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江湖之不良人:大结局老李内力尽失?玩刀子,若森可没怕过谁
老李这人说平凡也不平凡,平凡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侠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高手并不是有厉害的身手就称之为侠,胸怀天下才是真正的侠。不平凡的是他的经历是普通人和常人无法经历也无法理解的。有时候有的人会说他为什么不称帝,因为老李心中有不平凡,而说他的人才是真正拒绝不了诱惑的平凡人。
有人说李星云是恋爱脑,把女主看得比江山都重要,结果戏内被不良帅用女主威胁恐吓,救这个那个,自己天天受伤,戏外被观众辱骂贬低,起各种绰号。说真的李星云真有那么不堪吗?没有!他的原型取自历史上的胡昌翼,胡昌翼考取了功名之后却被告知自己是李唐后裔的身份。但他最后选择自己开私塾当老师,活到将近90岁!历史中他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动漫中横空出世了个300多岁的袁天罡,导致剧情脱离了史实。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那是乱世,乱世之中的乱世,那是一个好人活不下去的年代,那是一个忠义观念遭到唾弃的年代,那是一个只有依靠丛林法则才能生存下去的年代,此时整个社会上都充满了动荡和杀戮。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父子兄弟相残屡见不鲜,唐朝时期宗室之女也会参与争夺权力和地位,所以在这个历史大环境下,老李还能保持本市实属难能可贵!
说回剧情,最近一直有老李吸内力这种网传的说法。其实吸干内力和第四季也不一样啊,第四季是武功尽废无法运气连行动都困难,吸内力只是把现有的拿走不代表之后无法再产生了。
其实只要说清楚李嗣源是如何做到吸内力这种事有理有据就行了,毕竟能提升自己的功力大耳贼怎么会不想呢?说不定有深厚的内力加持还能延长寿命。所以只要逻辑没毛病何必纠结呢,不如换个角度去想,李嗣源抓到了星云之后没对他用刑没用鞭子抽打没残酷地弄他而是靠老李提供内力,这不是也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吗,甚至后期得到将臣的帮助之后还可以变得更强,因祸得福呀。
老李出生入死这么多次,这种先苦后甜的事也不是没经历过,反而很多次都是“逃出生天习得神功”,跟侯卿倒是确实很像。总之我的意思是,如果真的有什么吸内力这种情况,也不要太偏激,并不一定就是导演说得“下狠刀”,理智地讨论剧情就好了。
再猜测一下结局,李星云会用天子的身份禅位给李嗣源,条件是李嗣源放弃追杀不良人,而李星云又安排了不良人在李嗣源身边潜伏,让李嗣源投鼠忌器,李嗣源最后被这种身边人人皆有可能是不良人搞出心病,郁郁而终。
最后再说一下篇幅问题,有人说第五季节奏有点快,看得不过瘾,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给足够的篇幅去描述支线剧情,那整个故事线就会拉得很长,像斗罗那样,斗罗那种是非常适合小孩观看的,什么东西都讲得很详细,但却不适合承认观看。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若森经济情况不允许它们弄这么长的篇幅出来,能删的都删了。导演其实多次在知乎上提到了考虑到篇幅问题,钱的问题,只能做取舍,这个钱拿来增加说服力,还是说花钱拿了做个音乐贴合剧情,他们更愿意做音乐。最后,如果我们支持不良人,那就要相信导演做出的每一个决定。
相关文章
-
世界世仇国家,相互之间的争斗超过数世纪,到今天为止仍然不对付
-
白刃战中,大刀能干得过鬼子的刺刀?90岁的抗战老兵告诉你真相
-
老照片:民国初年,未被“旅游”的都江堰是不是比现在更美?
-
生死未卜!这名“失踪”的记者让三个国家打起了嘴仗
-
[图文]英国最新解密资料:女中音马格丽·布斯二战英雄浮出水面
-
梅津美治郎的最后结局:写下5个汉字后孤独死去
-
[图文]震惊国共两党最高层的“密使一号”吴石
-
二战德国外长谋划亲自刺杀斯大林为什么没有成功
-
冲绳被美军重火力赶出工事的日军彩照早早便躲进坟墓顽抗
-
大唐最严重的边患:吐蕃的综合实力在唐朝的周边势力中稳居第一
-
洛克菲勒:他家庭的财富为何传承超过六代
-
沙特媒体是如何报道卡舒吉失踪案的?
-
[多图]二战情色女魔鬼:T-4护士组
-
日本和俄罗斯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一场大战,原因是为了中国的土地
-
美国有个专门给一种特殊犯罪者居住的村子,为何有不少人争着去
-
红色家风故事①丨革命先烈李大钊的红色家风故事
-
[图文]二战解密档案显示纳粹女间谍玛琳娜·李改写历史
-
《知否》原著:如兰为爱赴死到心死的转变,写尽了婚姻的弯弯绕
-
汉朝的刀剑:为何经常比后世的产品更加优越?
-
《人世间》你想过为何会有那段历史吗?跟“婴儿潮”又有啥关系?
-
“嗜血贼王”自费20万学“开锁”,拥有5个老婆300小弟!
-
二战划时代的武器,德军如果提前装备可能改变战局!
-
为什么说核武器造的起,养不起
-
大清洗动摇了苏联军队的根基团长被提拔到军长开战一打惨败千里
-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大英雄,为何遭到国人唾弃,最后郁郁而终
-
太极大师30秒被击倒,中国到底哪种武术最强?日本人:只有这两种
-
【今日历史】1月25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图文]二战期间日本学界曾用“和寇”一词代替“倭寇”
-
英国阿根廷马岛之争,谁挑起战争,对两国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