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度入主中共中央,是斯大林骄傲的学生,却成了毛泽东一生死敌,晚年客死异乡
谈到中共革命,可以说是秀才造反。
从陈独秀到王明,在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这些领导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了浓厚的文人的气息。
陈独秀本身靠《新青年》起家,发动五四运动,最早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作为文人,他无疑是民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更别提早期在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了,一首《沁园春·雪》被传诵至今,就连民国大家都甘拜下风。
说到王明,或许人们并不了解,在历史认知中,他只是毛泽东的对立者。文化大革命时,他还被“妖魔化”,似乎处处都是污点。
可这样一个人,毛泽东却说,这是一个坚定的革命主义者。他和王明的斗争,不是个人恩怨,是革命的原则问题。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一个闹革命的书生
王明原名陈绍禹,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
少年时,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又十分擅长语言文学,不仅会英语口语,对白话文写作,诗词楹联也颇有心得,他出众才华赢得乡邻的认可。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王明就在武昌读书,被推举为学生领袖,假期回老家时组织游行示威,被当局注意,扬言要抓他。
为了躲避抓捕,他逃到武昌,改名王明,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被批准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和张闻天、王稼祥一道赴苏。
在苏联,凭借着杰出的语言天赋,王明很快学会了俄语,对列宁主义理论如数家珍,被中大校长米夫将王明视为天才。
尽管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苏联产生向往。可实际上,十月革命后,苏联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孤立。
于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苏联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多次多次向各国共产党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认为苏联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保卫苏联,就是保卫世界革命。
此时的王明怀着对莫斯科的崇敬和虔诚,这一点,被米夫看中。于是,在米夫支持下,王明开始搞宗派斗争,到处打击异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王明(左)、瞿秋白(中)、张国焘
1927年大革命失败,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导致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强烈冲击,大批优秀干部在反革命屠杀中丧失。
很快,陈独秀被共产国际剥夺了中共党内领导职务。1931年,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扶持下,王明作为斯大林的学生,成功被选入中央政治局,取得了中央的领导权。
王明是个优秀的学者不假,但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
王明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就把马列主义经典当成不变的教条,唯莫斯科的指示不从,自以为读了马列主义的书,知道了苏联的情况,就照搬苏联的革命的经验。却对中国的革命形势、社会形态,一无所知。
这样的革命,简直是胡闹!
毛泽东一生的死敌
在1931年,王明掌握中央领导权前,一直在共产国际工作,他和毛泽东两人一前一后加入革命,在共产党中,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导师。
王明回到中央大本营时,毛泽东还亲自去机场迎接他,看到王明帅气又聪明,不仅熟读马列经典,还口才卓越,浑身散发着苏联的金光,站在“土八路”领导人之中,就是鹤立鸡群。
接机时,毛泽东亲切的称他是“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让很多人为他喝彩,并高呼:“我们党的天才的领袖王明同志万岁。”
在当时,毛泽东是政治权威,王明是理论权威,周恩来是美男子,三个人在青年中是很受敬仰、很有魅力的人物。
一旦取得领导权后,残酷的政治斗争,在两人之间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线。
随着两次反围剿胜利,中央苏区的中共中央机关地位更为重要,这里在共产国际心中的份量已经超过了上海。
为了夺取最高领导权,王明与毛泽东成了政敌。
1931年4月,王明派出的“三人团”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侵蚀中央苏区。
一开始,王明是想拉拢毛泽东,虽然并不愿意与毛泽东打交道,但王明也知道毛泽东他在红军、群众中的声望。
于是,1931年5月,任命毛泽东担任苏区中央局书记。
可王明的示好,并没有起作用,两次反“围剿”的胜利,让毛泽东的声望越来越高,再加上他对中国革命有一整套自己的见解和方略,根本不可能听从王明的指挥。
认识到这一点,王明将毛泽东当成了政敌,开始疯狂打压!
