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师级军官:洪超亲临前线牺牲有价
长征前夕部分红军将领合影
25岁死于敌人流弹72年后才知埋骨之所立下长征路上第一座烈士墓碑-;-;-;
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中,有名有姓的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其中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条件困难,许多高级将领都没有留下翔实资料,如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就连一幅照片或一幅画像也没有留下来。
洪超是红军长征中最先陨落的一颗将星。与洪超搭档的师政委黄克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继任他职务的张宗逊,则被授予上将。这些新中国的将领后来都感慨,自己是战争的幸存者,而洪超这样的牺牲者,在红军早期的将领中是大多数。
虽有假道默契但双方官兵却不甚了然
1934年10月20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和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示,时任红军第四师师长的洪超率部作为先头部队通过赣县塘坑口,向信丰新田百石村挺进,准备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当时虽然还没有"长征"一词,但这个师却成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锋。
防守这一带防线的,是粤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的广东军,沿线修筑了数量众多的碉堡,号称是"铜墙铁壁、坚不可摧"。不过,陈济棠自己也不相信这套鬼话,他以保存自身实力为第一原则,根本就没有打算认真守这条防线。
"南天王"陈济堂与蒋介石有矛盾,在与红军的经年作战中也没少吃亏。早在1934年秋天,他就派代表到中央苏区与红军谈判。红军长征前夕,周恩来特派何长工和潘汉年去同陈济棠秘密谈判,双方达成了包括红军向陈的防区借道在内的"五项协议"。根据这一协议,红军西进时应该可以平安通过粤军防线。
陈济棠同红军达成秘密协议,需要瞒着蒋介石。他害怕手下泄露此事,允许借道并未向下明确传达,只是向少将以上的军官含糊地下令:"敌不向我袭击不准出击,敌不向我射击不准开枪!"红军为严格保守突围秘密,也没有向下级传达秘密协议内容,未将准备通过的道路通知粤军(担心粤军有异途中埋伏),便采取了强行假道的方式。这样,10月21日红军前卫部队到达百石的时候,粤军依然没有撤退,红军只有以武力通过。
粤军困守祠堂洪师长倒在冷枪下
与粤军数度交手的红军,对战胜眼前的守敌还是充满信心。按照部署,洪超亲自率红十团进军百石,黄克诚政委率红十一团、十二团等在侧翼打掩护,阻止敌人可能的增援。
21日上午10时,红十团在团长沈述清、政委杨勇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百石附近的制高点,架起机枪,向守敌发起猛烈的攻击。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越过铁丝网,翻过深深的壕沟,向高处的碉堡冲去。此时,驻在金鸡圩的敌人一个营企图增援百石,邓国清团长、张爱萍政委指挥的红十一团,谢嵩团长、苏振华政委指挥的红十二团一同出击,将敌击溃。
百石守敌只有200多人,根本抵抗不住红军的猛攻,不久就弃守碉堡,收缩在村里一座建筑坚固的"万人祠"里,被红十团包围。红军要其投降,里面的粤军却不停地向外打枪,把喊话的红军战士打死。
此时,洪超带着一个警卫排准备赶往红十一团与黄克诚政委会合,恰好路过这里。他马上到前沿观察,命令调集迫击炮消灭围墙内的敌人。话音刚落,便被围墙内的敌人射中头部,当场牺牲。
独臂师长性格暴烈历次反"围剿"都是主力部队主官
洪超牺牲后,部队将迫击炮调来,一发发炮弹将一米多厚的麻石围墙炸开了几个大缺口,战士们冲了进去,歼灭了顽敌。不过,红三军团最年轻的师长、年仅25岁的洪超毕竟牺牲了。
有的战史,将此役称为"中央红军取得长征第一仗胜利"。不过统计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战斗,给红军造成包含民夫在内的战斗减员3700人,付出的代价也不算轻。红军此次突围成功,粤军先头部队遭受打击后便马上收缩是重要原因之一。陈济棠表面上算是勉强履行了假道协议,其实主要是怕自己的实力受损,洪超等人的奋勇作战和牺牲仍然是突破封锁的首要因素。
洪超,1909年出生于湖北黄梅,早年在家乡搞过农民运动,1927年夏加入叶挺第二十四师教导队,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他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并且当过朱德的警卫排长。他在朱德、毛泽东的红四军和彭德怀的红五军军部里都当过参谋,之后到李灿的第一纵队任大队长等职,是彭德怀指挥下的一员猛将。
从1930年8月起,他先后担任红三军团第三军第四师团长、第五军第一师师长、第三师师长、第六师师长、第四师师长,都是拳头部队的军事主官。
1933年3月在草台岗战斗中,洪超身负重伤失去了左臂。1934年1月在攻占沙县县城战斗中,他担任主攻,率先攻入城内,荣获中革军委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一枚。
