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男人发型怪异,为何要将中间的头发弄秃,还要一根根拔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将孝放在首位,他们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所有古时的男子是不剪头发的,在这种长期的演变当中,为了生活方便,也为了美观,古人就开始结发,这也就形成了发髻。
中国女子的发髻种类就非常多了,远古时,流行披发,到了汉代,女子就开始结“倭堕髻”,唐代又有“灵蛇髻”和“飞天髻”,不管在那个朝代,发髻总能够成为女子的一大亮点,古代男子的发髻基本就比较统一了。
在日本,同样流传着发髻梳理发髻,但是日本的发髻就相当怪异了,他们不仅要将中间的头发弄秃,还需要一根根全部拔掉,看起来都相当疼,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还得从日本的发髻发展史开始说起。
在弥生以及古坟时代,日本就跟中国来往密切,文化、服饰以及发髻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一开始日本最早期梳的发髻为总角,这种发髻只有上层社会的男子才能梳,头发以中风的形式梳开,在给耳朵两旁辫子扎好,这种发髻也是借鉴了中国未加冠的孩童。
古坟时代之后,中国也进入了“贞观之治”下的唐朝,日本派遣使者来到唐朝学习儒家之知识,儒家学术传到日本之后,日本男子大多数发型都是留着中式的发髻,在戴个帽子,他们的发型跟唐朝古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发型“一髻”,是将头发全部整理起来,再用布条扎在头顶上方,众所周知,唐朝的“一髻”都是由“箍”来固定发型,“箍”形式不一,代表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这点在日本同样一样。
日本的“箍”颜色和长度来辨别人的地位和身份,紫色的“箍”代表着身居高位,白色就是平民。进入镰仓时代之后,武士政权开始诞生,日本有武家和公家两大政权,镰仓时代也是非常混乱的一个时代。
由于战乱比较频繁,武士“一髻”发型不适合打仗,带上头盔之后,“一髻”容易散落,前面的头发会影响作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月代头”就开始出现,起初武士剃头的方式是一根一根将头发拔掉,这样非常彻底。
但是一根一根拔实在是太疼了,而且容易感染,后来,就改用剃刀剃头,但这样一来头发根除的就不是非常彻底,每次都需要打理,这种“月代头”也成了武士流行的发髻,到了江户年间,这种“月代头”已经成为了潮流。
相关文章
-
阿来细读杜诗里的草堂营建史
-
70万日军被苏联俘虏,只活下来3万人,日本士兵:害怕苏联女护士
-
老照片越南人眼中的对越自卫还击战41年前的战争你还记得不
-
中亚五国如何诞生?得益于苏联一项政策,至今俄罗斯还受益
-
历史上的今天|积分学先驱者之一卡瓦列里逝世
-
历史上,巴基斯坦军事实力远不如印度,为什么印度却不敢硬打
-
川妹子逃难至韩国成为王后,157岁寿终正寝,韩国至今仍有其陵墓
-
汉朝人究竟有多迷信?多亏曹操及时纠正,才没发展成印度那样
-
珍珠港事件是不是美国的“苦肉计”?
-
你不知道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人的地雷,反在我军手里大发神威
-
徐福东渡的真相是什么?你相信日本人是我们的后代吗?
-
长安大学怎么样?香飘十里,应有尽有
-
希特勒唯一挚爱是外甥女:为她终身不娶,变成素食主义者
-
【今日历史】12月11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希特勒眼里的二战巨头罗斯福和斯大林
-
人才辈出的南宋:南宋以四百追打五千金军
-
德意志第三帝国和罗马有啥关系?“骡马”倒是真不少!
-
苏州革命博物馆里的一块钢板,见证渡江战役胜利
-
《华盛顿邮报》曾年亏损百万美元,几近倒闭,一名主妇挽救了它
-
英国放弃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何对遥远的马岛,却始终不愿放弃
-
又一场狂轰滥炸!沙特联军空袭也门荷台达,致千万人口大饥荒
-
拿破仑身高1米57?他的一双价值91万的靴子,还原真实高度
-
这个日本将军取得了一场空前大胜,山本五十六为何气得直跺脚
-
1978钓鱼岛事件疑云:日本有关人士的预言
-
英国小说大师和诗歌巨匠托马斯·哈代诞辰
-
中美俄洲际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数对比:美8枚,俄16枚,中国是多少
-
《斛珠夫人》缇兰为何不敢和紫簪一般拒绝注辇?她没那个底气
-
《雪中悍刀行》徐渭熊并非徐骁的亲女儿,怪不得被差别对待!
-
赶考惨落榜,归家后父亲发现曾国潘几箱衣服没了:千金难买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