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经盛鸿: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衣帽形象

原标题:经盛鸿: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衣帽形象

全文共1200字 | 阅读需4分钟

南京保卫战的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让人听闻后心情犹如大江巨涛于胸中久久翻腾,难以平息,纵然是钢铁铸就的热血男儿亦难不为之动容。但唐生智将军应负的责任是不争的事实,其指挥失误让人义愤填膺。那段用血与火凝铸的悲壮历史,波涛滚滚的长江没有忘记,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没有忘记。留给我们后代的沉思,又是何等的悠长,凝重!

众所周知,一场战役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总是以他们的各种各样的形象,或坚强果断,或舍生忘死,或指挥若定,或机动灵活,出现在部属官兵与民众面前的。这将影响军心、民心!

那么,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衣帽形象是怎样的呢?

在南京保卫战初期,前线官兵在浴血奋战、死伤惨重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的参谋程奎朗看到,“唐生智在围城战斗中,每日傍晚在庭前散步,照常由侍从身背大温水瓶,手捧小茶壶和三炮台随侍左右,每几分钟用热毛巾拂脸,品香茗,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看样子颇为镇定安祥”。其实,这哪里是什么“镇定安祥”,说成是荒唐、冷漠和不负责任,则更为恰当。第七十二军军长兼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则更尖锐地指责唐生智:“当战事激烈进行中,唐指挥官卧床不起。为什么呢?一是他使用他的老战法——高级指挥官沉着地睡在床上不动,那么部下也一定会在战线上沉着不动了。他只希望把上面给他的坚守(由死守改为坚守)南京的限定日子拖过,便算功德圆满啦。他没有想到‘清静无为’与‘禅定’不只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误了大事。他好像是旁观者而不是指挥者,他任由各部队各自为战而不去运用各部队”。

经盛鸿: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衣帽形象

当南京城破、全军撤退时,唐生智等人于12月12日晚9时抢先逃过长江,连夜“徒步至六合,12月13日晨乘车抵滁”。溃退的官兵在滁州火车站见到:

“唐司令长官由车站内慢步出现,后面拥了一群人。下车的将领忙向他行礼,……唐司令长官身穿一件黄呢子军大衣,内穿呢军装,衣领以下的几个扣都没有扣上,头上戴了一顶红绿色鸭绒睡帽,顶上还有一个彩色帽结子,嘴上叼着一支香烟” 。

唐生智对部下称:“我带兵二十年,大小百余战,从未有今日之狼狈”。

后来,唐生智“回到汉口,见到了蒋介石,送了一份南京战役概要(笔者按:即《南京卫戍军战斗详报》)”。唐生智向蒋介石表示:“一切责任都是我的,请处分”,但蒋“没有置议”。1937年12月30日,蔣介石了解到南京国军撤退时的混乱与严重损失的详细情况,于痛愤之中,既责备自己用人不当,更痛骂唐生智“误国”,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见南京撤退各师长,当时实情令人痛愤,此余用人不当,有以致此,唐生智始终为误国之徒也”。但大错已经铸成,悔恨与痛骂又有何用!

在一场战役中,军队的有序后撤与军队的有序进攻都同样重要,它们都是指挥官组织、指挥战争能力的最重要的表现。如果说,作为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的唐生智,主动请缨,担负南京防务,勇气可嘉;以炮声回应松井石根的《劝降书》,其志可敬!但其才不配位,在组织、指挥南京保卫战中层层防守、被动挨打、能力低下、乏善可陈,那么,他在组织、指挥中国守军撤离南京时,则表现为惊慌失措、放弃指挥、不负责任,甚至丧失了起码的军事道德,导致近10万军队撤退混乱、自相践踏,最后大部分落入敌人重围中,而被俘、被杀。唐生智成为这场战役的罪人。

中国古代有一句军事俗语:“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用这句俗语作为对唐生智指挥南京保卫战功过的概括性评价,是否恰当呢?

来源:中锁史话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王后,母亲,女将——三千年前的大女主传奇

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

2018年“中国国家历史”好文汇总

温铁军:亿万农民三次救中国

寒冬飘雪一火锅 :趣谈北派木炭铜火锅

这个漂亮的中国女人轰动整个西方,在欧洲她被尊为"圣母",在中国却很少人知道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