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塞罕坝精神,共筑美丽家园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
康熙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学家称之为“肄武绥藩”。
塞罕坝之殇
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而不复存在。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塞罕坝肇建
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1968年归河北省管理,成为省林业局直属单位),自此塞罕坝定名。
塞罕坝涅槃
从1962年开始,三代塞罕坝人用50多年时间,将这片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高岭改造成为115万亩、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从一棵树繁衍出一片“海”,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了塞罕坝的成长,记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从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先锋到一代又一代久久为功的造林人,从老一代塞罕坝职工的“战天斗地”到新一代林场职工的接力传承,每一代塞罕坝人用其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精神,诠释了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践行了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它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更大的绿色奇迹还在路上。到2030年,塞罕坝森林面积将达到120万亩,生态功能将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条件也将明显改善,绿色产业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林场将呈现在世人面前。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的路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发扬塞罕坝精神,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必须始终保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劲头,以大无畏的勇气面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不懈奋斗。
相关文章
-
非洲大多数国家都独立了,留尼汪为什么不脱离法国?
-
非洲叔叔教你压枪,举过头顶的豪放射击,几万发子弹打不死人
-
二战末期,德军明明还有数百万军队,为何他们就急急忙忙投降
-
世界本是一阴一阳,洞悉底层逻辑,万事可期
-
剧中那些出众的风尘女子,不搔首弄姿,照样能惊艳卓绝
-
照片上的这个中国士兵是谁?上了美国杂志封面,美国记者告诉你
-
下埃及出土一个调色板,它研磨的石料,揭开古埃及妇女的妆容之谜
-
美国历史上首次公开私刑全过程 黑人因指控谋杀幼女被活活烧死
-
盛极一时的古罗马繁荣的背后,是无数奴隶凄惨人生的落幕
-
反思的历史
-
【有故事的老照片】抚顺这座山不仅以山水闻名,更因古迹流芳
-
冷知识:地球五大洋是谁为它们取的名字?
-
话说世界系列:绝境逢生莫斯科大公国的崛起
-
丰田战争:黑蜀黍用皮卡打败利比亚精锐装甲部队
-
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能不能修建洲际隧道?
-
万历时期朝鲜战争:丰田秀吉统一日本却殃及邻国,三国三败俱伤
-
古龙给了她天下第一的美貌,她却甘愿献身天下第一名侠,下场凄惨
-
党史中的纪律|改革开放“反腐第一案”
-
最后的法老揭秘古埃及艳后的四大谜团!
-
二战时丘吉尔运送价值70亿美元巨额黄金解密
-
苏德战争时在远东威风八面的苏军为何被德军打得找不着北
-
[图文]中国最能打的将领张灵甫
-
实现祖国统一迈进伟大复兴
-
解放军这个红军团参加对越反击战,第一仗就打出了八面威风
-
这不是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历次温泉关之战
-
老布什去世,阿拉伯国家却举国哀悼,科威特: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
法国最畏惧的两个国家,现在一个富得流油,一个强悍无比
-
二战德国5月8日投降,为何北极一支德军9月4日才投降?
-
中国古代“丝绸”的价格为何堪比黄金由这两个因素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