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杀人八百万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听到黄巢杀人八百万,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原来,黄巢这位皇帝,有许多不堪入目的血腥过往。黄巢杀人八百万,也是真实的存在历史当中的,下面一起来看看黄巢杀人八百万的故事。
多年来,历史教科书上,说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推动历史前进,但对于黄巢杀人八百万的史实却给予忽略。黄巢是农民起义还是杀人恶魔?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起义"二字。所谓"起义"就是"仗义起兵",是一种符含"义"的行为,不是凡"起"就为"义"。
农民起义与盗匪、械斗、兵变、民变有着本质区别。农民起义应该是起义的队伍是农民组成,起义队伍的首领是农民,起义的口号符合农民的愿望,所作所为符合农民的利益。如果不符合这些基本条件,就不能戴上"农民起义"的桂冠。那么,作为起事造反的黄巢是怎样一个人呢?
黄巢是一个儒生,出身于一个靠贩运私盐暴利发财的富裕家庭,殷实的家底使得黄巢自小就有条件苦读儒经以求晋身官场,为何会发生黄巢杀人八百万的事情呢?原来,他屡次科举均以落第告终。黄巢陡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离开长安时扔下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杀气腾腾的誓言。
黄巢回家做了几天私盐贩子。唐代规定只准国营企业经营盐,黄巢没有经营盐的许可证,结果他们的盐巴被查封没收了。他便散尽家产啸聚山林投身"农民革命运动"去了。他们的造反,如果目的是在于推翻暴政、摧毁一个旧王朝,建立一个能够减轻农民痛苦,推行轻徭薄赋的新王朝,那当然可以称为起义。但是,他从起兵到败死,一直没有彻底推翻唐王朝的想法。从公元875年起兵到880年,前后五年间曾五次向唐王朝乞降求官,平均每年一次,一直到他自立皇帝。这也为黄巢杀人八百万的事件埋下伏笔。
黄巢极端的复仇心理也促使他在战争中对社会不加选择地实施了破坏政策,879年,在攻占广州后制造屠城血案、劫掠财货,屠杀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共12万人。公元880年攻陷长安,自立为帝,但他从当上大齐皇帝的那一天起便沉溺在了掩耳盗铃式的帝王梦中,整天沉浸在宫中,过着淫乐生活。
在长安坐皇帝时有人题诗讥讽,因为查不出作者索性把长安城中3000多无辜的儒生都砍了头。黄巢称帝后,士兵则如同明火执杖的强盗一般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争抢美女,殴打平民,到处扰民。几个月后,出现粮荒,长安城里一片混乱。小股唐军乘乱攻城,黄巢十分虚弱,立刻带了少数随从逃出城。唐军进城之后,受到长安百姓的欢迎。黄巢到了城外定下神来,才发现入城唐军人数很少,随即反攻入城。
重入长安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屠城。将城中男丁杀戮殆尽,来了个"巢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血洗长安城。这座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长安,人烟断绝,成为一座空城。这也难怪百姓间都有闻风丧胆的黄巢杀人八百万传闻。后来唐廷借沙陀兵协助攻城,一万多沙陀兵与黄巢十余万人对阵,黄巢一战即溃,只好弃城逃跑。883年4月,黄巢逃出长安之时,下令纵火。
这座周、秦以来一直作为首都的古城,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当时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一炬成灰。从此,这座古城即与首都无缘。安史之乱,安禄山没有毁掉长安,吐藩攻入长安,市区略有所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彻底毁掉长安的古往今来只有黄巢!
更为残忍的是,黄巢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规模。其骇人听闻的程度,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因此黄巢杀人八百万并非夸张说法。
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黄巢拉起的队伍,在行军作战中病死、饿死、战死的总数至少在一百万人以上。
他带进长安的几十万人,大部分是饿死的。在黄巢起兵时,中原本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到了他败死之时,这里已是纵横千里,全无人烟,一片焦土。后来,黄巢弃城逃跑到山东狼虎谷时,只剩下残兵一千余人,黄巢走投无路,众叛亲离,自杀身亡(一说被他外甥林言所杀)。黄巢杀人八百万,成为中原地区百姓的相互讨论的事情。
纵观这位农民领袖大规模"吃人不吐骨头"行径,黄巢杀人八百万中,其野蛮,残酷,恐怖,骇人听闻,岂能给他冠以"起义领袖"来美化他。历代农民铤而走险,反抗强大的统治者,起义军的头目,无不残忍野蛮,无不杀人无算。但是,像黄巢以人肉为粮糗的恶行,绝非一般意义的战场上的较量,而是人性灭绝的屠杀。黄巢起兵还引发了拥兵割据的藩镇遍布全国,此后就出现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十年间,黄巢走一路害一路,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老百姓永远忘不了,流传的一条谚语就足以说明老百姓对他的愤恨了:"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唐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任意挥霍,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唐嘻宗乾符二年(875年)初,淮州农民王仙芝在长垣县发动了起义,他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要铲除天下的不平。
