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义植老人杜克宽:为后代儿孙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甘肃义植老人杜克宽:为后代儿孙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在甘肃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有位81岁的老人。他一个人,凭借着一双手、一把铁锹,坚持义务造林三十二载,在荒地荒坡上播下春绿5000余亩。“土地是国家的,我种的树也是国家的。能给后辈留下一片林地,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问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时,杜克宽老人这样说。
甘肃省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退休职工杜克宽 (央广网发 受访者 供图)
在杜克宽的记忆中,儿时的华池县山区面积超80%,农业人口超90%,家家户户对生态保护都十分重视。1956年,华池县兴起全民植树活动,仅一年,全县群众自发植树达316万株。就是这一年,一颗“绿色”的种子悄然埋进了杜克宽的心中。
1986年,47岁的杜克宽由于妻子患病提前退休回到老家杜右手村,和妻子开始专心务农。农闲之余,杜克宽开始在自家田地附近栽种各种果树。看到自家地头的树绿了,可是山头荒地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土黄,杜克宽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杜克宽告诉记者,之前山上树木生长得十分茂盛,后来都被破坏了。一刮风,满天都是黄土。我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多种些树,还能造福后人。就这样,杜克宽开始了他的义务植树之路。
回望32年前,子午岭中的那片山遍地荆棘,一片荒凉。而现在,漫山遍野绿意葱茏,山野路旁杏花争艳,遍布芬芳。在公益林中,小的树身直径有50至60厘米,大部分树身直径已达到一米以上。自从公益林形成规模后,当地很难再看到“风卷黄土尘飞扬”的情景。
说起义务植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杜克宽老人显得很高兴。他告诉记者,早些年,村民养羊需要在村里的公用地放牧,而自己种树也需要土地,一来二去矛盾就产生了。后来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村民们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也开始自发地植树。
甘肃省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植树活动现场 (央广网发 受访者 供图)
2019年,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庆阳公路总段,杜克宽退休前工作单位)在得知杜克宽的事迹后,立即组织人员协助杜克宽义务植树。直到今天,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先后花费20多万元购买苗木、树籽,参与种植公益林60多亩。
如今,杜克宽已经81岁高龄了。为方便照顾老人,小儿子杜博把他接到了自己家中。杜克宽告诉记者,植绿爱绿护绿、建设美丽家乡,需要一代一代人坚持下去。希望林业部门能够号召人们都加入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绿水青山添砖加瓦。
记者 倪新炜
相关文章
-
历史上,巴基斯坦军事实力远不如印度,为什么印度却不敢硬打
-
邓小平复出第一仗:西沙海战赢南越
-
美日“夺岛”?日媒曝光“水陆机动团”联训画面
-
“300多万孟加拉人死于饥荒,丘吉尔要负责”
-
为了一个酒库俄罗斯展开疯狂的报复,所以别摧毁俄罗斯人的酒库
-
三浦友和没有山口百惠光环前,曾是一名歌手后来为什么不做了?
-
此汉奸是汪精卫的“继承人”,被抓后写副对联就想活命
-
二战史上最大的航母决战,此战后日本海军,无力再与美军抗衡
-
湖北“点香人”:点一次香600元,日收入过万,直言一般人干不了
-
珍贵视频:周总理宴请尼克松讲话原声 尼克松亲自为其脱下大衣
-
秦可卿与贾珍有没有私情,原著四处细节现真相,贾母更是一句挑明
-
日本的神社为何要供奉这个中国人?只因他干了一件事
-
德国战败后,五十万女兵去哪了?尸骨无存!
-
1953年国共最后一战有多惨烈,从此蒋介石不再提反攻大陆
-
它是吃鸡决赛圈的高手必备武器,回归现实处境却很尴尬
-
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80万,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
二战老照片来自于苏联著名战地摄影师真实记录战争之残酷
-
[图文]美军太平洋司令称中国航母2012年投入训练使用
-
为什么古代人很重视嫡子?同一个爹,庶子差别就很大吗?
-
[多图]西安事变揭秘:杨虎城主张杀蒋还是放蒋
-
[图文]墨索里尼变卦激怒希特勒 二战爆发被迫推迟6天
-
投降后日侨耍无赖要抢苏军坦克,苏军军官大怒:压死他们!
-
西欧诸国之中,为何唯独法国会爆发大革命?
-
老照片:德军入侵拉脱维亚之后,怕的不是苏军也不是游击队
-
[图文]说“辛亥革命”中如何演变来的
-
探秘通古斯大爆炸是飞碟失事引起的吗?
-
又开打了 数架战机猛烈空袭 美:又惹一身骚
-
《长津湖》火了!给孩子讲讲这3个抗战阶段知识!
-
被苏联波波沙打魔怔了吧?二战德军的双弹匣MP40是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