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花钱买官后,询问儿子感受,儿子说出一词,至今仍能用来骂人
皇帝一直被认为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以为皇帝必定也是最有钱的人,事实上绝非如此。
皇帝虽然坐拥天下,但是他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到非常多的限制,银钱方面也不例外。虽然国库内的银钱数量非常可观,但是皇帝却不可轻动。
如果是富庶的朝代,由于国库充足,皇帝本人的花销限制自然不那么大;但若是个比较贫弱的朝代,又遇上权臣当道,皇帝的日子就会非常惨。
东汉末年的多位皇帝,都是这样的命运,他们不仅没有办法挥霍国库,就连日常的生计都成问题。
汉灵帝过分贪财,将许多官爵拿出来买卖
东汉倒数第三个名正言顺的皇帝——汉桓帝在位早期,由于窦氏外戚掌控大权,汉桓帝本人既无权也无钱。
虽然汉桓帝贵为皇帝,但他的出身并不高,甚至可以算是皇室中比较穷苦的出身。
这样的出身会被选为储君,自然是因为窦氏外戚认为只有这样的宗族子弟好拿捏。可惜汉桓帝并没有如窦氏外戚的心愿,上位后一段时间就利用宦官等势力斗倒了外戚势力。
自从汉桓帝开始真正掌权后,他既担心窦氏随时会卷土重来,同时又忧虑自己日后是否会因为政治斗争失败重新回到从前的穷苦生活。
出于这些考虑,他开始卖官敛财,不过他也清楚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很容易引起国本动摇。
汉桓帝的卖官行为,说起来有些羞耻,实际上卖的大多是些闲职,对江山社稷的影响还不算太大。可到了他的继任者汉灵帝上位后,一切都开始朝着无法掌控的方向发展。
汉灵帝并不是汉桓帝的子嗣,因为汉桓帝一生无子,所以他去世后,皇室从宗族子弟中选出了汉灵帝作为继任者。
汉灵帝对治国没有什么概念,看到汉桓帝卖官敛财赚了一大笔,他也动了心思。
刚刚登基没多久,汉灵帝就开始卖官,而且越卖越没有底线。
他没有经历过同外戚夺权的过程,对得来的皇位根本不珍惜,只希望靠这个位置更多地敛财供自己娱乐,就连三公的位置都被汉灵帝拿出来买卖。
名士崔烈起心动念,买官后却被众人嫌弃
三公,是古代地位最高的官职合称,在不同时期对应不同的具体官职名,不过其地位始终不可撼动。如此重要的位置,在汉灵帝眼中也只不过是个可以交易的名头而已。
鉴于三公的特殊地位,汉灵帝为其开出了一个天价:一千万钱。
其实刚刚听说三公被拿出来卖的时候,很多官员都动了心,毕竟这是难得的平步青云的机会。可是一听说三公的价格,很多人都止了念头。
没想到当时的名士崔烈竟然非常动心,他手中的银钱不够,居然托人同汉灵帝讨价还价,希望能用五百万钱的价格换取一个三公职位。汉灵帝很快就答应了,崔烈就这样得到了官职。
在崔烈看来,自己这笔巨款花得非常值得,买官后也确实有不少同僚一见到自己就退避三舍。可事实上,在外人眼中,崔烈不仅是个冤大头,还显露出了自己节操有失的内里。
买官之前,外人对崔烈的评价非常好,认为他是难得的名士;买官之后,众人对崔烈甚至有些嗤之以鼻的感觉。唯独崔烈本人一直沾沾自喜,没有意识到同僚们的真实想法。
由于崔烈一直夸耀自己买官之事,认为这笔买卖性价比很高,所以身边的人一直不敢向他说明实情。
偏偏崔烈此人非常喜欢同旁人讨论这件事,当他同自己的儿子崔钧说起此事时,崔钧的反应让他非常恼火。
崔烈儿子指出原因,买来的官职终归无用
崔烈同儿子提起此事,并追问儿子的感觉,自然是想要彰显自己的目光高远,决策正确。
谁知崔钧先是唯唯诺诺不肯应声,后来干脆戳破了真相:众人并不是真的畏惧崔烈买来的官职,而是嫌弃崔烈的“铜臭”,羞于与之为伍。
听闻此语,怒火中烧的崔烈追着崔钧打了很久,虽然他事后也认为自己有些惭愧,但是对买官一事并没有后悔。直到凉州叛乱爆发后,崔烈才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如此错误。
