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做官不易,路径不对、投资强度不够等等,都会血本无归
杨志的第一次出场准确说是在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一回。
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走任,逃去他处避难。如今赦了俺们罪犯。洒家今来收的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
可以看出:一,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二,杨志自己凭本事做了官,没有辱没先人;三,自己命不好,把官位丢了;四,杨志正打算回去贿赂枢密院大官,以求官复原职。
做到殿试司制使官,大概相当于皇家招标采购专员,是威风且有油水的官儿。仕途哪有一帆风顺的?杨制使押的黄石纲行到黄河翻了船,官丢了。
丢官可比丢命还可怕。杨志过早地体会到做官的威风,想戒除官瘾比戒毒难得多。他凑齐一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想官复原职。钱花尽了,方才得到申请文书能面见高太尉。也是杨志点子低,想投靠高太尉门下,人家还不要。高领导怒骂杨志,将杨志赶出太尉府。
明白做官之不易了吧?想买官花尽了钱,路径不对、投资强度不够、领导哪天不高兴等等,都会血本无归的。
杨志上山后,属于没嘴葫芦类型——话不多。对于梁山,他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他未必愿意留在这里。杨志在梁山上的功劳也很不起眼:攻打大名府,只是策后马军;关胜要游说水火二将, 吴用派林冲、杨志监督;打破曾头市杨志仅仅是和鲁达武松史进一起包围苏定, 卢俊义攻打东昌府,杨志和张清交手两招,躲过一个石子后头盔上挨了一石子,伏鞍归阵。上梁山后没什么太出彩的战绩了。
梁山受招安,也不见杨志多高兴,可能知道自己已经在官场混不下去吧!因为老都管把生辰纲丢失诬赖是杨志带人打劫的,就像林冲和高俅是死对头,杨志和蔡京也是水火不容。征方腊途中,仅仅过了长江,便在丹徒县患病不起,最终病死异乡。
上个世纪后半叶对杨志的评论,总体上来看是评价不高的,人们习惯于以这个阶级斗争的理论来指导文学人物的评判,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
我个人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这至少不符合小说家塑造杨志这个人物的初衷。我们都知道,《水浒》作者塑造梁山一百零八将,并非平均用力,而是着力写好几个重要人物。
在杨志的生平中,虎落平阳、英雄末路,人才贬值的悲剧至此达到了极致。我们读智取生辰纲这一节,到这个老都管喝骂杨志, “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我们读着这样的话,可以感觉到作者在下笔的时候,一定是感慨悲愤、眼含同情之泪。
整个杨志的故事,是讲述一个人从充满理想到理想破灭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比林冲式的被动悲剧,更令人心酸。
如果你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小说家赋予杨志的同情和理解,甚至超过了林冲。
相关文章
-
今日三语|既然后退也会花力气,为什么不用来前进
-
姜子牙是谁?姜子牙为什么要帮周武王灭纣王
-
唐伯虎点秋香:被误传几百年的中国历史第一绯闻
-
4000年前谁破坏了帝位禅让? 夏启开启家天下时代
-
经学大师郑玄与古籍档案整理
-
他是帝王之师、道家之祖,《封神演义》中手持一物专拍人脑门
-
古代这两类就算杀死了人也不用偿命,看似很仁慈,其实并没多大用
-
貂蝉是谁?关于貂蝉原型的四种说法
-
李白向女子表白遭拒,写下的一首诗流传至今已“酸”成名
-
高渐离和栎阳公主是真的吗:假的(电视虚构出来的故事)
-
揭秘咸丰帝死因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
大谜龙:南美大型植食恐龙(幼年化石体长6米)
-
彩礼在古代,是一种女子地位低下的象征,为何当今女方还要索取
-
俗语“家有四样,不破也亡”,是哪四样,古人说得有道理吗?
-
三国三位英年早逝的统帅个个令人叹息
-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苹果引发牛顿哪些思考
-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宫观和神仙
-
19岁荣立特等功,与战友两人打退美军41次进攻,专家:这就是奇迹
-
她与西施一样容貌绝美,后世专门建亭纪念,如今却鲜为人知
-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中)
-
崇祯皇帝自杀,后宫中唯有她自愿跟着陪葬,“领旨自缢”
-
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以六大“国宝”闻名天下,就在山西太原
-
小型角龙类:戈壁角龙 未成年头骨化石仅3.5厘米
-
影响亿万青年,却只活了42岁,他刚刚获得国家致敬
-
国安部解密73年前绝密档案,公布“永不消逝电波”的收报人
-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
杂肋龙:法国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63亿年前)
-
虾兵蟹将的历史来历:人世间衙署的投射
-
狗在古代战场上都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