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人,至今却还有大多人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现许多英雄豪杰,无论男女都为人津津乐道。但是有些人物距离现在时间太久,导致史料不齐;还有的人物却是依靠民间的传说广为流传,所以有时候某个人物的史实资料和他的民间形象会有很大分歧。
在民间传说中,一个被人传颂的故事,主人公应该具有一切美好的品德和操行,甚至为了情节达到高潮,可以虚构一些假的事情安排在这个人物身上,使其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那么在诸多历史人物中,真真假假,我们又如何分辨?其实真的有三个人物,她们在真实的历史上并不存在,然而至今仍旧还有大多人相信她们的存在,并且名字也是听着个个如雷贯耳,她们是谁?
孙尚香
我们第一个要提到的就是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蜀汉夫人、江东孙吴的大小姐——孙尚香。提起孙尚香,也许现在喜欢玩王者荣耀的朋友并不陌生,相信大家对那句“大小姐驾到,通通闪开”的出场台词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对于从小喜欢听戏曲的人来说,对于孙尚香的最早印象可能是在《龙凤呈祥》和《别宫·祭江》中,这些都是值得一看的戏码。
台上的戏曲演员把刘皇叔的机智圆滑、孙尚香的天人之貌、酒席上的步步惊心、孙对刘的一见钟情层层递进,酣畅淋漓的展示在了观众面前,让人们在危机时不禁为刘皇叔屏息驻足,在危机过后不免替他松一口气。哪怕过后拜读三国的名著,这一段也是高潮迭起,令人向往。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这一段终究是后人杜撰的,包括孙尚香这个人物。根据史实记载,曹操挥兵南下失败以后,刘孙二人的联盟也还在继续。因此孙权将妹妹嫁与刘备,以求秦晋之好。
然而对于这个妹妹,仅仅提到了“孙夫人”这个称呼。所以戏剧中的各种演绎和名著中的描写,都是不真实的。并且关于孙尚香这个名字,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提到过,这个名字是民间版本流传下来的。况且三国中,贵族是不存在名里有两个字,因为这与祖制不符。因此孙尚香这个人物在史实上并不存在。
花木兰
这第二个要提到的人物就是闻名遐迩的花木兰。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在课本中都遇到过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士,风餐露宿的军旅生涯和对镜贴花黄的反差形象,都让我们深深记住了这个特殊的人物。
并且现实生活中也有她的故乡——就在现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在虞城县营郭镇建造了木兰祠,很多车站、商店、街道的名字都被称为木兰。可惜事实是残酷的,当初有多喜欢、多敬佩这位女战士,如今知道她并不存在时就有多失落、多难过。
其实木兰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有很大的分歧,所以真假难辨。课本中有句“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因此有人认为花木兰的故事写的是隋朝年间的事情,并认为文中的可汗是当时隋朝的隋文帝杨坚。还有人觉得木兰是唐朝的,因为那时坊市制度比较完善。
但实际上民间传唱的《木兰辞》却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集》的代表作,根据记载,文中的木兰很有可能是北魏时期的人物。生活年代尚未得知,更不要提是否真实存在了。
不过,无论是哪个朝代,花木兰的故事都是疑点重重,正常一个女子在全是男人的军队中,可以女扮男装十二年不被发现吗?不说其他的不便,仅仅是每月女子的葵水就是个麻烦的事情。
并且在任何的正史中都没有关于花木兰的其他描写。就目前了解到的关于花木兰的资料来说,她是否真的存在,都还有待商榷,学术界也一直争论不休。不能说是完全虚构,但是其原型仍旧尚有争议。
貂蝉
第三人就是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人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古代的四大美人,其中的“闭月”就是形容貂蝉的美貌足以让天上的月亮羞涩的躲到云后边去。因此对于貂蝉,我们并不陌生。
但真正让我们熟悉貂蝉这个人物的,是在名著中描写她利用自身的美貌,周旋于奸臣董卓和吕布父子之间,最后除去了奸臣董卓的文学形象,使得貂蝉的美丽、聪明和机警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与政治、历史密切相关的风云人物。
然而这仅仅是为了小说的发展,合理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她的创作原型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婢女。实际上董吕二人反目,仅仅是因为吕勾引董的婢女,董在盛怒之下差点杀了吕,所以才有了之后吕布的反叛,因此貂蝉的形象就这样被创作出来了。这样一来,读者不但深信貂蝉是真实存在的,更加关心貂蝉其后的命运。
然而在名著中貂蝉的结局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描写,这也成为了读者的一种遗憾,不过在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貂蝉随着清风离去的结局,却是最好的:红尘古道,西风缈渺,貂蝉望着曾经的长安,默默放下了那阻隔视线的车帘。
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纷扰,都被她放在车外。她已然完成自己的使命,伴随夕阳怡然而去,悠悠红尘,天地浩大,自有她的归途。
结语
无论是虚拟的创作人物,还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我们都应该辩证的对待。遇到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可以去查史实、找资料,存在固然是好,可以更深切的了解这个人,即便不存在,我们也有某个文学形象慰藉自己。
但是不必妄自菲薄,认为虚构的人物就是比不上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对于我们这种不是专门搞学术研究的普通人来说,接触一个陌生的历史人物,往往都会先接触某个文学形象,然后从兴趣入手,再去接触真正的史实。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正向反馈。结合史实赏析文学作品,或许会得到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更加意想不到的赏析角度,也未可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周恩来为何顶着干扰力挺《东方红》?
-
运河文化|解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最大的剑”
-
最惨的和亲公主,唐玄宗的外孙女,成婚后仅6个月惨遭砍头!
-
现代的刀剑拿到古代是个什么水平?
-
征方腊一役,梁山泊剩了二十七个囫囵身,活下来的人是否善终了?
-
他本该授大将衔却坚辞不受,儿子要他安排工作,他把儿子赶回老家
-
历史上的鲜卑人去哪了?其实我们都有可能是汉化的鲜卑人
-
赵氏怪脚龙:山东小型恐龙(长3米/后肢骨骼怪异)
-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
此少将抓了一带头闹事的军长,不料被上级下令次日请对方吃饭
-
猪八戒懂姜子牙的这一做法:为何摔死琵琶精后,还要将其衣服剥开
-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制”,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
陈硕真死前经历了什么:裸刑/被肢解(女性称帝第一人)
-
为什么说郑成功是日本人?有什么证据可证明他的国籍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3日
-
“急递铺”是什么机构?
-
程万军:明朝三大才子怎一个比一个命苦
-
《上将洪学智》1月21日登陆央视再现开国上将“四起三落”的传奇人生
-
厚甲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浑身盔甲防御力惊人)
-
趣说“元旦”:春节、阳历年傻傻分不清楚
-
日本发现中国失传古籍 中国为何要把房中术赠予日本
-
淮海战役的几个“最”和精彩之处! | 淮海战役精神①
-
为了夺取皇位,他干掉亲兄弟,霸占嫂嫂,却被后人称颂为千古一帝
-
“爱牙日”古人也爱牙,宋代刷牙平民化,明清不刷牙的人会被嘲笑
-
丈八蛇矛是一丈八尺还是一丈零八寸?说说中国古代长骑枪发展史
-
红楼梦的史湘云为什么成了官妓:夫君早亡(家族败落)
-
吕勒龙:德国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2.19亿年前)
-
内乌肯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5米/8300万年前)
-
韩国252名精锐特工蒙冤37年成为历史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