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
传统的春节,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正月十五那一天,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有挂灯的习俗,所以也叫灯节。然而古人的灯并不仅仅只是好看,灯上还写有谜语,叫灯谜。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谜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一些学者和思想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游说列王,往往把民间故事传说加在文中进行隐喻,当时就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
到汉代时,这种隐喻逐步演变成为以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骚客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的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
谜语与元宵赏灯结合在一起,是起自宋代的习俗。由于经过了唐诗的发展,灯谜多以诗的形式出现,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瓦舍就是一种民间艺术演出场所,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瓦舍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灯谜的发展。当时,有不少的文人都成了制谜高手,大家都以此为乐。
有人制谜,就有人猜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很快就流传了起来。
后来,元宵灯谜活动也给一些青年男女制造了相遇的机会,灯谜因此又增添了一种浪漫气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人所思慕的女子,就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一个挂满灯笼和灯谜的地方。
明清两代是灯谜发展的极盛时期,有些文学家还把猜谜活动写入小说中,比如《红楼梦》里就描绘贾府制谜、猜谜的生动场面。
灯谜的习俗被保留至今,许多地方举办的元宵节灯会、灯展等活动中,那些形状各异的灯笼上,也都会题上谜语,让观赏者一边赏灯,一边猜谜,猜中了,便在过节的欢乐之余,又增了一大乐。(宗合)
相关文章
-
历史上娶自己女儿的将军,孔彦舟(却说自己的妻子不忠)
-
异波塞东龙:欧洲巨型食草恐龙(长20米/1.36亿年前)
-
学党史||历史上的今天(7月20日)
-
中国历史上十大诗人
-
中越战争,他凭一把枪,击毙10个持火箭筒的越军,授予一等功
-
渡江战役1949——接管赣东北,组建上饶市
-
暴君还是魔鬼?摒弃传统观念,探究史书中被抹黑的石虎
-
漫话军事:如果穿越到古代带兵最需要什么技能?
-
苏联为南下,准备100万部队与千枚核弹,我国的一句口号令其忌惮
-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他到底有哪些重大成就
-
东北军张学良上位解密 张作霖指定继承人是谁?
-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最后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一元帅一大将三上将
-
旧影集|1985~1986年的昆明
-
古代人这种处理战场上尸体的方法:有的残忍到让人看了饭都吃不下
-
威尔顿盗龙:欧洲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1.2亿年前)
-
古代要被殉葬的嫔妃们不愿意怎么办?这可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儿
-
中国制造的“芯”病虽投入巨资为何反而加重?太浮躁!
-
苏阳县现今是什么地方?
-
倾头龙:蒙古小型恐龙(长2.5米/颅顶圆润倾斜)
-
他没参加长征,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后当过五个省的省委书记
-
意匠天工:无极斋分享镇江博物馆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
-
谁是中国历史上粉丝最多的花美男?
-
古代真实宫女的生活状态:卑微的生活与牲畜无异
-
通房丫鬟的悲惨命运
-
秦国是现在的哪个省:陕西甘肃四川河南一带(周朝诸侯国之一)
-
70年前,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三大“王牌兵团”!
-
他两度入主中共中央,是斯大林骄傲的学生,却成了毛泽东一生死敌,晚年客死异乡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是什么?狄仁杰:虽一字之差,但是天壤之别
-
似花君龙:南非大型剑龙科(长5米/仅发现颅骨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