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张伯驹捐献李白唯一手迹
张伯驹(1898—1982年),原名张家骐,河南项城人。虽然他颇工于诗词书画,对戏剧亦有研究,但最为世人所知的还是这位“民国公子”对收藏的痴迷。由于其所藏法书名画甚众,多为旷世绝品,张伯驹也被赞为“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文献显示,1926年前后,张伯驹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至六十岁,经他手蓄藏的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这些藏品中包括,中国传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迹——晋代陆机《平复帖》和传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
其余藏品,如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唐代李白《上阳台帖》、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宋代赵佶《雪江归棹图》等,也都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文物。张伯驹最初收藏出于爱好;到后来,他以保护祖国文物不外流为己任,甚至变卖家产,亦不改其志。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其中,以购藏《平复帖》和《游春图》的故事最具传奇色彩。《平复帖》本是西晋陆机写给友人的信件,长不足一尺,仅九行草书。帖前有白绢墨笔题签,旁又有宋徽宗用泥金所书的瘦金体题签,下押双龙小玺。另外画面上有“宣和”、“政和”等历代的收藏印记。20世纪30年代,张伯驹先后三次向溥心畲求购《平复帖》,最终以四万大洋成交。为不使之流失海外,张伯驹甚至将《平复帖》缝入衣被,片刻不离身。《游春图》传为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画面题签为宋徽宗所书,自宋代以来流传有序。
民国初年,此画落入古董商马霁川之手。马霁川要价八百两黄金,后经好友出面洽商,最终以二百两黄金谈定。张伯驹只好将弓弦胡同原购李莲英的一处占地十余亩的房院出售,但金额依然不够。交易过程中,马霁川以黄金成色不对为由,又追加二十两黄金。最终经友人斡旋,画卷归张伯驹所有,不足的金额分期再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再支付。而《上阳台帖》被认为是李白传世的唯一手迹,可谓价值连城。
相关文章
-
芈月是兵马俑真正的主人么?芈月究竟是谁?
-
奇闻趣事:为何古代仕女画册都是单眼皮
-
这历史政权被韩国人抢去说是他们的朝代竟让很多中国人信以为真
-
柏利连尼龙:南美超巨型恐龙(长25米/仅发现脊椎骨)
-
古墓出土一部古书,作者是姜子牙,专家翻译完全书却不敢公布
-
我国古代4大名刀:青龙偃月刀排最后,第二把直接被黄帝禁用
-
趣闻!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一生只能大婚一次?
-
苏轼所在朝代的社会背景
-
明清两朝,粤地麻风病肆虐,许多无良女子,专以此病祸害浮浪子弟
-
2016年,河南小伙在青海草场盗走五袋文物,卖了1800万,结果如何
-
这位开国大将当年参军时,领导笑着说:你不适合扛枪打仗
-
30岁继位的千古一帝,订立二十四节气,开创上古第一个太平盛世
-
这个兵团,司令员当过三大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当过五个省省委书记
-
成型的社会—炎帝姜宜和姜来
-
在重庆,有一套珍贵的公用礼服
-
红军罕见搭配:红5师师长政委,双双20岁,比少共师年龄还小
-
他是周恩来的弟弟,曾帮哥哥解决大麻烦,后被保护性地关押七年半
-
古代刑罚膑刑是什么?挖去膝盖骨(孙膑受过此刑法)
-
观音菩萨的历史:本是一位太子,为何在中国转变成了女菩萨?
-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苹果引发牛顿哪些思考
-
玉林这个山村,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背后……
-
大家好我是花子,全世界的锦鲤在我面前都是渣渣
-
古代盛世有多好?文景之治的真相:国库充足,百姓却卖儿卖女
-
楚汉战争:刘邦项羽决战之地在何处
-
燃灯古佛的来历 燃灯道人与燃灯古佛的关系
-
詹才芳,一位低调的开国将军,看了他身边的人就知道他有多牛!
-
唐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
古代人出趟远门,代价很大,甚至危及性命
-
白垩纪食草甲龙:倍甲龙 尾巴带锤子(防御能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