在此之前,崔烈一直被同僚们排挤,他却并没有太大感觉。
凉州叛乱爆发后,他在朝堂上提出的建议被其他臣子厉声否决,此时他才明白,买来的官职终归无用,根本无法换来同僚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欣赏,更不可能靠这样的官职得来真正的权势。
即便花了五百万钱,崔烈的仕途依然不算顺遂,买官后仅两年,他就被免职了。到了崔烈晚年时,曾经指出其官职带有“铜臭”的儿子崔钧参与讨伐董卓的叛乱,崔烈自然遭到了牵连。
若是没有买官之事,或许一些倾慕其名望的官员还会设法搭救一二,可惜买官之事后,崔烈的名望大跌特跌,根本没人愿意施以援手。就这样,被儿子连累的崔烈入了狱,在狱中承受了不少刑罚。直到董卓被诛杀,崔烈才得以离开监狱。
出狱后的崔烈被授予一个城门校尉的职务,算是补偿他此前遭受的苦难,同时也是给他一个可供养老的地方。可惜崔烈没能安稳多久,意外再次发生。
早已日薄西山的东汉朝廷根本无法抵抗多地的农民起义,凉州起义军甚至开始进攻长安。身为城门校尉的崔烈在战斗中身死,被后世认为属于殉国牺牲的壮士,也算挽回了一些名声。
自从崔钧评价崔烈的官职带有“铜臭”之后,这个词就逐渐演变为了骂人的话。
人们将那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形容为满身铜臭,用铜臭来辱骂他人过分爱财,这个词语一直沿用至今日,词性从未改变。因为指代意味非常明显,所以铜臭的含义至今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铜臭的由来;人才资源开发;2015(11);
相关文章
-
十大旷世奇书是哪些 素书是道家学说的经典名著
-
他靠扔手榴弹屡立战功,后成特级战斗英雄,特邀参加开国大典
-
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西抚州开幕
-
苏尼特龙:亚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6500万年前)
-
男的必学 古代男子哄美女的绝招
-
当年23岁重庆小伙爱上46岁离异大妈,交往2个月就领证,后来如何
-
抗战时,“平原模范伏击战”的发生地,为何在今天已归属不同的县
-
坦桑尼亚蛮龙:仅发现一颗巨型牙齿化石(长15.5厘米)
-
一个爆米花把三个大老爷们儿给吓得整整齐齐的
-
光绪和乾隆的关系是什么 是嫡系吗
-
中国四大发明的发明人:四大发明都是谁发明的,文化瑰宝
-
金华从何处来?金华古子城告诉你→
-
揭秘金正日的家庭:金正恩和金正男关系到底怎么样
-
古人越冬趣话
-
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的3月5号或6号)
-
西游记:通关文牒上为何还有狮驼国印?国家已经被灭五百年
-
唐朝三江越虎城在哪?
-
对食是什么意思 太监宫女对食都做些什么
-
三国美女貂蝉的结局 揭其死于关羽刀下的真相
-
清朝皇帝排名先后顺序:一共十二位(康熙在位时间最久)
-
盐在古代是非常金贵的,穷困老百姓要吃盐,他们有什么办法
-
悼念!曾驾战机参加开国大典,这位开国少将在武汉逝世
-
百年党史每日学(七十二)
-
火车是谁发明的?史蒂芬孙创造火车最早雏形(蒸汽机车)
-
揭秘历史上七宗惊天谜案 历史上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件
-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
你知道为什么每年分为12月吗?
-
黄帝政权正式失去统治中原的权利
-
善于骑射的匈奴人,为何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