荷泽人黄巢带领兄弟八人与几千农民也起兵响应,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乾符五年,王仙芝战死,黄巢被义军推举为"黄王"。他大胆改变斗争策略,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流动作战,率领义军从山东打到河南,又从河南南下渡过长江,横扫江西、浙江。
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黄巢占领东都洛阳后,又挥师西进直扑长安。唐嘻宗仓皇逃向蜀中。黄巢进入长安,严厉打击唐朝宗室及腐败贪浊的官吏,抄没他们的财产救济贫民。十二月十三日,黄巢登上含元殿,举行隆重的称帝大典,定国号为"大齐",改年号作"金统"。昔日被封建统治者盘踞的古都长安,现在赫然挺立起一个大齐农民政权。
但是黄巢攻占长安以后,忙于登上皇帝宝座,并没有全力去追剿散在关中的数万唐朝禁军,肃清长安周围的反动武装,因而让唐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不久唐军在凤翔节度使郑败的组织下重新集结起来,准备大举反攻。
这时,黄巢才对唐军的举动重视起来,派尚让等人率领五万义军攻打凤翔。尚让自侍身经百战,轻敌冒进,遭到郑败部将唐弘夫的伏击,损失二万兵马败回长安。金统二年四月,唐弘夫乘胜进逼长安,黄巢暂避敌锋撤向城东,城内的反动势力以为起义军再也不回来了,但是唐军进城以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而是一场强盗般的大抢大掠。
那些坊市恶棍们也伪装成官兵趁火打劫,长安城中一片混乱。黄巢趁城中混乱之机立即杀了个回马枪,与敌人展开巷战。唐军背负着抢夺的财物,行动迟缓,被义军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唐弘夫当场毙命。
那时候,长安一直是靠嘈运江淮等地的粮食维持生计的,起义军从江淮进军长安途中,占一地又弃一地,没有建立后方基地,没有稳定的粮运渠道,只能在长安附近打食,数十万大军终于陷入绝粮的困境。唐军在加紧军事进攻的同时,又实行经济封锁,形势异常严峻。
在这困难关头,起义军队伍中一些意志软弱的人开始动摇,为黄巢镇守重镇同州的大将朱温,就转身投降唐朝,成了起义军最凶恶的敌人。不久唐朝又召来沙陀族一万七千精兵。各地藩镇也纷纷派兵奔赴关中,一齐围剿起义军。为了保存实力继续斗争,黄巢便决定撤出长安,到关东去作战。
金统四年四月,黄巢率领剩余的十五万起义军撤离长安,奔向蓝田关。不久起义军进入河南。晓勇善战的先锋大将孟楷一举攻克蔡州,又北上进逼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在与陈州守将赵擎作战时,孟楷壮烈牺牲。黄巢折去一只臂膀悲愤交加,不顾一切全力猛攻陈州。
陈州城坚粮足,赵擎拼死抵抗。起义军猛攻三百天,大小数百战,不但没有得手,反而被陆续赶来的大量唐军包围。黄巢这时才醒悟过来,放弃陈州,重返山东故乡,一路上连遭败绩,死的死逃的逃,十几万大军所剩无几。
第二年六月,黄巢败退到狼虎谷_(今山东莱芜西南),身边只剩了少数亲故。他看看遍体血污的弟兄们,感到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拔出宝剑自杀了。他的七个兄弟,也一个接一个自杀身亡。至此,轰轰烈烈的黄巢大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相关文章
-
不忘历史奋力前行
-
红楼梦皇上为什么要抄了贾府:贾赫勾结外官被参(家族衰落)
-
天哪,大菏泽竟然隐藏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中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的四位文人统帅,诸葛亮上榜,第一实至名归
-
乌兰布通之战,中国游牧民族铁骑最后的谢幕
-
为什么女娲怕元始天尊 二人同属鸿钧老祖门下
-
鲁班一共发明多少东西:难以计量(墨斗、锯子、铲子等)
-
居安思危,在清醒前行中守护无恙山河
-
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赵高的阴谋(害怕官位不保)
-
才女为刁难和尚出一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让她脸红
-
解放大西南之前,毛主席问贺龙带哪支部队入川,他的回答出乎意料
-
古代人这种处理战场上尸体的方法:有的残忍到让人看了饭都吃不下
-
尘封70年少林寺被军阀焚寺屠灭 少林寺介入陕豫军阀之争
-
这件中国国宝,竟在日本被原子弹炸毁!
-
细数古代春节对联子奇闻趣事,这三个经典了
-
唐朝伦理故事,母亲和道士有外遇,诬告儿子不孝,结局令人唏嘘
-
历史解密吕雉如何成为最狠毒的女人
-
三藩之乱对清朝有什么影响?稳定皇朝统治的标志(八年结束)
-
过完年你多大了?
-
民国往事:她为父报仇,三枪打死过气军阀,后被全国舆论所救
-
揭秘:芈月传中那些利用男人上位的女人
-
自古女生斩男唇 | 看古代女神如何大胆「玩色」!
-
余思潞《饕餮记》杀青诠释美艳绝伦的古代蛇妖“美杜莎女王”
-
武师林冲在宋朝是几品官?林冲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官职多大
-
古代为何很少出现双胞胎?不是没有,而是被“毁”了
-
张大千用五百两黄金换了一份情报图,如今成为国宝禁止出境
-
著名企业家、92岁东方电气创始人丁一逝世
-
郑板桥: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