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得知田中角荣将访华 大骂小日本是叛徒
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基辛格是主导1970年代美国外交的关键人物,他后来担任国务卿,是为尼克松访华运筹帷幄的核心人物。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此前解禁的外交文件已显示出基辛格对日本持怀疑态度,而此次文件明确反映出,对于具有较高战略性的外交行动,基辛格对日本抱有露骨的敌对心。这份文件反映了当时因日美纺织品谈判而恶化的两国关系,可称是解析1970年代日美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同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促成1972年2月27日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共同发表《上海公报》。这对日本政府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日本国内要求与中国恢复邦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1972年7月6日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他曾表示,一旦当上首相就立即建立日中邦交。
就在田中组阁后的第三天,中国总理周恩来派孙平化率上海芭蕾舞团到达东京,向田中发出邀请。当9月21日内阁官房长官宣布田中将要为日中邦交正常化访问中国的时候,驻东京的中国记者向国内发回信息,告知田中的起居习惯:田中怕热,室内温度常保持在摄氏17度,爱吃香蕉,爱喝大酱汤。
1972年7月25日,即田中就任首相刚十八天,便派出了他的挚友、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与中国政府商谈田中访华和两国复交问题,周恩来于7月27日至29日同他会谈三次,沟通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大原则问题。
宣告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中日联合声明》是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签字的。但这并不是说双方的会谈一切顺利,曾经出现了一场著名的"麻烦"风波。9月25日,田中曾用给中国国民"添了麻烦"来表述侵华战争。第二天,周恩来就指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用"添麻烦"来表达,在中国人民中间是绝对通不过的,而且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后来,在中日政府联合声明中,日本的表述改用了"痛感"负有责任和"深刻反省"。
田中角荣是在美国首先与中国改善关系的背景下,决定恢复与中国邦交。而且田中对二战的表述也显示他对中国的态度并不十分热烙。负责秘密访华为中美建交打前站的基辛格以此指责日本,显然只是藉机向日本政府表达对美日两国关系不断恶化的不满。
相关文章
-
二战德军3大名将,您觉的谁最牛?
-
二战时38天沦陷,甘当德国傀儡的法国,凭什么成为联合国五常?
-
被苏联波波沙打魔怔了吧?二战德军的双弹匣MP40是怎么回事儿?
-
OD聊咨询:入不敷出?这一点不见得不好!
-
核子治安官:冷战时代的美国海军A5远程攻击机
-
明清时期商贸流通对今宣城市城镇布局的影响(一)
-
日本和俄罗斯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一场大战,原因是为了中国的土地
-
鲲鹏展翅——腾飞中的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
雅尔塔密约:罗斯福为何要出卖中国主权?
-
中国首个以辽河流域地域文化为主题展览在沈阳开展
-
他为掩护队友撤离,仅用一把手枪与敌周旋6天,回国的他只剩头颅
-
抗战时,意大利本和中国关系密切,后来却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
苏德战争初期,数量庞大的苏军为何被德军打得一溃千里
-
兵力28万,战线200公里,中国抗日“最后一战”缴获兵器堆积如山
-
梅津美治郎的最后结局:写下5个汉字后孤独死去
-
渭南之战:曹操用什么计谋夺取关中 马腾一家死与何处
-
越南经济增长那么快,为何还是那么穷困潦倒呢?有三个致命原因
-
带保单、贴交强险标志将成历史,上海5月实行车险单证电子化
-
为什么多数散户炒股都亏钱,原因在哪里?
-
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真的是“蠢猪式的仁义”吗
-
百年前神奇的“刀尖药”,止血生肌见效快,为何解放后就消失了
-
[图文]历史上最喜欢侵略的国家是英国
-
突击匕首:哥曼德特种部队的贴身利器,从二战开始就伴随每位队员
-
美国飞行员二战离奇失踪,新婚妻子苦等70年,发现真相时泪流满面
-
全球“最开放”国家,当地人的房屋没有墙,混血华裔竟超3万人
-
全球寿命最长的流亡政府,所做之事令人敬佩,国歌名字却充满讽刺
-
美司令公然指责中俄研发超级武器,俄罗斯急忙解释,中国不予理睬
-
20万外国人到中国避难,如今不但不想回国,为何还想赖着不走?
-
揭秘:三国时期的各大阵法 阵法是否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