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间谍第一案揭秘:朱枫因何原因欲吞金自杀
1936年朱枫在憩园留影。
再见朱枫
曾经轰动台湾而大陆人却鲜有人知的"台湾中共间谍第一案",61年后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而其中被冠以"四要角之一"的朱枫烈士的传奇经历更引发人们的关注。
朱枫又名朱谌之,原名朱贻荫,小名朱桂凤。1905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镇海县,是一位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朱枫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宁波"竹洲女师",原本是一位"憩园闺秀",还是书法大家沙孟海的弟子,可谓品貌贤淑,安分守时。其间,虽然她曾历经自幼丧母、远嫁、孀居等人世沧桑,但是,她的人生轨迹倒也平稳。"七•七"事变后,原本在家抚孤奉亲,寄情于书画、女红的朱枫毅然投身救亡运动,并与后来的爱人朱晓光携眷离开家乡,投奔抗战中心武汉。在流亡途中,朱枫变卖家产"入股"进步的新知书店并援助李友邦创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少年团,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44年,她奉调到沦陷区上海进行地下工作,被捕入狱,经受住了日本宪兵的残酷拷问,获释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奉命到香港从事情报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香港的朱枫准备回沪与丈夫、女儿团聚。11月27日,突然接到中共华东局指示,遂奉命以看望前夫的女儿阿菊和外孙女为由赴台从事情报联络工作。根据组织的要求,她在台湾只能单独联系两个人,一个是中共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化名"老郑"的蔡孝乾(台湾彰化人,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另一个是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中将。
朱枫在台两个月间,将吴石提供的诸如"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配置图"、各防区的"敌我态势图"以及台湾岛各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等一批国民党绝密军事情报分批送回大陆,传递到华东局情报部、总参作战部及北京最高决策者面前。
已完成任务的朱枫按上级指示准备取道香港回大陆。1950年1月14日,朱枫在台北发信给上海友人,称"凤将于月内返里"。2月2日,吴石派副官聂曦紧急通知她,台湾工委书记"老郑"被国民党的"国防部保密局"抓获并已供出"那边过来的秘密特派员是朱枫……"
由于前往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线已全部封锁,只有一架军用运输机不定期飞往舟山,那里离镇海很近。吴石冒险为朱枫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2月4日傍晚,朱枫搭乘这架军用运输机,离开台岛,飞赴舟山。
在保密局的持续审讯下,"老郑"最终供出了吴石,吴石将军被捕。保密局在吴家查到他亲自为朱枫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朱枫随即在舟山被捕。
原来在"国防部保密局"负责抓人、审理此案的国民党少将谷正文后来在其撰写的《吴石等叛乱案》中称朱枫"党性坚强、学能优良"。上个世纪90年代向社会公开的"绝密资料"-;-;《国防部历年侦破匪叛乱案汇编》中,主办"吴石案"的保密局在"对本案之综合检讨"项下,有这样一段关于中共女特派员朱谌之(朱枫)的议论:"朱匪于被捕瞬间吞金企图自杀,证明其对应付事变,早作准备;匪干(指朱枫)此种维护重要工作,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之纪律与精神,诚有可取法之处……"以捕杀共产党人为己任的国民党保密局,在完成了杀人任务之后,竟对他们的死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之纪律与精神"表示钦佩,而且将此种纪律与精神"诚有可取法之处"写进了"内部工作总结",用以指导今后的"斗争"和对部属的"训导",可见这位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女共产党人在生死关头的英勇表现,让杀害她的刽子手们也不得不为之叹服。
与朱枫同天就义的吴石中将,由其部下收尸入土。1975年吴石被大陆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夫人去世后在世纪之交由其子女奉回大陆,葬于北京福田公墓。而朱枫的骨灰后来下落不明,"凤"从此不返。
1951年7月朱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本报记者 程功 摄影报道本采访得到原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朱枫传》作者冯亦同大力支持,相关史料由冯亦同、徐宗懋及烈士家属提供,特此一并表示感谢。
朱枫赴台前留影于香港。(1949年10月)
女儿朱晓枫只能从仅存的一些信件复印件、旧影集以及相关报道中了解母亲的事迹,聊以安慰。
相关文章
-
二战中,日本士兵的军帽上为什么有两块奇怪的布,起什么作用
-
【今日人物】5月8日,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
专家称侵华日军曾在南京长期设立40多个慰安所
-
匈奴并非不可抵挡 卫青与霍去病击败匈奴的原因
-
袁世凯之后中国还有皇帝,50岁老汉在深山称帝,后宫数量达55个
-
美国为什么一直不敢对中国动手?美专家:中国拥有3大护国利器
-
周瑞家的送宫花,为何敢最后给林黛玉,真正原因和王夫人有关
-
山本五十六飞机被炸坠落,为何掉地上后,他还能保持体面坐姿
-
[多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
陈胜能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
城市污水最终都去哪里了?
-
乌拉圭和阿根廷都是西班牙殖民地,为何分成两个国家?
-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
10条好玩的冷知识,北斗七星几万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
犹太人“保卫”波兰,引发德国“报复”,4个月中25万人牺牲
-
鲁滨逊漂流记,在哪个小岛生活五年?
-
加州死亡人数曾经最多的一次火灾,洛杉矶最大公园遭遇荼毒
-
毫无计划、盲目刺杀,十二月党人起义看似情怀,却充满愚蠢和激进
-
盟军在二战中发现了一款隐藏的隐形轰炸机,差点改写世界历史
-
《与君初相识》:纪云禾求嫁长意遭拒绝,真实原因太泪目
-
强者崇拜:被征服也是一种荣耀
-
华盛顿和乾隆竟是同一时代,为何感觉一个是远古一个是现代?
-
史上最大的“盗窃犯”,将中国一宝物窃取,每年赚走近25亿
-
大汶口:“鸟负日连山”的刻画符号,为何说像极了太昊族徽?
-
1952年巨济岛战俘营,战俘们修筑堤坝,有时在广场上跳舞
-
一战德国潜艇强,为何海军还是打不过英国?
-
党卫队旅队长--马蒂亚斯.克莱恩海斯特坎普
-
中国抗日密码战第一外援:雅德礼 称他为“美国密码学之父”
-
唐帝国要是没灭掉高句丽,朝鲜半岛到底是姓“高”还是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