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 |醉酒裸奔、打仗、家暴,看完这些你还敢喝酒吗?
▼
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有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那就是武松在岗下酒店喝了整整十八碗好酒“三碗不过岗”,在惊叹武松好酒量的同时,有些小伙伴也指出这个情节未免有夸大的嫌疑。确实,要按现在白酒的标准,如果喝下去十八碗,那妥妥是醉死的节奏,但问题来了,古代的酒与今天的白酒是一样的吗?
中国的酒文化和茶文化一样源远流长,甚至在商界,号称“无酒不生意”,这也因此造成了酒驾的屡禁不止。而前段时间发生在成都的一起“酒驾”事件,不仅让醉酒司机走红网络,还让大家举手称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位醉酒司机坚持喝酒不开车,距家仅一百米,还叫了一位代驾来帮忙开车。虽然这样的行为很“蠢萌”,但也让无数人为他的安全意识真心点赞。
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历史和生活,喝酒这件事,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避无可避。古代的祭祀、会盟、祝捷等官府的公务活动,民间的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重大场合,全都要喝酒!
喝酒甚至曾经影响过中国历史的走向,在很多历史大事件中,都不乏酒的身影。不信?就来看看下面几个故事吧。
喝酒引发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次因为喝酒所引发的战争。在战国时期,楚国曾短暂的成为了霸主。有一次,楚王在郢都会见诸侯,各国使者都争先恐后进贡礼物来讨好他。其中,赵国和鲁国都进献了美酒。
但楚国负责接收礼物的官员经过品尝后发现,这两个国家的酿酒水平相差巨大,赵国的酒甘香浓烈,而鲁国的酒味道寡淡,和白开水没有什么两样。
正巧这个楚国官员也是个爱喝酒的人,就出于私心向赵国使臣讨要美酒,可使臣因为带的酒不多,就婉言拒绝了他。结果惹恼了这个楚国官员,他偷偷把两坛贡酒的酒坛给对换了。
楚王早就听说赵国的酒好,可品尝之后发现没有什么味道,就认为是赵王存心戏弄他,于是勃然大怒,立即派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这个故事被后世称为“鲁酒薄,邯郸围”,比喻莫名其妙躺枪。
酒鬼刘伶
作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是古代最著名的酒鬼,相传每次他喝的大醉后,都喜欢在大道上裸奔。
别人嘲讽他酒后失态,他却反驳道:“天和地是我的房子,屋室是我的衣裤,你们这些人,钻进我的裤裆里想干啥?”
杜康酒是当时的名酒。曹操曾有过这样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种酒的声名可见一斑,于是刘伶便慕名来到杜康的酒馆,相传,不信邪的他连喝了三杯杜康的家酿美酒,结果一醉就是三年。
除了表演行为艺术,其实刘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曾在《酒德颂》中写道:“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醉后的洒脱之态。
醉酒失江山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赵皇帝刘曜是前汉皇帝刘渊的养子,从小聪慧过人,在他八岁那年,有一次跟着刘渊上山打猎,天上突然降下倾盆暴雨,刘曜与其他同行者一起在树下避雨。
这时,一个惊雷猛然炸响,其他人都被吓得魂不附体,扑倒在树下,只有刘曜神色自若。因此刘渊十分惊异地说“此吾家千里驹也。”
长大后,刘曜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这个人嗜酒如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喝的也越来越多。
后来,在后赵皇帝石勒派遣大军攻过来的时候,在出战前,刘曜就喝了数斗酒,等到出战时,他又喝了斗余。
最终,对自己酒量过于自信,或者是酒精中毒晚期的刘曜因为在战场上酩酊大醉而被后赵军队生擒活捉,不久后被石勒下令杀掉。
酒壮怂人胆
古代有一个“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就是著名的“醉打金枝”。话说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娶了当朝皇帝的女儿升平公主,但这公主嫁到郭家之后,仍然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辄对丈夫和公婆颐指气使,乱发脾气。