从此,中央苏区真正的第一领导人毛泽东,隔三差五就会受到来自中央的批评。
不仅取消红一方面军到撤销中央苏区主席的职务,还剥夺了他的军权,以至于失去军权和党权的毛泽东和他的妻子一度住进古庙。
甚至在第四、第五反围剿的失败,红军撤离瑞金时,身患重病的毛泽东还被王明等人强行留在赣南。
自古官大一级压死人,尽管被打压的毛泽东十分冤枉,却无处说理,就算有人明白,也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免祸从口出、引火烧身。
好在,两次反围剿的失败后,一直深受王明教条主义影响的王稼祥、张闻天等从挫折和教训中,思想天平逐渐倾向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和他们的反对,最终使毛泽东跟随红军大部队撤离了瑞金。
可是他的两个孩子,一个留在了瑞金下落不明,另一个死在了长征途中。
后来,回忆这件事,毛泽东说:“此人曾经想要我的命呢……”
不斗倒毛泽东,决不还乡
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并继续侵略华北,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1935年8月1日,王明根据共产国际的要求,主持起草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后来在巴黎《救国报》上公开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的发表受到国内外广泛瞩目,推动了国共两党间的直接接触,为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开辟了道路。
尽管第一个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王明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提出“一切为了抗日,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抗战初期,给党带来巨大损失。
可要是跳出中共党史范畴,王明统一战线的观点对抗日大局还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了提出统一战线的观点,王明对妇女工作也颇有一套。不仅成立了中国女子大学,还创办了《中国妇女》的杂志,并领衔起草了《婚姻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
虽然做出了贡献,可王明却对他过去所犯的错误拒绝反省,并假借治病赴苏,经党中央同意后,他们办理了出国手续,乘飞机去莫斯科。
王明去苏联以后,秘书田书元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给他寄钱、物、药、报刊等,并经常派人去看望。
此后到去世为止,王明再没有回过国。
一直到王明死后,国内很少有人知道,王明已经入了苏联籍贯。而那个时候,他在苏联的人生第一大事就是反毛!
“文化大革命”发生之时,王明身在国外,逃过此劫,可他在国内的亲人无一例外地受到打击。
此时的王明,进入人生的暮年。政治上的分歧,历史恩怨 的纠葛,亲朋好友的遭遇,令其躁动不安。这时的王明无所顾忌,对毛泽东破口大骂,仿佛要把心中多年的积怨喷涌而出。
说毛泽东是“极端个人主义者”、“野心家”、“阴谋家”、“叛徒”、“敌人”、“当代的秦始皇”、“新暴君、新军阀”……
他甚至在病榻上立言,不斗倒毛泽东,决不还故乡!
1974年3月,王明终于带着遗恨,在异乡走向人生的尽头。
苏联政府将其安葬在名人公墓——“新圣母公墓”。他在墓碑上用俄文写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家。
相关文章
-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 竟有惊天阴谋
-
揭秘:开国大典场地选在天安门的由来?
-
木乃伊是什么样子的照片:人工干尸(起源于古埃及)
-
一万年前是什么朝代?
-
女神连嫁给祖孙三人,还为每人都生了孩子,后人却对她无比敬仰
-
李世民逼宫篡位之后直接把史书改了,而朱棣攻进皇宫之后却这么做
-
咸丰皇帝的简介及其后代有哪些
-
志愿军和德军战斗力谁更强?英国上将一句话道出真相
-
他14岁加入红军,当勤务兵时竟“训斥”过徐向前,后授衔少将
-
趣闻:古代中国女子也流行穿“高跟鞋”
-
匈奴恨之入骨的晋商是谁? 解密匈奴最恨的商人
-
古代官员上早朝有多惨?别被电视剧骗了,常半夜出发,迟到还被打
-
揭秘韩非之死的历史真相:造陷害入狱被毒死(李斯嫉妒)
-
被俘的国军将领中,他的军衔排第一,杜聿明只配帮他刮胡子
-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神秘失踪去哪了,司马迁对他有一番推测
-
北洋水师甲午战争沉没船只致远舰在黄海被发现
-
原来杨家将灵魂人物佘老太君确有其人呢,她娘家人更厉害
-
95岁的基辛格演讲被怼,当年干过什么缺德事让他遭此报应?
-
历史解密剿杀关羽五方行动 刘备丧尽天良谋害关羽
-
100多位开国功勋后代齐聚北京,只为纪念这位独臂英雄!他是谁?
-
最惨摄政王:重仁重义鲁隐公被父亲抢老婆,被弟弟抢皇位无故坑杀
-
曹光礼同志逝世
-
陶渊明为什么选择归隐,他真的是不想做官吗?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
-
中国只有一个王朝的皇帝平均年龄超过50岁,而其中一个竟然不满30
-
新书推介|曹树基、陈支平:《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第一辑)100卷
-
志愿军肩上背的长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背后真相让人鼻酸
-
党史天天学·7月29日
-
浅谈匠籍制度的确立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
周恩来坦言与情人分手时的感受:当然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