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放弃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何对遥远的马岛,却始终不愿放弃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位于欧洲大陆西北英伦三岛上的英国,绝对有着非同凡响的存在,其高光时刻,殖民地遍及全球五大洲,面积多达3650万平方公里,一天中无论什么时候,总有领地处于太阳照耀之下,日不落帝国实至名归。
二战之后,饱受战争洗礼的英国不断衰落,随着全球独立运动的兴起,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很快土崩瓦解,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也是好聚好散,放任这些国家独立单干。
但是英国对于距离英伦三岛万公里之遥,面积仅1.22万平方公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在面对距离群岛仅510公里阿根廷的讨要时,却始终不肯放手,为此两国在1982年,还爆发了马岛海战。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置图)
人们不禁要问,英国放弃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何对于大西洋彼岸的马岛,却始终不愿放弃呢,马岛究竟应该属于谁?
一、最早发现和登陆马岛的人
15世纪末期大航海时代开启后,欧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向海外扩张,而大西洋对岸的美洲大陆,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到16世纪前期,两国依据教皇子午线划分势力范围,巴西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它中南美洲地区则成为西班牙领地,此后大量的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涌入荒无人烟的阿根廷,成为那儿的主人。
而距离陆地五百多公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原本只是海豹、海狮等海洋动物的天堂,直到1592年,英国航海家戴维斯途经此地,成为发现该岛群的第一人,但阿根廷却表示,早在1520年,葡萄牙人就已经发现了这里,可由于并没有英国人那样的历史记载证据,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认同。
1690年,英国航海家约翰·斯特朗成为无可争议登上马岛第一人,他不仅对西岛和东岛进行了6天的简单勘探,还以随行的英国海军司令福兰克的名字命名该岛。
而按照当时的规定,谁最先发现的领土,主权就属于谁,因此英国人认为,最早发现和登陆马岛的英国,自然拥有马岛的所有权。
(马尔维纳斯群岛风景)
不过最初英国人并没有把这里当回事,随后若干法国航海家来到这里,将其命名于马洛内群岛,以纪念探险队的出发地圣马洛,并于1764年,首次在东岛建立路易斯港定居点,英国人才不甘落后,于次年登上西岛,建立了埃格蒙特港定居地,并升起国旗宣示主权。
二、马岛的争夺和变迁
1766年,西班牙宣称,按1493年划分西葡势力范围的“教皇子午线”,马岛属于西班牙管辖范围,其主权理应归西班牙所有。
1767年,西班牙以24000英镑的价格,买下了法国在东岛的居民点产权,并于1770年驱逐了西岛定居点的英国人,将全岛据为己有,直到英国人以战争相威胁,才交还西岛。
不过到1774年时,英国人由于经济原因,又自行撤离了西岛,此后西班牙王国没落,也放弃了对马岛的管理,英国则趁机出击,占领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但对于几百公里外的马岛,仍然没有派兵进驻和实施管理。
1816年,移居阿根廷的欧洲人群体,学起了美国搞独立,并于1820年宣布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还在岛上升起了国旗,此举立即招致英国的强烈不满,多次致函阿根廷,声明马岛属于英国领土。
(马岛海战)
1833年1月2日,英国军舰“史诗女神”号驶进东岛,驱逐了阿根廷总督皮内多中校及其手下50名士兵,将马岛所有岛屿纳入英国管理之下。
此后近百年间,马岛一直在英国的掌控之下,直到二战后阿根廷的胡安·庇隆将军上台后,为了应对国内严重的经济状况,转移民众视线,才重提收复马岛主权,将马岛问题诉诸国际。
1964年,英阿两国在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就马岛归属权进行了辩论,阿根廷以当年教皇子午线的划分,以及马岛紧邻南美洲,结束岛上殖民统治为由,主张本国对马岛主权归属。
而英国则以1833年以来对马岛的实际拥有和管理,以及岛上公民自决为由,宣称拥有群岛主权,并声称岛上2000多居民均来自英国,一旦将马岛交给阿根廷,那么将成为新的殖民地。
三、转移政治困局的马岛战争
此后几十年,关于马岛的纷争一直在继续但始终没有结果,直到1982年,阿根廷军政府的总统加尔铁里,由于经济恶化人民怨声载道,于是决定学习他的老前辈庇隆将军,拿收复马岛来唤醒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结,重新获得民众支持。
而当时,由于国内经济低迷,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也正焦头烂额,甚至有传言称为了节省开支,英国正打算放弃马岛,于是加尔铁里决定出兵马岛,以塑造自己民族英雄的形象挽回民心。
(马岛战争画面)
1982年4月2日早晨,5000多名阿根廷军人登陆马岛,驱逐岛上的英国管理人员和士兵,占领整个群岛,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人对经济低迷的不满,很快转化为爱国的怒火。