《醉打金枝》剧照
有一天,在一场家宴中,郭暧因为心里不爽,就多喝了几杯,然后壮着胆子要求公主改善态度,结果不出所料——又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给予当面训斥。
但这次喝高了的郭暧不再忍气吞声,他借着酒劲把公主拖回了卧室,并饱以一顿老拳,打的公主满脸桃花开。
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赶回娘家,到皇宫里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诉。老将郭子仪一看大事不妙,也赶忙把自己的儿子捆起来送到皇宫请罪。
但这场古代的家暴案件最终有个圆满的结局:在皇帝和郭子仪的调停下,小夫妻和好如初,而且这升平公主从此变得贤淑无比,有不少叫世人称赞的事迹流传了下来。
李白的酒量
《妖猫传》剧照
众所周知,唐代“诗仙”李白酷爱喝酒,据说他每次酒后都会“诗兴大发”,在他的诗中也时常可以“闻到酒香”。文学家郭沫若曾经统计过,李白流传至今的1500首诗中,提到喝酒的达到了150首。
但关于他的具体酒量,我们还得从另外一位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才能找到依据:“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代的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0升,1升按0.64千克计算,李白喝的一斗酒大概是12斤左右。但是当时酒的度数很低,最高不会超过20度,大多在10度左右。所以换算下来,李白在喝了13瓶啤酒之后才喝高了,也算是不错的酒量了。
酒,让诗仙李白创下名篇无数,流芳千古;却也是酒,让李白魂归故里。《旧唐书》中有载,李白因饮酒过度,最后醉死于宣城,可以说一代文豪成于酒,也毁于酒了!
由此可见,传承至今的中国酒文化有精华,自然也有糟粕,适量饮酒能舒活筋骨、舒畅心情,但过量饮酒也可能会造成酒后失态,轻则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重则威胁他人的安全。说到这里,你是如何看待我国的酒文化的呢?
你有过因酒失态的事吗?
相关文章
-
【图集】周恩来:党性修养“严”而“实”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戴安澜:马革裹尸的抗战将军
-
古龙笔下的十大剑客 西门吹雪排名第一?
-
魏忠贤和朱由校谁的政治水平高?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
-
抢完诸葛亮,抢完西门庆,他们开始抢什么?
-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29日
-
韩国黑金星原型人物是谁 黑金星为何被派遣去朝鲜
-
敏迷龙:澳洲小型甲龙(长仅2米/背部遍布硬瘤鳞甲)
-
中央红军长征为何选择从于都出发?
-
鹿皮苍璧与束帛加琮~从国宝与历史遗迹看中国历史③
-
2018已经过去一大半了我只做了一件大事
-
英雄抱,将军泪!钢铁之躯呼唤温情相待
-
新牙龙:法国中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1.45亿年前)
-
海城为什么叫越虎城?
-
看看外国是用什么利益迎接中国元首 老外交官的回忆
-
周月林出卖瞿秋白? 两个女人蒙冤几十年
-
发生了啥事?部队已经突围,这名八路司令却静静坐在原地等着鬼子
-
未解之谜:汉光武帝陵墓竟严重违背风水?
-
东北乔四的金牌打手,如今过得如何?沿街乞讨靠捡破烂谋生
-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 王羲之,从小在木板练字字迹深刻
-
明朝宫廷选美百里挑一,还有一条严苛规定,令参选美女很辛苦
-
谢逊不死很符合逻辑,评判标准不能用世俗法律去衡量
-
86版西游记拍摄时,孙悟空偷吃蟠桃为何只啃一口?原因让人感动
-
史上三大军事天才,前面两位都死于非命,最后一位差点当了皇帝
-
【党史百年·天天读】1月17日
-
剑角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体长2米/会使用铁头功)
-
新牙龙:法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一颗矛状大牙)
-
盗暴龙:形似霸王龙的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辽宁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