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论语》:思想永流传,是后世对孔子最大的纪念
孔子有很多名号:天纵之圣,至圣先师,无冕皇帝,“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智慧与才能,值得任何美好的词语去称赞。
很多人心中的孔子,是一个沉闷严肃的教书先生形象,但其实孔子是一个可爱灵活的老人家,他会教书育人,也会自嘲自己是“丧家之犬”,做事“出尔反尔”。
再读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的世界,见证孔子的成长与伟大,学习孔子的智慧与豁达。
1、孔子的悲苦童年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时候生活贫苦,做过许多粗活。
孔子有九个姐姐和一个有残疾的哥哥,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族,孔子的爸爸又娶了孔子的妈妈,这才生下孔子。
孔子出生时,他的爸爸已经66岁了。而在孔子三岁时,爸爸直接去世了。
于是,孔子和他妈妈被正妻赶出家门,只好来到曲阜过着清贫的生活。
2、孔子的吃货岁月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
孔子是一个吃货,吃穿住行都十分讲究。哪些食物可吃,哪些食物不吃,孔子心里自有一套“饮食理论”:
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食物变色不吃;变味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佐料蘸酱放得不当的不吃……
3、孔子的自嘲与豁达
孔子周游列国,寻找贤明的君主,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
有一次,孔子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守在城门等待弟子。
路人看到如此落魄的孔子,就说:“那个人好像一只没家的狗呀”。
孔子知道之后,回应道:就是,就是。
敢于自嘲自己是“丧家之犬”的孔子,绝不是一个迂腐先生,而是一个懂得变通的可爱的老先生。
4、孔子的教师生涯
孔子被认为是“最好的老师”,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招生方式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主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把“行、忠、信”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目的上,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论语》中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等句,皆体现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悲苦、饮食、自嘲与教师生活,共同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圣师形象。虽然孔子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智慧,他的思想,却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边击缶边吟诵《论语》名句喜迎各国嘉宾: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些穿越两千多年的孔子箴言,依然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世。
思想永流传,是后世对孔子最大的纪念。
这部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孔子语录——《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值得我们去阅读,去珍藏。
相关文章
-
莱森龙:南美大型蜥脚类恐龙(体长10米/脖子细长)
-
揭秘:中国古代为何被成为九州的原因
-
历史档案解密旧时衙门残忍刑具颈枷
-
为什么宋朝之后无中国 宋朝这个朝代有什么特别的
-
因为赛跑,放牛娃圆了红军梦。被开除党籍,被江青称大军阀,却官至中央副主席!
-
宋仁宗多爱张贵妃 宋仁宗为何唯独偏爱张贵妃
-
克氏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3.5米/距今9000万年前)
-
帝王为什么封禅?
-
十堰抗战老兵王玉祥走了
-
差点统一世界的三个人:拿破仑/成吉思汗/希特勒(明垂千古)
-
劳尔哈楼龙:唯一拥有植食胃石的肉食恐龙(多达32颗)
-
“一代做官九代绝,一家发财九家贫”和珅难逃其中,揭开面纱真相
-
靖康之耻公主为什么肛裂而死?受尽凌辱而亡(成为床上俘虏)
-
100多位开国功勋后代齐聚北京,只为纪念这位独臂英雄!他是谁?
-
高安籍抗日将军邓咸欢先生捐赠个人珍藏资料
-
狼性时代的英雄故事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
-
雷巴齐斯龙:西班牙巨型食草恐龙(长20米/6500万年前)
-
懂权谋的女人有多厉害?她才能不输武则天,网友:后宫人数也不输
-
中国形意拳大揭秘
-
▲冷兵器时代,骑兵还是很有冲击力的,但是遇上大炮和火枪,就怂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杰桑·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
印度犄龙:巨型跖行类生物(长4米/长有硕大眶上角)
-
从李耳到李鸿章,李姓或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强姓氏”
-
起死回生的主人公是谁?人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吗(假的)
-
古代没有狂犬病疫苗,被狗咬了怎么办?历史说人类终将战胜疫病
-
探秘: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如今下落何在?
-
此皇帝临幸过五千多嫔妃,留下数千位子女,发展到如今有百万后裔
-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如果爆发瘟疫,古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
父亲花钱买官后,询问儿子感受,儿子说出一词,至今仍能用来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