撒切尔夫人立即做出反制,派出皇家海军不远万里前往马岛,与阿军展开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海陆空联合作战,虽然阿根廷空军也颇为英勇,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但终因实力不济,被英国舰队击败,马岛重新回到英国人手中,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维系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四、一边倒的马岛公投
马岛海战失败后,阿根廷转而谋求与英国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马岛争端,但英国却拒绝对话,而随着马岛海域丰富的石油资源被发现,英国的迪塞尔石油公司开始勘探和开采,阿根廷人变得更加心急如焚。不仅对英国单方面开采马岛石油的行为表示了强烈抗议,还宣布起诉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域开采石油的五家外国公司,以阻止它国夺取属于4000万阿根廷人的财富。
但英国方面则认为,岛上的居民完全有权利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资源,而马岛政府也表示自己有权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开采,他们同时还抱怨当年曾找到阿根廷合作开发石油,但阿根廷却拒绝了合作请求。
(马岛战争纪念活动)
2012年1月,阿根廷时任总理克里斯蒂娜在英国报纸上,刊发了一封写给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信,要求英国归还马岛,但卡梅伦则回应称英国为了马岛不惜一战,除非岛上的居民选择加入阿根廷。
2013年3月11日,时隔马岛海战三十年之后,一场关于马岛主权归属的公投在岛上举行,结果在近不到三千岛民的投票中,99.8%的人选择支持马岛继续为英属海外领地,只有3票选择加入阿根廷。
由于岛上近90%的常住居民全来自英国,因此这种一边倒的公投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于是公投被阿根廷视为一场“政治秀”,认为其只是英国强化在南大西洋军事存在发寻找的政治借口,其结果没有合法性。
四、主权和资源利益的争夺
公投过后,马岛当局对其北部海盆油田继续进行勘探,经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达3.28亿桶,马岛之争从主权之争,进一步上升到巨大经济利益的争夺,英阿两国谁也不肯拱手相让。
(参加公投的马岛居民)
2016年3月,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作出裁定,认可了阿根廷2009年提出马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的诉求,阿根廷人认为,这是国际上确认了他们对马岛资源的主权归属。
石油的开采为马岛每年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入,而阿根廷的声索则让岛上居民们深感不安,因为这片岛群虽然属于英国海外属地,外交和防务由英国负责,但行政及经济事务均由当地人高度自治,他们并不愿意打破这种现状。
而英国之所以不愿放手马岛,是因为这里地处海洋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一旦有朝一日英国能重新崛起,那么这里将成为皇家海军扩张的重要支点,这样看来,马岛主权争端的解决仍将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
-
纳粹女魔头专挑漂亮女囚下手!死前对法官说:我愿意当你的女仆
-
老照片:图1是姐妹花,图2是银座舞女,图8是50年前的迷你裙
-
出身尊贵的王夫人,为何还没有赵姨娘受宠?只因这一点她没法比!
-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平息国内反战情绪精心炮制了一则假新闻
-
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后悔吗?杜鲁门总统的回答精彩深刻
-
老家(外一首)
-
美军试探德国间谍,问了一个地理知识,间谍回答正确,美军:逮捕
-
老电影《打击侵略者》中,有尹玉善、金玉善两位美女,你分得清吗
-
麦克阿瑟参加了一战二战及韩战,名气很大,为何被称水平一般
-
这个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却给日本兵立雕像纪念,还非常感激他们
-
[图文]二战胜利之吻男主角在德州赌场里去世
-
职场上,有头脑的人和上司相处,惯用这几种方式
-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三万多中国人想回到祖国,为何会被拒之门外
-
二战后,日本女人为何会突然害怕美国黑人?原因其实一目了然
-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嫡传后裔,又有统一的雄心,为何败亡于后金
-
历史上的今天|“18世纪最杰出的人”诞生,带着他的美德和缺陷
-
在牛氏夫妇的正确经营下,集团资产以惊人的速度膨胀
-
二战后的法国有多厉害,为何总想当欧洲老大
-
中国3次与外国开战的信号:每次决定打仗前,都说过一句相同的话
-
[图文]揭秘抗美援朝第一役美军败退的真正原因是太轻敌
-
《长津湖之水门桥》:“三炸水门桥”,第七穿插连殊死一搏!
-
曾经中原王朝的藩属国,高原小国不丹,为什么至今不和中国建交?
-
中国陵墓几乎被挖空,为何韩朝陵墓却无人敢盗,原因其实很简单
-
希姆莱打了败仗想撂挑子,古德里安趁势拔掉了这颗钉子
-
世界世仇国家,相互之间的争斗超过数世纪,到今天为止仍然不对付
-
人像|Talkingtotheair.
-
古德里安邀海因里希去柏林听蠢话被拒绝,因为后者有件荒唐事要做
-
侵华战争时的日本女人有多毒?“阿猫阿狗蝗虫都应该去协助战争”
-
看看1937年中日的实力差距,才知道抗战有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