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识别人才,更要会留住人才
(来源:包头人大)
1930年12月,红军俘虏了原隶属于国民党交通兵团无线电第1大队第5分队的王诤、刘寅等十余名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
在当时,电台属于稀罕装备,红军队伍中更是无人懂得无线电技术,红军部队之间的通讯依靠的还是原始方法。毛泽东、 朱德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亲自见面做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加入红军。
为了体现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毛泽东特意嘱咐有关负责人要在生活上给予特殊待遇,每人每月发30至50块大洋。在那时,普通红军官兵一个月的月饷平均才十几块大洋。
王诤(左)、王子纲(中)、刘寅(右)
不仅是待遇上给予优待,在思想上、生活上更是充分予以关心。刘寅后来还回忆说:“朱总司令几乎每天吃过晚饭都要到电台来,一是来听听新闻,再就是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他总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来时还要带上一包麻雀牌香烟给电台吸烟的同志。朱总司令对我们这些刚刚解放过来的技术人员这样的关怀,循循善诱,使我们深受感动,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
就在王诤等人参加红军刚四个月,蒋介石再次调集20万大军,兵分四路向中央苏区发动围剿。在整个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朱德和毛泽东依靠王诤等同志侦收的电报,掌握了敌人的行动,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依据。
最终红军以极小的损失,作战15天,横扫七百里,取得5战5胜,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的辉煌战绩。苏区军民集会欢庆胜利时,毛泽东表扬了王诤,说:“我们工农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呢!”毛泽东还特地请王诤上主席台前,让红军指战员们认一认。全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
1941年1月,《通信战士》创刊一周年,毛泽东同志题词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道,重在拴心。
1956年初,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宴会,招待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刚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也受到了邀请。可到了宴会现场,钱学森并没有在请柬上所写的第三十七桌上找到自己的姓名牌。这时,工作人员领着他来到第一桌,在紧挨毛泽东座位的右面——第一贵宾的位置,写着钱学森的大名!毛泽东同志热情地欢迎钱学森同自己坐在一起。
为何会有这样临时的座位调换?原来是毛泽东同志在审看宴会来宾名单时,亲笔把钱学森的名字从第三十七桌钩到了第一桌。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刚刚回国就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钱学森立马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记者拍下了毛泽东与钱学森交谈的照片。钱学森穿一身中山装,脸上漾着微笑。这张与毛泽东同志的合影成为钱学森一生中的经典照片,这个瞬间也是钱学森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因为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钱学森放弃在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对于这样一位置金钱利益于身外的爱国科学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才能才是他渴求的价值。宴会上的一次座位调换,看似细小,但体现的正是一个新生政权对科学家、对爱国者的尊崇与重视。
后来的故事则被世人所熟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关心与支持的钱学森一心扑在科技事业上,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新中国第一发火箭、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第一枚核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等等,都离不开他的身影。
人才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共产党人以真情打动真心,充分关心尊重人才,造就了中国革命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大胆使用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大胆使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大胆使用默默无闻打基础、干实事的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入脑入心,一项项新思路新举措破土而出,一个个现实矛盾问题逐步破解,一批制度法规陆续出台,立起了导向,释放了利好,也凝聚和引进了大批人才。
然而,一些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趋势,掌握人才发展需求,仍然沉溺于旧思维的情况还有存在。或是人才任用主观化,不能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或是政策执行口头化,善待人才只停留在纸面上;或是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困,让人才难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上去。
今天,我们讲党管人才,其目的就是用好用活人才,是要利用党的先进性去团结人才,指引人才,服务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管人才工作的杠杆效应和辐射作用,这就更要求我们以心交心、同心同德,包涵宽容人才,引导人才投身于党的建设发展的伟大事业。努力成为他们的挚友、诤友,从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也正是因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具备这样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我国的人才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传统,也是我党励精图治的沧桑正道。
想要盘活用好人才,实现“拴心留人”,释放人才最大效能,就要大胆破除各种束缚人才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落后管理机制,增进人才的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给其足够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来 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范超
策划:董智
觉得不错,请点赞!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三国是哪三国 它们分别由谁建立的
-
唐宣宗的逆袭:登基前后判若两人,装疯卖傻36年,熬死5朝皇帝
-
揭秘史上十大最命硬的人:被执行死刑离奇复活
-
再忆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
-
太阳神印加帝国文化灭亡之迷。
-
蒋介石败退死活要带走仨“高人”,暗藏巨大野心
-
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万里长城是如何建造的?
-
文史|粟裕麾下的“华野三虎”是谁?
-
水浒中,武松或许能击败卢俊义鲁智深,但这3位好汉他打不过
-
国安部解密73年前绝密档案,公布“永不消逝电波”的收报人
-
吐蕃非常强大,曾让唐朝头疼不已,为何在宋元之后没有声音了?
-
2007年,江苏一千年古墓惊现大白腿,墓主人身份成谜?乃绝代佳人
-
推进党史教育追寻红色印迹锤炼党性修养——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题党日教育活动纪实(天津市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
甘肃甘州为“西夏国寺”打造“数字孪生”
-
黄帝政权正式失去统治中原的权利
-
痛悼!武汉大学又一著名学者辞世
-
雍正王朝:翠儿选择李卫,真的就成阔太太了吗?依旧缺乏安全感
-
《水浒传》中“水浒”到底什么意思?看完恍然大悟!中华文化牛!
-
古代皇帝妻妾人数之谜:哪个皇帝后妃人数最多?
-
山西地区的沙陀集团,为何能够左右唐朝末期50年的格局?
-
泥盆纪最凶猛的生物,含肺鱼(长4米重2吨/可以单挑邓氏鱼)
-
何姓起名:何处春风拂苑墙,飞花片片入昭阳
-
航空工业沈飞郭继联同志: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
落难时的一碗粥,让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几百年的决定
-
诸葛亮曾断言儿子难成大器,可惜刘禅不听,最终断送蜀汉江山
-
萧景琰做了几年皇帝?
-
他做了48年皇帝,40年不碰女色,一直活到86岁,结果却成千古笑柄
-
古代造反难成功,为何叛乱者不去周边建国,非要一根筋往中央打
-
无锡陕县一线牵:九十年前的豫西赈灾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