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如果爆发瘟疫,古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传染流行病,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生死大敌,即便到了如今,全世界仍然会为大规模的流行疾病头痛不已,而在过去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如果爆发疾病,古人们又会如何应对呢?因为不知道疾病的科学原理,因此过去面对各种疫症,人们通通将其称之为瘟疫,它往往爆发在战争、饥寒、干旱之后之后。
《周礼》就曾经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而吕氏春秋提到:“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说明当时的医疗知识,人们意识到,如果季节反常,那么就很有可能发生疾病。然而瘟疫远远比想象的要恐怖。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干旱和战乱导致大规模的瘟疫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角组建黄巾军,正是以符水救人的名义拉拢信众,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回忆:“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同样在《说疫气》提到:“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徐干、陈琳、刘桢、应玚全部是感染瘟疫去世于217年,由此可见古代瘟疫的破坏力。
朝廷民间对瘟疫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就是切断传播途径,清朝时期,天花流行,害死了不少人,尤其是满族人,对这种疾病十分没有抵抗力,民间流传“满人畏痘如畏虎。”因此清朝统治者颁布了很多法令,一旦发生疫情,必须马上将其封锁,而已经出痘的人严禁出走,那些没有出痘却在疫区出现的人,要送到偏远地区隔离,而对于及时报告疫情或者擅自掩埋天花死亡者的人,朝廷一定重罪处理。顺治二年皇帝就颁布下谕旨:“凡是民间出痘者,立即迁出城外四十里进行隔离。”
而在秦朝开始,中国就已经建立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早的麻风医院:疠迁所,这里是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地方,《秦墓竹简》:“疠,何论?当迁疠迁所。”而到了后来还出现了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疠迁庙以及疠人坊,《太平广记》写到,在唐代,“昉于陕城中,选空旷地造龙光寺,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元和志》载:“唐至德二年冬月丙寅,筑养疾院于泾阳。”
古代抗疫最积极的官僚是谁呢?或许大家会感到意外,那就是篡汉的王莽,西汉平帝9岁的时候,王莽主政,当时青州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饿殍直接导致瘟疫,在大司马王莽的带领下,200多名官民自愿献出田地住宅提供救护场所,灾区也减免税收,王莽还在长安城造了一条闾里,将病人安置在其中,受灾的县郡,县官会发给那些灾民口粮,病愈后的灾民还会获得土地和生活用具。这也让王莽深得百姓人心。
还有就是控制灾害的源头了,宋神宗间的虔州瘟疫,始作俑者正是因为上头被污染的水源,一直到新任知州刘彝开始采取防治措施,将“雨污分离”的思路设计了著名的排水系统“福寿沟”,疫情才得到控制。人们也开始广泛的使用大黄中药进行抗疫。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不少珍贵的药方。当然了,有科学的管控,但是也有一些迷信在里头,比如汉朝时期前面所说的张角,鼓励百姓喝符水治病,但是能不能治好,就要看你心虔诚不虔诚了。因为了解不足,过去缺少流行疾病的防控手段,因此瘟疫始终是非常深的灾难。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排名 大英帝国是在近代史中面积最大
-
匈奴,突厥和蒙古谁更厉害?
-
驰骋中原,扬名西南,刘邓二野的六大王牌军
-
这个省搞土改,遭遇了元帅的哥哥,元帅说按政策办事
-
皇帝大赦天下,这十种重罪却不在被赦免的范围
-
古代官府为何要将盐控制在手中?从哪个朝代开始这么做的?
-
犹他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类(长7米/颈盾呈心形)
-
我们把炎帝和黄帝称为什么 炎帝和黄帝是什么样的人
-
他是抓了顾顺章的特务,因贪功而功亏一篑,抗战中保全了武汉大学
-
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地却有过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
程万军:朱棣晚年的最大心事竟是修理太子党
-
杨贵妃与赵飞燕的不孕之谜:体重竟能使人无法怀孕?
-
剌杀宋教仁的五大凶手及其下场:宋教仁开罪袁氏招杀身
-
《上将洪学智》1月21日登陆央视再现开国上将“四起三落”的传奇人生
-
华野四虎,三虎享受中将军衔,只有他一人是上将军衔并官至副国级
-
溥仪第一次拿到60元工资,都买了些什么?果然是当过皇帝的人
-
泾县竹纸调查(上)
-
历史上最爱旅游的皇帝,不仅葬送江山,还被卫队活活勒死
-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人,至今却还有大多人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苏尼特龙:亚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6500万年前)
-
历史上的孙膑和庞涓谁更厉害?
-
他没参加长征,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后当过五个省的省委书记
-
解放军包围天津 军统数次企图搞破坏
-
毛主席打了生死攸关的一仗,陈毅誉为“最有荣誉之战”
-
妻子为国捐躯,丈夫只能嚎啕大哭守节三年,后成开国大将
-
84年,我们从未忘记!
-
此人兵器重达六十斤,两度单挑双鞭呼延灼,击毙没羽箭张清
-
淮海战役:决定国民党失败的五个生死瞬间!
-
海珠码头的枪响,民国海军总长被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