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一物一故事丨怀柔区怀北学校韩岳洪:后母戊鼎

原标题:一物一故事丨怀柔区怀北学校韩岳洪:后母戊鼎

前些天,学校组织我们初三学生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有幸看到了慕名已久的国宝“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她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高超的铸造水平。

今天,我们中国人能够来到国家博物馆,近距离观赏后母戊鼎,可以说,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因为,后母戊鼎出土后,还有着一段令人心惊动魄的故事。

在1939年5月,河南安阳武官村一村民,名叫吴希增,来到同村吴培文家的祖坟地里,进行探宝活动。在他用洛阳铲探到十几米处时,碰到了硬物。吴希增跑到吴培文家,向他叙述了刚刚“探宝”的经过。两人商量后,就在当天夜里找了七八个人来到吴培文家祖坟地,开了一个宽二尺、长六七尺的长方形坑。众人使用抓钩子刨土,又在坑口处安装轱辘往上吊土。过了两个多小时,当挖至十三四米处时,大鼎鼎身呈现。但此时天色渐明,众人害怕被日本人知道,将土回填,返回武官村。

夜里,参加挖掘的人数又增至三四十人,当地区公所也派了两个排,在局里现场50米处设岗。这次众人将坑扩大2.5米,到了午夜时分,鼎身显露出来。村民在坑口搭了一个三角架,将麻绳一头拴在鼎耳处,一头拴在鼎足处,先翘起鼎的一端,用土填实后,再翘起另一端。如此这般重复,直到次日凌晨五点时,才将鼎从十几米深的坑中挖出,这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后母戊鼎”。

早在1937年11月,安阳就被日寇占领。后母戊大方鼎出土后,秘密运回村中,暂时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用柴草伪装好。可很快就有人走漏消息,向当时驻东营飞机场的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报告此事。黑田荣很快就来了吴培文家,绕着鼎一边转圈一边嘀咕“宝物!宝物!”对大鼎起了觊觎之心。

日本人走了,吴培文他们的心也提起来了,再留着鼎,可能性命难保。一番商量后,他们找来了北平的大古董商肖寅卿“看货”,打算卖掉。肖寅卿来了后,出价20万大洋,却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装箱。据资料记载,农民们还真用钢锯、大铁锤,趁着夜深人静分割大鼎。虽然是受了20万大洋的诱惑,但毕竟越砸越觉得作孽,吴培文阻止大家再砸下去,大家横了一条心,决心要把大鼎好好保护起来。

之后,日本人连续派兵进村搜宝。第一次,日军100多人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由于此时大鼎被村民重新埋入地下,日本人终于无功而返。第二次,日军来了三辆大卡车,可由于吴培文将大鼎转移到了自家马棚地,再一次无功而返。

这之后,吴培文从古玩商处买了一个青铜器赝品,藏在自己家炕洞里。不久,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直扑吴家后院,扒开吴培文的睡炕,抢走了那个赝品。由于日本人仍旧盯紧了吴培文的行踪,要继续搜捕他,为了保护大鼎安全,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远离家乡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国宝,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免遭日寇掠夺,直至抗战胜利。

1946年6月,当时的安阳政府一位“陈参议”打探到大鼎的下落,他劝说吴培文等人,把大鼎上交给了政府。

1948年,大鼎在首都南京首次展出,据记载,蒋介石曾亲临参观,大鼎轰动了整个南京城。

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镇馆之宝,并一直存于国家博物馆,成为了中国国家的镇国之宝。

后母戊鼎从一出土就命运坎坷,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数,不管是当时的日本侵略者,还是逃亡台湾的蒋介石,就是无法把这件国之重器带出中国。如今,伫立在展厅内的后母戊鼎,不仅以它伟岸的身躯,展现着中国青铜铸造史上的奇迹,它更像是一位民族精神的守望者,静静地与凝视它的后人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文字丨韩岳洪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