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解放战争中,十大王牌纵队司令员,后来都是什么军衔!
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都是以纵队为编制,一个纵队人数差不多三个师的编制,相当于国军的一个军。然而在刚开始时候,我军共有27个纵队,后来又扩编炮兵纵队,特种兵纵队等等,如到了后期华野和东北野战军都发展到十几个纵队,可谓是兵强马壮。
那么,在解放战争中,实力最强、战功最大的十大纵队都有哪些!(排名不分先后)。
一: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该纵队司令员是张宗逊,在他英勇指挥下先后参与延安保卫战,陕北三战三捷,随后又有进军西北,成为解放大西北一支主力军,战斗力极为强悍,后改编为解放军第一军。
二: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该纵队的司令员是陈锡联将军,他与王近山并称中原野战军两朵金花,这个金花指的是名将之花,而不是花瓶的意思。在解放战争中陈锡联指挥三纵,打出军中赵子龙称号,后又参加歼灭黄维兵团等战役,后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
三: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该纵队司令员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在解放战争中歼灭敌军天下第一旅,并活捉黄正诚,之后又参加淮海战役,转战两广,挥师西南,进攻滇缅,为胜利重大贡献。
四: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该纵队司令员是疯子战将王近山,而六纵也是刘邓两人手中王牌纵队,一般难仗,苦仗,硬仗都交给六纵,每次战斗六纵都像一把利剑一样锋利,顺利,完美完成作战任务,当之无愧中原王牌头号纵队。
五: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是叶飞将军,而一纵在叶飞的训练下成为一支,能打能跑王牌纵队,如莱芜战役叶飞以一个纵队兵力牵制李仙洲兵团,还有孟良崮战役两线作战,为歼灭编第74师,作出很大的功劳。
六:华东野战军第四纵,该纵队司令员是陶勇将军,敢打,敢拼,猛勇而著称,大家都称他为拼命三郎,成为粟裕逢战必用,一用必胜的人物。
七:华东野战军第六纵,司令员是王必成将军,六纵王牌纵代名词,如中原的六纵就是刘邓两人手中利剑,而华野六纵同样是陈粟手中一把利刃,在解放战争中打出老虎纵队的威名,而司令员也被大家称之王老虎。
八:华东野战军第九纵,司令员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而九纵在他的指挥下成为山东解放区第一王牌纵队,威震山东战场,孟良崮战役,解放济南城九纵都是居功至伟,后九纵还出了一位猛将,他就是聂凤智将军。
九:东北野战军第二纵,司令员是刘震,在解放战争中二纵纵横东北战场,成为东北野战军王牌纵队之一,参加东北所有重要战役,立功无数,大名鼎鼎的钟伟就是从该纵队走出来的,真是王牌出猛将。
十:东北野战军第三纵,司令是韩先楚,要是说到猛将,韩先楚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位猛将,在东北战场他指挥的三纵,如同旋风席卷整个东北战场,敌军打的落花流水,而且敌人也称,在东北战场上韩先楚的三纵是最难对付的部队,能得中的赞扬,可见战斗力的强悍。
等建国后,这十位王牌纵队司令员后来分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如大将只有中原野战军的四纵司令员陈赓。而上将有西北野战军一纵张宗逊,中原野战军的三纵陈锡联,华东野战军的一纵叶飞,华东野战军的九纵是许世友,东北野战军的二纵刘震,东北野战军的三纵韩先楚。剩下的几位都是中将军衔,如王必成将军,陶勇将军,王近山将军,其实这三位都有上将的战功。
相关文章
-
他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好兄弟,历史中他的死是一个千古之谜
-
这才是绝代佳人:能书善画青史留名,名满天下的才子对她从一而终
-
陈赓大将因什么事欠周总理三个响头?
-
杜杰:新见与邯郸地名有关的金代刻款铜镜
-
蜡笔小新与大头儿子谁家更有钱,结果更偏靠蜡笔小新
-
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作战之时,为什么都喜欢使用弯刀?
-
长勺之战双方兵力是多少 长勺之战最终谁赢了
-
揭秘:张国焘脱党叛逃前遭遇“死亡威胁” 冰冷袭击全身
-
南齐和南梁是同宗吗?
-
雍正之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人四种猜测比较靠谱
-
爆笑鬼谷 | 巧解嫌隙的翟方进
-
No.1062葛兆光|“漫长的十八世纪”与“盛世背后的危机”
-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
-
传说中“金丝软甲”刀枪不入,古代将领为什么不穿上阵前杀敌?
-
郑板桥: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
三星堆为何间隔34年后再被发掘?为何人们感叹“越挖越不懂”?
-
三英战吕布谁赢了 三英战吕布是怎么回事
-
黄花岗起义与七十二烈士:最英勇无畏的战士
-
巨型蜥脚类恐龙:伊希斯龙 体长可达18米(脖子极短)
-
老照片,被沙俄吞并的浩罕,当年这里是成吉思汗后裔占领的地方
-
国学|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你知道几个?
-
刘秀的文治武功都不差,可为何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高?他缺了啥?
-
她曾是爆红网络的人妖皇后,后来被中国土豪看上,如今很美满幸福
-
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要由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
-
古代辩论赛:孟子舌战淳于髡 孟子为何会输?
-
名著《金瓶梅》中有5句俗语,句子粗糙却含义深刻,蕴含着大道理
-
世界十大不腐古尸:中国千年古墓女尸竟栩栩如生
-
巴洛莎龙:阿根廷超巨型食草恐龙(长30米/距今2亿年前)
-
新出墓志解崔令钦生平之疑