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更繁华的京城呢?

原标题: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更繁华的京城呢?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与其问他们为什么不留在京城或者就任的地方,不如先说说古代官员的迁任问题。

一、外在原因:古代官员的迁任问题

咱要讲古代官员的迁任,还得先从距今莫约一千三百多年的唐开始讲起。

要说李唐是个盛世,这是大部分人不会否定的,毕竟国力摆在那里,一些事情在我们现在人这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而国力强盛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我认为就在其较为成熟的官员制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样说吧,大唐不是一个只有皇帝一个人要操心的时代,李家人没有学那位千古一帝一人独揽大权,将一切都包揽在自己身上,所以直至李唐没落,也没有听说哪位皇帝因为操劳过度的情况;同样的,大唐也是个不会将权利放心交到相一个人身上的时代,因为他们同时具有左相和右相,尽管,对于宰相的放纵是唐朝由盛及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更多的原因来自于任命宰相的皇帝。

三省六部,繁琐的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处理,而是将所有的一切井然有序地分下去,细化,一层又一层地处理,最后的总汇并不会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乱码,而是一个井然有序并且相对来说已经化繁为简的报告,可以说唐的官员制度,将整个唐的朝堂给统筹成了一个个体间平衡的集体,而正是这种平衡,造就了一个朝堂稳定的唐。

这很重要,我说得并不是这样的体制很重要,毕竟后世这样的体制也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地更新换代了,但他们背后的用意是不变的——制衡。我要说的就是制衡,因为古代官员的迁任问题也与制衡有关。

在古代,一个地方官员是不可能在他的任地长期干下去的,每过个几年,这样的地方官就会因为各种理由“升迁”或者“贬职”,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担忧。

古代的信息并不发达,当一个官员长期在任地,并且已经有了一定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情况下,有用心不轨的小人会在自己所处的区域制造一股势力,而皇帝并不好去得到这个官员在一个地方已经凝聚出势力的消息。

这样的情况轻点就是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作威作福,或者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一些私利,严重了,小了就会是如历史上的泗水亭长,或是陈胜吴广,那样成为起义军,大了就是七国之乱,问鼎中原那样的情况,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既然前人的经验还历历在目,怎么可能还放任潜在的危险存在呢?

作为退休的官员,自己留在任地是很难解释清楚的,毕竟你没办法自证明自己没有悄悄地在任地发展过势力。

但这只是针对地方上的官员而已,对于京都这个政治中心的官员,有另一套看法。

当一个人作为长期位居朝中的重臣时,此时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就不怎么能够以自己个人的身份生活下去了,而是会被绑上一个朝中遗老的名头生活下去,这时候即便他自己不找麻烦,麻烦也会自己找上他的。

清朝的三朝老臣张延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首先要说,张延玉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深得雍正信任,却在晚年被乾隆各种刁难。

作为三朝老臣的张延玉,晚年仍然是身居高位,可在他已经快80岁的时候,他长子的故去,令他伤心不已,身体日益衰弱,又加之最近几年他感觉到了皇帝对他的不信任,他想着:“自己也真的年老体衰了,家中的亲人也大部分也沾着他的光到了朝中为官,他现在是三朝老臣,又身居高位,真的已经够了。”于是这位老人起了辞职的想法。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