洪超作战英勇果敢、指挥出色是大家公认的,对他的性格上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红军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多认为他待人和蔼,团一级干部却认为他脾气暴躁,工作方法有些简单。解放后被授予上将军衔、长征前夕担任红十一团政委的王平,对此有深刻的印象。
长征出发前,洪超师长打电话让王平派人去领枪,他的话不多,王平没听明白,顺口就问了一句:"团里每个战士都扛两条枪了,现有的枪都背不完,还领枪干什么?"接着,王平又说了具体困难,电话那边的洪超马上火冒三丈地骂道:"老子要枪毙了你!"后来还是在洪超旁边的黄克诚政委把电话接了过去,问清了十一团的情况才算了事。虽然有这种缺点,洪超的勇猛却是大家称道的。
72年之后家人才知道了洪超的埋骨之所
"洪超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值得我辈学习!"彭德怀在得知洪超牺牲后,十分难过地说了这句话。40年之后,身处逆境的彭德怀在临终前还记得这位老部下,要身边的人不要忘记洪超。
洪超的墓碑建在江西信丰县百石村的一座小山坡上,这也是长征路上的第一座红军墓碑。离此不到30公里处,是红军的第一座无名烈士碑,是为纪念200多名无名红军指战员。他们在长征途中留下来养伤,在洪超牺牲四个月之后的一个雨夜被敌人杀害。洪超的亲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知道洪超的埋骨所在。
洪超1927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至全国解放初一直杳无音信。1954春,他的一位同乡和战友回乡带回噩耗,却不知道他牺牲的确切地点,更不知洪超埋骨何处。家人也曾寻找过烈士遗骸,却毫无结果。
洪超牺牲后,由于战事匆忙,他的遗体被当地一位陈姓老乡草草收敛,安葬在村前的山腰上。红军将洪超生前的一件长大衣留给他作纪念,这件大衣也许是洪超留下的唯一的遗物。每逢清明节,当地村民都要集体为他扫墓,以淳朴的民间方式祭奠英灵。后来政府寻找烈士遗骨,根据这些线索确认了洪超的埋葬地。
2005年3月下旬,当年洪超的部下张爱萍上将的女儿张小艾,建议修建洪超烈士墓,得到当地政府的响应。纪念碑于2006年清明节完工,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了碑名──"洪超烈士之墓"。
2006年6月初,洪超牺牲近72年之后,通过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家人才知道洪超牺牲的地点在江西信丰。一个月后,在百石村围栋山腰洪超烈士墓前,洪家人长跪不起,令围观者唏嘘不已。
点评:亲临前线牺牲有价
洪超因中流弹牺牲,看来是偶然事件。然而红军中这样牺牲的将领非常多,主要原因都是在前沿亲自观察和指挥。当年红军指挥员习惯于亲临第一线,虽然付出许多牺牲,却激励起指战员们的士气。
洪超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个师级干部,而且是最年轻的主力师师长。长征中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自始至终都不只是普通战士,将士们的鲜血是洒在一起的。
相关文章
-
从一个“行军袋”说起——记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世纪50年代主要负责人彭成清
-
智行天下!打开宝德PR210KI的“不败秘籍”
-
二战后,日本除了七个甲级战犯,还有这个人也被处以绞刑
-
日本人说原子弹炸死了无辜平民,美国人用南京大屠杀回应,说得好
-
古代穷人为何宁愿给地主干活,经常吃不饱饭,也不去开荒呢?
-
[图文]蒋介石解放前日记首次亮相大陆 有利于近代史实的完善和补充
-
女人爱财有错吗?一个军官妻子的心里话,结婚7年,自己越来越孤独了
-
二战中日本一艘潜艇沉了,得知原因后,美国人更爱吃这种农作物了
-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
古代的幌子是干什么用的
-
如何评价日本89式掷弹筒?在老兵手里简直就是步兵神器
-
[图文]惨!战争让毛泽东失去六个儿女
-
为何中越战争已经结束40年,越南至今十分低调?看看越军丢了什么
-
成吉思汗妻子被敌人俘虏后怀孕,妻子被夺回后,却为他生一员虎将
-
日本古代男人发型怪异,为何要将中间的头发弄秃,还要一根根拔掉
-
集才华与气质于一身的她,将一生“嫁”给祖国,最后却选择跳塔自杀
-
日军七三一部队秘道 细菌制造厂秘道
-
此墓是“中国第一凶墓”,墓中已有80名盗墓贼惨死,惨状令人难忘
-
[图文]抗日海战:突击日寇侵华旗舰“出云”号
-
西德那么发达,为何还有55万人叛逃到了东德?真实原因有三点
-
法国人为何在意巴黎圣母院?
-
《顺风相送》一书为何对中国有着重要意义?
-
美团队发现二战日本战列舰残骸曾为昭和天皇“御召舰”
-
初心如磐,“声声”向党上海白领这样学党史
-
民间故事:两轿夫走夜路,抬走一老妪,老妪:你俩有福了
-
“狼群战术”让德军在二战中横霸海面,日军为何不用此对付美军
-
有shi学家认为,文明的开端是第一个马桶的诞生
-
被冤枉为天灾、瘟疫负一切责任,欧洲为何总拿犹太人做替罪羊
-
苏联矿井喷出“地狱烈焰”,部长命令:扔个核弹进去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