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解密古代穿衣背后的文化内涵:上衣下裳最初设计者是黄帝

原标题:解密古代穿衣背后的文化内涵:上衣下裳 最初设计者是黄帝

原标题:上衣下裳 最初设计者是黄帝

如今热播的古装剧里,古人所穿的服饰,常常引发关注和热议。实际上,这不应该是随意而为之,背后大有文章。

日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任飞做客成都图书馆,为读者讲述古代穿衣背后的文化内涵。李任飞对中华传统服饰有着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等进行专题讲解。

李任飞认为,古代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中华服饰源远流长,服饰体现着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甚至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等等,在很多古代文集中,也有对于服饰的描写,体现着服饰在古人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讲座现场,李任飞也对关注度较高的一些古代服饰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上红下黑的汉服为何是错的?

古代黑色代表天最为尊贵

如今汉服开始重新流行起来,很多地方遇到传统节庆活动时,大家总爱穿上汉服,体验传统文化。李任飞说,但如今常常见到的上衣为红色、下裳为黑色的宽袍大袖的汉服,其实在古代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李任飞说,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传统服饰的形制,最初的设计者应该是黄帝。根据《周易》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上衣对应天,下裳对应地,不仅如此,颜色也对应一些自然万物,体现着古人的宇宙观。”

李任飞解释,在古人观念中,玄色也就是黑色,代表着天,因此以黑色为尊。“所以在古代服饰中,只可能出现上黑下红,而不可能出现上红下黑。”同样,以红色为主色、黑色来镶边的汉服在古代也不会出现,只会以黑色为主色用红色来镶边。

实际上,在古代很多朝代,服饰的颜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官员必须要穿符合自己身份的颜色的衣服,如果“乱穿衣”就是越级,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十分严格的惩处。

皇帝为何要戴有珠串的冠冕?

一个重要作用是保持坐姿端正

在中国传统成语中,有一个词叫作冠冕堂皇,最初的含义是表达古代帝王以及官员戴着冠冕以显示庄严、华贵和威仪。

在不少影视剧和画像中,春秋、秦汉等朝代的皇帝,都要戴一个前后有珠串的冠冕,这是为什么呢?

李任飞解释,这个冠冕叫作冕旒,是古代礼冠中最贵重者。“冕旒上的珠宝比较多,首先应当是体现身份尊贵。”帝王所带的冕旒,一般是前后各12串,每一串上有12颗玉石,周朝时诸侯王公所戴的冕旒数量次于帝王,发展到后来,冕旒成为帝王的专属了。“虽然冕旒上的冕板的大小可以不一,但有基本的形式,就是前低后高,寓意着谦恭勤勉。”

此外,冕旒背后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李任飞说,根据史料记载,大约有两种寓意,一种是为了增加帝王的庄重感。“冕旒很重,戴在头上会给帝王增加束缚,坐姿要端正、走路要庄严,不能随意摇头晃脑。”另一种是据汉代文学家东方朔的解释,冕旒遮挡了帝王的一部分视线,其实是要提醒帝王“敝明”,对于眼前看到的事物,要有洞察力。

霓裳羽衣是用羽毛做的吗?

应该只是表达对凤凰的崇拜“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根据记载,唐朝皇帝唐玄宗作了《霓裳羽衣曲》,杨贵妃身着霓裳羽衣配合曲乐翩翩起舞。历代文豪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霓裳羽衣”,这已成为中华传统女性服饰中最美衣服的代名词。

这件传说中的绝美华服究竟什么样,是不是用羽毛做的呢?李任飞说,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并不能准确地还原出这件衣服,但可以进行一些考究,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感受古代女性服饰的审美倾向。

李任飞介绍,在杨贵妃之前,唐朝的安乐公主,曾用百鸟的羽毛织成一件百鸟裙,引领了以羽毛做衣的风尚,从百官到百姓,纷纷效仿,很多人捕杀鸟兽,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

后来,唐玄宗上位后,破除这样奢靡的风气并专门颁发禁令,禁止再穿这样锦绣珠翠的奇服和华服。根据《旧唐书》记载:“自是采捕渐息,风教日淳。”李任飞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霓裳羽衣在很大程度上不会是用羽毛做成,要么是用羽毛一样轻盈的丝绸制成,或者是在衣服上画有羽毛,或者是裁剪成了羽毛的形状。

但之所以命名为羽衣,其实与古人的凤凰崇拜有关。“凤凰是代表女性的神鸟,代表着羽化升仙以及荣华富贵等美好愿望。”李任飞说,在古代女子戴凤冠,或者做成凤尾一样的裙尾,因此也就有了羽衣。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