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丑穷”到“富帅”:东新村如何有了新模样?
新华社长春2月1日电(记者胥舒骜、刘硕)虽然正处在寒冬时节,但吉林省珲春市密江乡东新村却没有一点萧索的模样。记者走进村里看到,平整的水泥路宽阔整洁,一栋栋房屋整齐地排在道路两侧,屋顶上统一的蓝色钢瓦光洁如新。在不少村民家的门口,都挂着一块“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牌子,向来访者展示着自己的“颜值”。
但就在几年前,东新村还是一个“丑穷”村。原来,东新村耕地少,并且地里砂石多,水土流失重,农民在地里“刨”不出多少粮食。为了增加收入,村民们大多在家里养上几头延边黄牛。“村民养了牛,但是后续打扫不及时,村路特别脏乱。”东新村村民张盛福说。
村子不发达、不干净,不少村民过日子也缺乏干劲。当地有一句顺口溜这样描述村里的生活:三个月种田、三个月干闲、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村子名叫东新村,但多年来过的都是老日子。”东新村党支部书记路长富说。
2015年,由延边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珲春市航务局联合派出的帮扶队伍来到了村里,东新村的“整容”开始了。“要想让‘丑穷’变‘富帅’,总共分几步?第一步,先把贫困户‘扶’起来。”驻村第一书记赵剑锋说。
以前,村里人只知道种玉米、大豆,帮扶队伍到来后领着大家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院子里种木耳等经济作物,各种纯天然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为因病致贫的村民实施医疗救助、对老年贫困户进行兜底保障、在贫困户家中安装光伏发电项目促进增收……随着一项项扶贫支持举措被帮扶队伍落实到位,2017年底,东新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仅仅脱贫可不行。第二步,要让村里有产业,能‘造血’。”赵剑锋说。
在东新村黄牛繁育专业合作社,记者看见数百头延边黄牛在这里安然越冬。路长富告诉记者,东新村村民虽然有多年的黄牛养殖经验,但都是单打独斗,技术水平低、收益少。为此,帮扶队伍协调牧业企业在村里投资、运营黄牛繁育专业合作社,并雇佣村民务工。“养殖户获得规模效益,工人又挣了工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一举两得!”路长富说。
“村民的收入增多了,村容村貌也要好。”驻村党建指导员刘华敏说,“第三步,把村民调动起来,给村里来个‘大整容’。”
走进贫困户李东春的家中,记者发现他的家中窗明几净、温暖如春,院子里的农具摆放得井井有条。李东春告诉记者,村里号召村民组建了清洁队并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帮扶队伍在村里定了村规民约,还经常开展评比,大家都不好意思再破坏卫生了。我家的水平仅仅是‘四星级’,还得奔向‘五星级’!”李东春说。
看着村里的转变,帮扶队伍的干劲更足了。赵剑锋告诉记者,他还有“第四步”计划。“第四步,我们既要把合作社做大做强,也要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只有这样,东新村才能更富更‘帅’。”赵剑锋说。(完)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橘猫报仇,三个月足矣?
-
他最早将华国锋推荐给中央,许世友尤太忠都是其下属
-
看松阳怎样拯救老屋(文明之声)
-
史上最大劫难:1928年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
蒙茶茶词典——青砖&茯砖(一)
-
公元741年的那场大雪,真的拉开了大唐王朝衰败的序幕了吗
-
奥斯尼尔龙:美国小型恐龙(长1.4米/仅出土一块股骨)
-
沩汭是现今什么地方?
-
陈士榘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举行,40岁生日攻克“总统府”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一年,1914-1918年(德国投降告终)
-
【党史上的今天】12月6日
-
甄嬛传端妃齐月宾后宫之争
-
薄太后是哪个朝代的?她对于历史起到什么作用
-
将星陨落!最后一名山东籍开国将帅孙干卿逝世
-
击剑和旅行家李白
-
古代女人如何避孕?这些稀奇古怪的方法你都知道吗
-
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一分一秒都有诗意!
-
越军女俘用无耻招数杀害哨兵激怒张万年,他下令:全部抓回来枪毙
-
家贫母死差点被扔,一个女人说我来养育,四十多年后终成一代明君
-
党史教育|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20日
-
孔子周游列国故事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
-
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六旬老太急忙赶来:毛主席,斯大林来没有哇
-
三角龙头骨有多硬,角能轻易刺穿霸王龙(头骨占身体1/3)
-
“想你”,古人竟然有50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
燃灯古佛的来历 燃灯道人与燃灯古佛的关系
-
张家山陵墓发现后,出土汉简,专家竟在里面发现珍贵的《引书》
-
古代服务“全乎”的旅舍业:都有哪些服务功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关羽怎么大意失荆州 三国荆州是现在哪里
-
黄巢杀人八百万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