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好考吗?相当什么文凭?堪称过五关斩六将
说到秀才,不妨先拿鲁迅的小说作为引子。在小说《白光》中,主人公陈士成读书多年,却一直未能进学,获取一个秀才的科名,其结果只能穷困潦倒,终日梦想能在自己家中找到祖宗埋藏地下的钱财宝物,一夜暴富,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或许曾饱读诗书,甚至能在懵懂的孩子面前炫耀茴香豆的“茴”字有多种写法,但因缺少秀才的头衔,也只能替有钱的读书人家抄书维持生计,甚至有时不免做一些窃书的勾当。
无论是陈士成,还是孔乙己,都是传统科举社会中读书不成且无法获取科举功名的一类落魄读书人的缩影。相比之下,已经有了秀才名头的读书人,其境遇应该要稍好一些。于是,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作者刻意提及的“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大抵可以说明如此奢华的雕花大床,只有秀才的妻子才受用得起,非乡野小民的女子所可觊觎。这无疑就是清末秀才身份与财力的佐证。
明朝状元卷
秀才是一个民间俗称,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生员为秀才”的说法,秀才的正规的称谓应该是“生员”。科举考试分六级,即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童试:每年一次,非科举考试,只是取得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应考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县试录取后参加府试,府试录取后参加院试,院试录取后取得考秀才的资格;院试:考秀才,经乡或县上考试合格者,通常称为秀才(相当中考)
清朝状元卷
乡试:每三年一试,参与考试的秀才,一旦考上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每三年考一次,这一考试又称春闱,考点设在京城礼部举行,应试者必须是举人,中选者统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员”;殿试:有资格参加的人,都是贡士。殿试由皇帝命题、亲试、亲阅、亲定,录取者称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朝考:殿试后还要朝试,以分配官职。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授予编修,其他的进士则根据朝考成绩,分别授予知县等职。
相关文章
-
南方棱齿龙:南美唯一一种棱齿龙科(长1.5米/缺乏颅骨)
-
貂蝉的悲惨命运:曾被曹操囚于铜雀台当“性奴”
-
解密古代穿衣背后的文化内涵:上衣下裳最初设计者是黄帝
-
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环,小姐成了嫔妃,她从丫环逆袭成一代贤后
-
北宋羌族首领归顺朝廷,竟提出改姓包,只因受一个清官的感化
-
甲骨文神秘诅咒 为何研究者都死了
-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
她是我军第一位女将军,丈夫是上将,两人收养烈士遗孤当自己孩子
-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更繁华的京城呢?
-
重虚堂:黄土背景下的民间传统
-
巨型植食恐龙:丁赫罗龙 最长可达22米(诞生于1.5亿年前)
-
前似鸵龙 :北美洲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6000万年前)
-
世界历史人物排行榜前五名 这些人物影响世界时代发展
-
中国首面国旗 竟是不得已发布的黄龙旗
-
湖南、湖北两千年恩怨局十问:哪个省更能代表楚文化?
-
梁山步战组合中,实力排在鲁智深武松之上的,是他的杀人狂魔一族
-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
“遍地开花”的明代赘婿:法律说不让歧视,可仍然是“地位低下”
-
中华丽羽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3米/1.25亿年前)
-
长征路上新青年丨传承先辈意志努力成为一名弘扬长征精神的“向导员”
-
物理学家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一生专心研究(开创摩尔单位)
-
中国古代智商排名前5,诸葛亮垫底,第2名每晚都会梦到
-
史上最惨的公主,被自己的父亲凌迟3000多刀而亡?
-
内蒙古出土一古墓,一对夫妻相互依偎,专家:1000年,终于找到了
-
中国历史上的朝贡:收保护费还是好面子?
-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日夜时间均等(每年的10月23-24日)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 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
探秘:唐玄宗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养活杨贵妃?
-
清末山东老照片:曲阜孔林、邹县孟庙、泰山碧霞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