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布下十年惊天骗局,只为报知遇之恩,这个纵横家不简单
“某非为说客,特为大王陈说利害而来……”
周室失德,日渐衰微。诸侯争霸,群雄纷争。天下但知诸侯,不知周天子日久。
当此乱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称鬼谷门生,通晓王霸之术,周游列国,以三寸之舌搅弄风云,一言定世,一言乱世。
他们被称为纵横家。
01
公元前312年,燕昭王继位,欲报当年齐国趁燕国内乱攻燕之仇。
但当时的齐国正是强盛之时,而燕国刚刚经历大乱,国力衰微。
但燕昭王遇见了一个人,苏秦。
我们不知道千年前的他们有过什么样的对话,在那以后苏秦前往齐国。
请假王十年,愿为大王破齐。
明面上苏秦以纵横家的身份取得齐湣王的赏识,但在暗处他是一名间谍,为亡齐而来。
战国乱世,当时以秦,赵,齐三国的国力最强,所以想要破齐,光有一个燕国是远远不够的,秦,赵两国的态度至关重要。
但对于苏秦极其不利的一点是当时秦,赵之间战事不断,双方对于齐国都是拉拢的态度。
因此苏秦的前期工作只能是确保齐燕之间的和平,给大乱之后的燕国喘息的时间。
02
很快事情就有了转机。
秦昭王自立为西帝,同时致送齐为东帝,以此拉拢齐国,希望五国合盟伐赵,共分赵地。
这其实不是个好消息,赵国如果被灭,齐国没有了牵制,势力将进一步扩张,燕国就真的永无翻身之日了。
但苏秦从这件事中看到了转机,他将开始布局。
苏秦极力主张“去帝攻秦”,就是放弃“东帝”的称号,与赵国结盟,合纵五国攻秦。
他知道齐王一定会同意自己的主张,因为宋国。
宋国很繁荣,但是很弱小,在乱世,这是一块肥肉,它能一直存在,是因为几大强国互相的制衡。
齐国对于宋国垂涎已久。
而合纵伐秦就是打破这一制衡的绝佳机会,齐王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但苏秦不会告诉齐王的是在合纵伐秦之时攻伐宋国,会使齐国失信于天下。
盯着宋国这块肥肉的可不止一家,齐国的举动一定会招至赵国的不满,更别说秦国了。
所以苏秦真正的目的是让秦,赵与齐国交恶,从而策划五国攻齐。
这就是纵横家的可怕之处,他们游说诸国从来不靠欺诈,他们会很认真的与你分析利益得失,让你找不出破绽。
但他们会故意混淆阶段性利益和长期利益,将你一步步牵入他们早就布置好的圈套之中。
03
但这次谋划毕竟是要戏耍天下诸侯,行动的难度也确实超出了苏秦的预料。
五国伐秦进行的很不顺利,赵,魏两国对于宋国的重视超出了苏秦的预计。
齐国两次攻宋都在两国干涉下,不得不退兵。
苏秦不得不一再游说诸国,为齐国创造攻宋的时机。
数次命悬一线,甚至一度被赵国扣押,怀疑挑拨齐,赵两国的关系。
终于,齐国第三次出兵攻宋,成功灭宋,尽得淮北之地。
均衡终于被打破。
秦王称:“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齐无秦,无齐有秦,必伐之,必亡之。”
五国伐齐的号角终于要吹响了,燕将乐毅成为五国联军主帅,挥师伐齐。
苏秦的生命也即将终结。
“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望于臣;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天下不攻齐,将曰善为齐谋;天下攻齐,将与齐兼弃臣,臣之所处者累卵也。”
从一开始苏秦就知道自己的结局。
他是一个间谍,而且是最决绝的那种,死间。
无论成败与否,从踏入齐国的那一刻起,就是必死无疑了。
04
当联军在齐国势如破竹之时,苏秦被车裂而死。
“ 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尾生。”
苏秦游说诸国,布局天下,他一己之力欺骗天下诸侯,只为了对燕王的那个承诺。
请假王十年,愿为大王破齐。
他用一个惊天骗局完成了对于燕国的诺言,哪怕这个骗局需要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其实苏秦是东周国人,燕国并不是他的故国,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也是呆在齐国。
但苏秦一直记得当年的他满腔抱负,却四处碰壁之时,是燕国接纳了他,让他能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
知遇之恩。
讲了一辈子的利益,其实他更相信道义。
读书人的道义。
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士为知己者死,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
由名妓到一品夫人的横波夫人顾眉,为何被后世诟病?
-
天上九头鸟 地上湖北佬什么意思:指张居正(褒义词)
-
为何说李应最后悔上梁山?付出万贯家财,却没有一点权力
-
解密朱元璋如何灭元骑兵
-
民间盗墓高手有多厉害?盗墓贼:一个月,两个人,我能挖进始皇陵
-
唐代朱温反向迁都洛阳力求控制朝政
-
一生必读的中国古籍是哪本 它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
-
博纳巨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6500万年前)
-
岭南师范学院“灯塔领航”社会实践队——学习湛江革命史
-
对于王昭君,我们应该同情惋惜吗?其实,若不远嫁她的命运更悲惨
-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什么关系 他们两是父子关系
-
谁把蒙古帝国带入鼎盛?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忽必烈
-
戊戌变法时间
-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学艺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
杨奎松:关于长征途中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考察
-
契丹女尸千年凤棺之谜 契丹女尸的墓是怎样被发现的
-
马英九称蔡当局杀马找马 不懂为何有人希望去做太监
-
孙膑在成名以后,为何就没下文了?其结局可能非常凄凉
-
三大战役中,哪一场战役,参战的国军名将数量最多
-
“黄花闺女”为何成少女专称?寿阳偶成梅花妆,后人对镜贴花黄
-
清朝皇帝排名先后顺序:一共十二位(康熙在位时间最久)
-
爱新觉罗后代在哪里 如何辨别爱新觉罗后代
-
辽沈战役中,被俘虏的四个国军高级将领,最终的结局如何?
-
花荣PK庞万春,两人的射技谁更强?吴用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
-
揭秘:“胖美人”杨贵妃是如何迷倒唐玄宗的
-
揭秘:蒋经国留苏期间为什么三次回国请求都遭拒
-
十世班禅进入毛泽东主席视野
-
李贺一首词中的两句话,引发300年对联风波,无数文人为之难解
-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班超,东汉的文人走向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