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军阀战争如过家家 对战双方家眷一起打牌
中国近代所谓的军阀,其实彻头彻尾属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正宗产品。当时国人寻找中国弱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觉得中国人太文弱,士大夫重文轻武,反过来,人家西方人,包括学习西方学得比较好的日本人,都很有尚武精神。
尚武的另一方面,是引进、仿制西式武器,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中国在引进技术层面的现代化,直到甲午战争,其实并不弱于日本。只是武器的使用,中国军队有点差劲,虽然从淮军跟洋枪队学英国兵操开始,就学着比划,但直到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行列式走得算是齐了,枪炮也操练的不怎么样。
辛亥革命的武汉争夺战,要算是这些按照西方操法,拿西方武器,穿西式军装,按照西方军队编制编练起来的新军之间,第一次正经八本的交战,双方打得都十分的业余,按当时人的说法,北洋军的胜利,关键的是靠了他们有机关枪,而革命军直挺挺的冲锋,也是成全北洋军胜利的重要因素。
此后,军阀之间仗打了很多。每次战争,文的一方面的宣传攻势-;-;-;所谓的通电战,要比真刀实枪热闹得多,真打的时候,基本上枪放得多,死人很少,四川军阀刘存厚和熊克武之间在成都开战,居然有大批的闲人前去观战,就像后来的四川球迷看球一样,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就喊"雄起"了。
无论多大规模的仗,大抵雷声大雨点小,任他枪炮隆隆,其实死不了几个人,因为士兵们放枪放炮,都没有准头,但是放枪的速度都很块,更多的是图个热闹,跟小孩子过年放鞭炮差不多。以至于当时在华的外国人,有人恶毒地建议中国人恢复使用弓箭,说是这样至少能给国家省点军火钱。
西方人关于中国军阀间战争的另一种说法,也很恶毒,说是中国的战争不是用真正的枪炮打的,而是另外一种枪,烟枪打,再加上一些袁大头(银元)伴奏。这当然也有道理,中国人,尤其是军人,都熟读孙子兵法,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所以,兵马未动,烟土和银元先行,加上各派军阀之间,关系复杂,亲戚、同乡、同学,各方人士攀起亲来,给彼此的收买,瓦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战事一开,哗啦一倒戈,战争也就结束了。
军阀间战争的另一个习惯是,无论战怎么打,但彼此都留有余地,交战双方的代表,无论战事多么紧张,都会留在对方的营垒里,双方的家眷,如果赶巧生活在一个租界,也依然在一起打牌。对于打败了的军阀,战胜者一般不做肉体上的伤害,甚至不动他们的财产,很有绅士风度。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四川人,一直到国民党当家时,大家依然保持各自的防区,势力大的占得多,势力小的占得少,但势力再小,也有碗饭吃。
后来不知怎么一来,仗打得狠起来了。仗越打越凶,大炮多了,机枪多了,坦克车开出来了,飞机也飞上天扔炸弹了,甚至毒气都有人放了。一战之后的西方军火商,看着中国的军阀打仗,高兴。一船一船地把军火运过来,战后的剩余军火,烂枪破炮,都找到了买家,把个中国变成了各国轻武器的博览会,连四川、甘肃都有了洋军火的身影。
仗打狠了,兵也就慢慢练出来了。只是,把老百姓,祸害得太惨。大家打的都是内战,跟原来军事现代化的本意,差得太远。
相关文章
-
饭都吃不上的冈比亚有多强悍,为何敢不把五大国放在眼里
-
阿斯报吹武磊:他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个姓
-
责任大于一切幸福不会推迟
-
赤道几内亚和加蓬为何争夺一个小岛?
-
一个惧怕孤独,却想要统治欧洲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
青山常在松茸飘香
-
这一战,解放军只伤亡20人,俘敌2800名,缴获汽车300辆!
-
历史上的今天|现代化学的创始人拉瓦锡诞辰
-
强烈推荐:100+国内外高分纪录片
-
国军是如何对待日本战俘的?大兵遇到女战俘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
英国丘吉尔 “日不落帝国”的梦醒时分(下)
-
为何查韦斯死后,委内瑞拉就不行了?
-
印尼想撤资,韩国的五代战机项目悬了
-
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他将领导新政府”?把他推向死亡的另有其人
-
二战后,几十万日本侨民滞留中国东北,他们最终是怎样的结局呢?
-
天资卓绝谢自然,修道廿七已成仙—万众瞩目下飞升成仙的东极真人
-
一个项圈就能制服狼群,古代牧民为保护牛羊,有多少“大智慧”?
-
假如亚历山大东征,中原能否抵抗住?喜马拉雅、河西走廊不可逾越
-
我国唯一一支外国军队,不能持枪且出门穿便装
-
太平天国陷落之前,此人曾提出迁都,但被洪秀全拒绝
-
情报战中国译电员破译日本密电
-
Jong-HeungKim,美国贝尔花园公园我做了一个木雕作品!
-
神机营:为何反而使明朝的火器技术长期滞后
-
越南总理回忆中越边境战争:解放军打得太狠了?
-
爱尔兰独立:一场由土豆引发的纠纷
-
特雷比亚河之战:罗马与迦太基的宿命之战
-
“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平成养豚”啥意思?
-
潮涌涪江格局新——四川绵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
淞沪会战后上海一片狼藉,鬼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