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山陵墓发现后,出土汉简,专家竟在里面发现珍贵的《引书》
上世纪80年代,在湖北省江宁县附近,出土了一座西汉初期的古墓。在古墓清理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本弥足珍贵的古代典籍——《引书》,它的出现甚至还揭示了古代养生学中的三个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2年时,为了多种地,多打粮,湖北省江陵县梁塘村的村民们,开始利用现代化机械工具对附近的张家山进行平山造田活动。此次造田活动,旨在开辟更多的荒芜土地以提高粮食增产。可是谁也想不到,正在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时,推土机司机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其在驾驶推土机时,突然在地下推出了许多碎砖断瓦,让他不得不停下查看。
推土机司机发现,在碎砖断瓦之下,居然露出了一个黑色的大洞,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里很可能是一座古代墓葬。于是,在村长回到村部,拿起了电话,将发现古墓的消息,报告给了湖北省考古学院,该学院专家得到消息后 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
通过考古专家们的发掘发现,该墓葬的位置在梁塘村北约0.5公里处,属于典型的丘陵式墓葬。该墓葬高度为10米,呈南北走向,墓内葬制设施并不豪华,内中埋藏着大量的陶器、金属器物,从风格上推断来看,应该是汉代初年时的墓葬,下葬时间大致为公元前186年,此时正是西汉初期吕后当政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汉墓中所发现的文物,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竹简律书。该墓葬墓主人曾是一位底层官吏,平日里不但喜欢阅读经典,而且还精通律法文书,故此陪葬品中律书的种类尤为繁杂,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等等。
最令考古学家们兴奋的是,墓葬内中居然还存在着一本稀有典籍——《引书》。《引书》中的“引”,意为“导引”,是古代养生学中经常提到的专用名词。据专家称,《引书》是现今已知最早的导引气功专著,该书与马王堆导引帛画可谓是珠联璧合,马王堆导引帛画有图无文,而《引书》却有文无图,二者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弥补。不得不说,此次汉墓中所出土的引书,对于后世史学家研究汉代养生导引的历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出土的文物也证明了,在战国后期至西汉初年时代,导引之术业已在中华大地广泛普及。《引书》一书,首次开创了导引学中“一病一法”体例,为九百余年后第一部由官方出版的导引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的出现,提供了尤为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考古专家们通过其与《黄帝内经》之间的对比发现,后者部分被删除的内容,也在该书中有所体现。
此时读者们肯定会好奇,既然《引书》的出现意义如此重大,书中具体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引书》中共包括三个内容,我们下面就开始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引书》第一部分,所阐述的内容为四季养生之道。从其书第一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可以看到,该句话为全书的总要纲领,意思是说“若是想如彭祖一般长寿。就必须要遵守自然法则,争取符合天道之规律”。
《引书》中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方法,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春日早起后,先“弃水”(小便)、“澡漱”、“洒齿”(刷牙)、叩齿,之后再披散头发缓缓运动,如此一来,便可以充分吸收天地之灵气,以增进体魄的健康。
《引书》中的第二部分,记载导引术的具体细节以及利用其治疗疾病的方法,为全书的主体部分。其中包括大约86种术式与一套24个动作的导引操。该部分又可大致分为三节,涵盖基本动作说明、仿生学理论、内部疾病调节治疗导引,涉及现代医学中的不少门类。
尤为重要的是,后世所流传的诸多导引术方法,如著名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等,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引书》的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关于导引养生学的基础理论。其主要内容论述了疾病的来源及相应的导引预防方式,最后结合古人盛行的学术思想,将其提升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层面,如四季变化的外部环境应该与人体精神、经脉等进行高度的协调等等,并与《黄帝内经》中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精髓高度契合。
《引书》的整体篇幅宏大而又详细,并且全书结构十分完整,它的出现,令我国导引学专著的历史再次被前推至700余年,并在我国古代医学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更为后世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相关文章
-
纵观历史,哪些皇帝成就足以比肩秦皇汉武,却不为大众所知
-
孔子喜爱颜回的原因 孔子与颜回的关系
-
古代是否有婚检?除了看长相,其中还要检查隐私部位
-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牛吗,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影响亿万学子)
-
他岳父是商王族后裔,存在感低却受人敬仰,曾说二十字获孔子点赞
-
王的女人:春秋霸主晋文公背后功不可没的女人
-
这些在军博已经看不到了!从文物揭秘古代实战长柄兵器的真实样子
-
始祖鸟:侏罗纪带羽毛的恐龙(体长0.5米/德国出土)
-
央视版《水浒传》中,为啥只有燕青全身而退,抱得美人归?
-
从唐高祖到唐明皇,脏唐到底有多脏?
-
沧龙的祖先是什么动物?不足1米的蜥蜴被迫下水成霸主
-
赵子龙为何成不了五虎上将 赵子龙怎么死的
-
《长歌行》:一生“降”了两次的公孙恒,为何超级讨人喜欢?
-
华夏定居文明,始于商周之变
-
人丹与仁丹 一中一外有不同
-
周秉德讲述与周总理生活中的点滴:伯伯留下了最宝贵的家风
-
越南末代皇帝的五位皇妃档案解密
-
绝世美人虞姬死亡之谜:死后为何会身首异处!
-
天池龙:新疆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距今1.64亿年前)
-
马拉圭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5米/距今8900万年前)
-
长城2000年屹立不倒,秦始皇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说出来你别不信
-
小型偷蛋龙:河源龙 介于鸟类和恐龙之间(有鹦鹉喙状嘴)
-
“生在那个时代,我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民进党前主席聊政治(上)
-
白垩纪多刺甲龙:加斯顿龙 全身布满坚硬背甲(带有尖刺)
-
【党史学习教育】东丽区妇联组织参观“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
-
胜利追击,军情突然逆转,敌人包围军部!军长亲自上阵
-
汉唐王朝能击败游牧骑兵,为何到了宋明时期,反被人吊打?
-
中华史上最凶悍的少数民族,被卫青击溃后去哪了?后裔大多在欧洲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六部分别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