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告慰烈士凭吊之外还得做点什么
印度犄龙:巨型跖行类生物(长4米/长有硕大眶上角)
印度犄龙的体型
印度犄龙属于一种三叠纪时期的大型植食性跖行类生物,并不是恐龙的一种,它们的身体非常的庞大且笨重,虽然4米的体长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只能排到413位,但是和三叠纪时期其他的植食性生物相比,它算是数一数二的巨型陆地生物了,相当于现代的一头犀牛大小,类似于欧姆殿龙的体型。
印度犄龙的外形特征
印度犄龙和大部分的主龙类生物一样,都是身高比较矮小的,尾巴占到身体一半的长度,四肢长于身体两侧,脖子较长,躯干粗壮,但无法轻快的快速奔跑。印度犄龙最有特点的就是它眉骨上的犄角非常尖锐且修长,向前保持着弯曲,科学家发现犄角化石上带有磨损痕迹,所以这也意味着它们很可能是用角来完成打斗的,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强劲的力量。
印度犄龙的生活习性
印度犄龙和大部分跖行类生物一样,都只能缓慢的进行行走,但是如果遇上威胁,它们也能爆发出强劲的冲刺能力或者一个转身就将犄角捅入掠食者的肚子等。印度犄龙生长着叶状的细小牙齿,所以它基本上都是以植物为食,休闲的时候会躺在石头上晒太阳,而过于炎热时则可能会泡在水中放松,不过它们没有现代植食性动物强劲的消化能力。
印度犄龙的化石发现
印度犄龙最早的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的印度境内,这批化石当时就埋藏于印度中央邦的霍桑贾巴德县的红色泥岩之中,在挖掘的时候它头上的角就引起了不少古生物学家的注意,在仅仅只有25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挖掘出了7个个体骨骼。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红军这个师,最后只剩3个人!师长牺牲,政委却活了下来
-
“白虎穿过堂,家败人也亡”啥意思?是什么导致家败人亡呢?
-
盘点史上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几个君主和帝王
-
大唐奇事:虢国夫人偶得一绝世美男子,两年之后才知那是木偶人
-
谜团关羽最多的英雄 关羽身上有多少未解之谜?
-
三角龙头骨有多硬,角能轻易刺穿霸王龙(头骨占身体1/3)
-
中型剑龙科:将军龙 发掘于新疆准噶尔(全身遍布骨钉)
-
盗暴龙:形似霸王龙的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辽宁出土)
-
阿里瓦龙:非洲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2.1亿年前)
-
恶龙:非洲小型杂食恐龙(长2米/下颚长有匙状牙齿)
-
全团两次攻不下,师长下令一号兵来指挥突击连,几分钟就拿下!
-
巨型肉食恐龙:矮异特龙 仅出土一根腿骨(推测身高极矮)
-
“金印紫绶”才是它,这道消失的城门为何成为权利的代名词?
-
原来杨家将灵魂人物佘老太君确有其人呢,她娘家人更厉害
-
千年敦煌壁画中的新年“仪式感”:踏歌纳吉聚会宴饮
-
足羽龙:中国小型恐龙(长1米/比始祖鸟还原始)
-
巴渝风|走进深山,一起感受这座155岁的晚清庄园承载的厚重家风
-
古代问斩为何等到午时的最后时刻才执行?
-
海昏侯在昌邑城留下“烂尾”工程,到了近代,为何成了当地的景点
-
汉唐王朝能击败游牧骑兵,为何到了宋明时期,反被人吊打?
-
短冠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7500万年前)
-
扬州八怪画竹的人是谁?他为什么擅长画竹子(郑板桥)
-
御船龙:日本兽脚肉食恐龙(暂时疑名/出土于熊本县)
-
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渔夫误入古坟(与灵魂交流)
-
盛举 | 南开大学向全球征集“南开百年周恩来纪念讲堂”概念设计方案
-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大月氏、夏国等(曾两次出使西域)
-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的10月8-9日)
-
古人越冬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