼写着“发扬道义”
-
陕西省的这个县级市,名字和“韩国”有关,还是司马迁故里!
-
这个国家又穷又弱,为何能混成亚洲唯一永久中立国?
-
喜鹊象征吉祥,从古至今国人都不伤害它,为何喜鹊越来越少?
-
从前跟风讨厌浣碧,如今才发现,她是剧里难得的好人
-
霍建华演技最好的作品《战长沙》,与杨紫谈了一场“忘年恋”
-
美国“猎鹰9”第30次成功回收,SpaceX首次西海岸陆上回收
-
对越自卫反击战,陈锡联为何怒怼许世友?
-
错换人生28年,杜新枝的旧疑点还没解开,又添新疑点?
-
泰王原配遭到冷遇,64岁生日宴冷冷清清,唯有帕公主陪伴左右
-
2022考研倒计时7天13小时,逻辑重点押题每日一练!
-
长安大学怎么样?香飘十里,应有尽有
-
拳脚相加为何不抢先“开枪”,看完后半句话,中国人恍然大悟
-
一战军服百科:德军中充当着开路先锋的暴风突击队
-
今天的延乔路,延乔路牌下摆满鲜花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
-
历史上的今天—1624年8月27日
-
【有故事的老照片】抚顺这座山不仅以山水闻名,更因古迹流芳
-
明成祖生前想出这招绝技灭了北元!拿破仑领悟后,称霸欧洲
-
江苏挖出一具红色棺材,距今700年光亮如新,照过X光后专家沉思了
-
南斯拉夫国王遭暗杀身亡混乱中同时丧命的法国外长死因蹊跷
-
中国警察什么时候开始叫“公安”的?
-
戈林元帅为何从天才变成了蠢材?这个中国成语讲得极其恰当
-
两大帝国的碰撞,唐军以少战多,不到三万人西征十倍阿拔斯王朝
-
二战结束后,此人103分钟内做的事,让人拍手称快
-
十字军东征败多胜少,为何还能坚持两百年呢?九次远征图意个啥?
-
德军战术优良,却拿不下苏联一座大楼,23名苏军挡住德军58天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